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产销新领域超微绿茶粉——中国抹茶问世
一、抹茶概念和起源
抹茶不是指一般市场上销售的绿茶粉或绿碎茶,而是用茶叶细嫩原料,经过蒸青、冷却、脱水、复合干燥、组合粉碎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的超微粉末。1999年9月,南京维尔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用高新技术研制的超微绿茶粉末--中国抹茶,经专家鉴定认为:"制作技术精细优良,抹茶品质优异"。用冷水或热水开汤审评,汤色碧绿、鲜活、明亮,滋味醇和淡雅,具清香。维尔康抹茶经生化成分分析,氨基酸含量超过日本抹茶50%,叶绿素含量超过日本抹茶两个百分点。维尔康公司在南京新街口(长江路与中山路交会处)开设了招牌为纺锤树的茶食馆,零售兼批发茶饮料和茶食品,受到了不少顾客青睐。
据历史记载,蒸青抹茶起源于中国宋代,后来为烘青绿茶取代。公元1191年日本僧人荣西禅师将中国蒸青抹茶制作工艺传到日本。当时日本制作抹茶工艺,是以嫩叶为原料,先将其捣碎作成团或作成饼,然后烘干或晒干,饮用时再将其充分烘干,碾碎成粉末,以供饮用。日本开始制作抹茶的粉碎过程是用石磨人工加工。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出现机械,才开始用机械生产抹茶。
今日的日本抹茶仍是日本人民广泛饮用的主要茶类,并形成了日本茶文化--日本茶道。日本茶道分抹茶道和煎茶道两大"门派",但抹茶道最具代表性,其"弟子"之多是煎茶道无法比拟的。现在日本最具影响力是抹茶道的"表千家"和"里千家"茶道,流传面极广,盛行全国,促进了日本饮茶风俗民众化,因而促使日本人民广泛用茶。日本全年人均饮茶达1.09公斤(中国人民年日均饮茶只有0.38公斤)。日本是世界人均寿命最长的国家,与他们广泛饮茶、食茶和用茶不无关系。
二、抹茶品质风格及其对茶树品种和栽培条件要求
抹茶粉的色泽干看要鲜活翠绿,开汤后汤色要鲜艳嫩绿明亮,香味要
清香淡雅,而不能浓烈苦涩。制作抹茶的茶树品种有特殊要求,即在生化成分上,要求叶绿素、氨基酸含量高,茶多酚、咖啡碱含量低。为发挥抹茶茶树品种的特异性,在田间管理方法上要采用覆盖措施,即采用遮阳网高平棚遮阴,为使田间管理方便,棚高不低于1.8米。在春季茶树芽叶萌发至1芽1叶开展达70%时,即开始覆盖遮阴;遮阳网的遮光率为65-70%为宜;覆盖遮阴时间长短根据气温高低和日照强弱决定,一般为15至25天。
需要说明的,覆盖遮阴不起决定性作用,不是所有茶树品种经覆盖遮阴后都适合制抹茶。适制抹茶的茶树品种生化成分是遗传决定的,是内因起主要作用,覆盖遮阴只是外因,只能起一定的调节作用。关于适制抹茶的茶树品种,经安徽农业大学茶叶系与南京维尔康公司合作,初步解决了适制抹茶的茶树品种问题。
特别要提出的,抹茶是嫩芽嫩叶、嫩茎全用茶(全部为人食用或饮用)或称全茶。全茶制成超微粉末,如作为饮料要全部被人喝掉,如作成食品要全部被人吃掉。因此,生产抹茶的茶园管理,要绝对禁止施用化肥、化学农药和化学除草剂,保证抹茶是纯天然的有机茶。从这里可以看出,再有了适制抹茶的茶树品种以后,也不是任何地方均可以生产抹茶,只有能够生产有机茶的地方才可以生产抹茶。
三、抹茶(超微绿茶粉)广泛用途
抹茶(超微绿茶粉)由于其色泽翠绿,滋味清香淡雅,粉质细腻,溶
解性能好,因而用途广泛。作为饮料无论冷水或热水均可冲饮,还可做固体饮料、罐装饮料,牛奶饮料。在食品方面用途更广,可作月饼、饼干、糖果等;冷饮类可作冰淇淋、雪糕等;速冻食品类可做汤圆、面条等;保健品类可做复合茶、茶胶囊等。在日用化工品方面,也有广泛发展空间,将超微粉末加入到各种化妆品中,如制作美容产品不仅能美容,因茶能杀菌消炎,所以能真正起到护肤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健康要求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对茶叶的饮用、使用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超微绿茶粉的问世,正迎合这一时代发展要求;给中国抹茶的生产和销售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