文学理论 了解更多有关文学理论的内容
-
20世纪茶陵派研究回顾
明初台阁体文学向明中叶复古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过渡时期,而以李东阳为首的荼陵派在此期间担当了历史所赋予的重任,扮演了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角色。20世纪初以来,学术界对李东阳及荼陵派的研究由冷趋热,从李
-
茶子花派对湖湘文化的发展
受周立波的影响并以周立波为代表的一批湖南现当代作家被称为茶子花派。这个文学流派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文化史的角度看,它是对湖湘文化的一个发展。这可以从五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对湖湘文学理论的
-
明代诗歌理论研究的新成果——评李庆立先生的《怀麓堂诗话校释》
在古代诗歌理论研究中,对明初著名诗论家李东阳的研究过去从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李东阳,字宾之,号西涯,湖广茶陵(今湖南茶陵县)人,生于北京,逝世后葬于北京。弘治、正德年问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
-
20世纪80年代以来李东阳诗歌及理论研究综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李东阳为主的茶陵派的研究逐渐走向深入,已发表相关著作及论文多篇,对李东阳生平事迹及著述进行了疏证,对李东阳诗学理论有褒贬不一的评价,对他的诗歌创作也进行了初步探讨,但依然还有不
-
艺术的“苦茶”——浅论现代主义艺术的发展面貌
现代主义艺术以其反传统的姿态吸引了众多的理论家的目光,本文分析了斯宾格勒、齐美尔、奥尔特加、卢卡契等四位理论家对现代主义艺术的观点。现代主义艺术的反传统精神使得理论家对其发展前景抱有悲观主义,即便如此
-
论茶陵派之成立
茶陵派之名,源于四库馆臣。茶陵派是一个由后人从实践和理论上加以总结、并予以冠名的松散文学流派,是明代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与文学传统积淀等多种因素整合、作用的结果。从外部环境而言,其形成深受明代结社风气之影
-
片马茶山人和谐的多语生活——语言和谐调查研究的理论方法个案剖析
本文根据田野调查的语料分析了片马茶山人和谐多语的语言生活。指出茶山人的多语生活具有全民性、稳定性、和谐性的特点;并分析了和谐的多语生活对茶山人发展、繁荣的重要作用。完成机构:中央民族大学语言文学学院,
-
普洱之路(11)
爱上文学创作后,不知不觉就和这种被称为"知识分子饮料"的茶结缘了。边写边喝上一杯清香四溢的茶,也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时间长了也就爱上了茶。笔者天南地北乱走过一些地方,发现大部分人喝的是绿茶。周作人说喝
-
“贯通之以经术,弥缝之以渊元”——评林家骊《谢铎与茶陵诗派》
林家骊《谢铎与茶陵诗派》以明代茶陵诗派二号人物谢铎为研究对象,考证了其籍贯故里、家世、生平事迹、交游、著述编纂与流传、诗文系年等问题;把谢铎的研究和茶陵诗派的研究紧密相联,深入论述谢铎理学、史学、教育
-
论《茶馆》英译本的动态表演性原则
话剧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在翻译时考虑的因素比较多,一直以来关于话剧翻译的原则和标准的探讨较其他文学体裁比较少。著名翻译理论家苏珊·巴斯奈特提出了符合话剧语言特点的动态表演性原则,为话剧翻译研究提供了
-
中国茶艺的四大特点之一:文质并重,尤重意境
中国茶艺的四大特点之一:文质并重,尤重意境茶艺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它"道心文趣兼备",兼具科学性、艺术性、文学性和实用性,具有四大特点:从内涵上看文质并重,尤
-
明代文学研究的一部力作——读《谢铎及茶陵诗派》
《谢铎及茶陵诗派》(中华书局2008年出版)是林家骊先生继整理《谢铎集》(中华书局2002年出版)后推出的一本专题研究著作。茶陵诗派在明代诗歌演变史乃至整个中国诗歌史上都有着一定的地位,然历代研究者多
-
从论域视角解读《巴黎茶花女遗事》的翻译
随着翻译研究"文化转向"日趋盛行,以译入语为中心的翻译研究逐渐摆脱边缘地位,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的结合也更为紧密。然而,目前翻译研究多注重对客观理论展开分析,缺少从微观个案,尤其是中国个案,入手对相关翻
-
从诗学视角看《茶花女》的接受与传播
采用翻译研究派的理论,特别是勒菲弗尔的诗学理论,对《巴黎茶花女遗事》的翻译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结果表明其成功翻译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译者充分尊重了译语体系的诗学传统,尤其是林纾的个人诗学与社会的主流诗学
-
林纾的译本《茶花女》的接受与传播
针对《巴黎茶花女遗事》在清末的接受与传播,采用翻译研究派的理论,特别是勒菲弗尔的诗学理论,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结果表明《巴黎茶花女遗事》的成功翻译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译者充分尊重了译语体系的诗学传统,
-
戏剧语言的特征及其对戏剧翻译的启示——兼析《茶馆》的两个英译本
为了将戏剧成功搬上舞台,剧作者通常需要运用一些不同于其他文学形式的语言技巧,从而使戏剧的语言烙上了某些普遍特征。如口语化、动作化、简洁、节奏感强、个性化等特征。本文以戏剧创作理论为依托,探讨了戏剧语言
-
普洱之路(09)
(二)茶树源见闻之二在景谷大石寺里,至今留存着一块石碑,这块不知是立于哪年哪代的神农刻像,虽然已经印记模糊,而那段关于茶叶的故事,还清晰的记录在景谷人的记忆里。相传,神农遍尝百草而遇剧毒之后,是一种树
-
惠洪觉范禅师与湖湘茶禅
惠洪觉范禅师是北宋著名的高僧。他在湖湘地区生活30余年,其间与茶禅结下了深厚的佛缘。本文讨论了惠洪禅师与茶禅的关系,撷录了他所著的有关湖湘茶禅的诗作,并做了分析,指出湖湘的深厚茶禅文化是惠洪禅师文学创
-
目的论视角下的《茶馆》特色文化翻译对比研究
戏剧文本具有双重性--可读性和可表演性。这使得戏剧翻译不同于其他文学体裁的翻译,变得相当复杂。同时,相较于其它翻译领域,时下对于戏剧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显得相对较少。故本文通过《茶馆》及其两个英译本对
-
普洱之路(10)
(三)梅子湖品茶为了采访和座谈方便,也为了能够静下心来研究材料,梳理思路,写作这本反映普洱的书稿,市政府王鸿彬秘书长特意将笔者安排在了梅子湖宾馆4号楼。这儿风景如画,依山傍水,是个极其妙曼的养生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