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楼

陆羽盛赞越州茶

发表于:2025-01-22 作者:茶香楼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01月22日,史称中国茶圣的陆羽是唐代人,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卒于唐德宗贞元二十年(804)冬或次年春。陆羽字鸿渐,复州竟陵郡(今湖北省天门县)人,故自号竟陵子,又号桑苎翁。出生时即为父母遗弃,而被当

史称中国茶圣的陆羽是唐代人,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卒于唐德宗贞元二十年(804)冬或次年春。陆羽字鸿渐,复州竟陵郡(今湖北省天门县)人,故自号竟陵子,又号桑苎翁。出生时即为父母遗弃,而被当时笼盖寺和尚积公大师所收养,积公为唐代名僧,曾被代宗诏召入宫,又好茶艺。但陆羽志在诗文,不愿浮图,又苦于寺役繁杂,故在12岁时便逃离寺院,作了优伶,虽其貌不扬,却生性机智,演为丑角,竟至成功。不久为竟陵太守李齐扬发现,欣赏其才能不凡,亲授经史,又荐到竟陵火门山从邹氏夫子谈书习儒。天宝十一年(752)著名诗人崔国辅为竟陵司马,与陆羽结为忘年交。陆羽经这些名人指点,学问大进。其时,唐代饮茶之风盛行,陆羽在笼盖寺积公大师处已学得茶艺,故从22岁起就专心茶事,北临义阳(今河南信阳),西游巴山峡川,逢山驻马采茶,遇泉下鞍品水,目不暇接,口不暇访,笔不停录。未久,安史之乱起,他离开竟陵,到东南沿海一带踏访,于肃宗上元初(761)定居于湖州苕溪,集中精力与时间著述《茶经》。经数年努力,实地考察茶地31个州,于广德二年(764)写出《茶经》初稿,后以在博览群书基础上,对《茶经》作修订与补充,增加初稿中"七之事",于代宗大历十一年(776)定稿,并开德宗建中元年(780)付梓出版。这样前后历时近20年,完成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陆羽晚年曾移居江西上饶,至今上饶有"陆羽井",人称当年陆羽遗址。但最后逝世于湖州,今湖州杼山有陆羽墓。

《茶经》是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著作。计有三卷十章,共7000余字。卷之上三章,即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卷之中一章,即四之器;卷之下六章,即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各章主要内容为:一之源,概述茶的起源、性状、名称及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二之具,讲采制茶叶的工具;三之造,叙茶的制作过程;四之器,述煮茶、饮茶器具及全国主要瓷产品之优劣;五之煮,说煮茶的过程、技能及水之品第;六之饮,言饮茶历史、习俗及茶品鉴赏;七之事,记古今有关茶事和历史资料;八之出,评当时全国产茶盛地及其品位高下;九之略,记饮茶器具在何种情况下,哪些可以省略,哪些必备;十之图,指出要将上述内容绘成画幅,陈于座侧,指导茶的生产、制作、烹煮和饮用,如此则神爽目悦,境界一新,精神升华。可见《茶经》创造了一整套茶学、茶艺、茶道思想,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唐以前有茶业丰富经验,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

陆羽在写作《茶经》的过程中,曾多次来到越州,在会稽、剡溪各处深入农家,采茶觅泉评茶品水,也诵经吟诗、观赏山水,优游林下。其中一次在唐大历二年(767)。当时他的好友皇甫冉在越州刺史兼浙东观察使薛兼训处任事,而著名诗人鲍防也在越州任从事,鲍曾为尚书郎,位高权重,是薛兼训的得力助手,于是皇甫冉通过鲍防请陆羽赴越,让陆在越州监制茶叶。在这段时间里,还发生了一件事。据《云仙杂记》记载:陆鸿渐采越江茶,使小奴子看焙。"奴失睡,茶焦烁,鸿渐怒以铁绳缚之投火中。"从前有人以为是"以铁绳缚奴",其实这是不知"焙"、"贯"这些制茶工具之故。《茶经》记:"焙,凿地深三尺阔二尺五寸长一丈。上作短墙,高二尺。泥之。""贯,削竹为之长二尺五寸,以贯茶焙之。"故这里是小奴把茶片烧焦后,陆羽将茶片从贯上捋下来用铁索穿缚,投入地灶烧掉,而绝不是烧人。从这事中见陆羽监茶认真态度。他在山阴、会稽、诸暨、上虞、余姚、剡一带的考察和监制茶的活动是很多的,皇甫冉就有一道《送陆鸿渐赴越》诗,"诗序"中指出鲍防对陆羽赴越的热情欢迎:"吾子所行,尚书郎鲍侯知子爱子者,将推食解衣以拯其极,讲德游艺以凌其深;岂徒尝镜水之鱼,宿耶溪之月而已。吾是以无间,劝其晨装,同赋送远客一绝。"可见是鲍防热情邀请,而且是去"讲德游艺"、不只是为镜水稽山之美。这"讲德游艺",重要内容就是讲述茶道,传授茶艺。所以皇甫冉就竭力"劝其晨装",进发越州。

陆羽善诗工文,与之结交友善者皆当代诗僧、诗人和饱学之士,但由于各地采访、居址多变,加之集中于撰写《茶经》,于其诗文多有散失,现存于《全唐诗》者仅《歌》与《会稽东小山》两首。陆羽转辗积压地,作诗必多,而能保存下《会稽查东小山》一诗,足见此诗流传之广和陆羽对它的喜爱程度。从诗中可以看出,他这次是专程去到剡溪去监制茶叶的。当时越州盛产茶叶,而以剡溪茶誉驰各地。去剡地当然要路过山阴、会稽考察后,他取道曹娥江即剡溪,前往剡地即今嵊州、新昌一带。东小山,在会稽东南,那里山嶂迭翠、云缭雾绕,为茶叶高产区。宋时,著名的日暮途穷铸茶就产在那里。陆羽取道平水、王化入小舜江再进入剡溪溯江而上,就自然想到当年王徽之雪夜访戴故事,因为访戴也是与今天同一条水道。岁月流逝、昔人已去,两岸表猿之声依然,江草之长照旧,这就不能不使他发思古之幽情,叹人生之短暂了。所以这首诗虽不是具体的咏茶诗,却留下了当年陆羽访茶写《茶经》的足迹,留下了他作为一个诗人,一个茶文化的首创者、奠基者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卓越的艺术才情。

陆羽与越州的密切关系不仅是留下了优秀诗篇《会稽东小山》,而且在《茶经》这一不朽著作中,处处可看出他对越州茶区了解之深考查之全。在"八之出",叙述各州产茶情况和品评各地茶之优劣中,他盛赞越州茶。当时他考察了山南、淮南、浙西、剑直、浙东等道共31州的茶,认为浙东茶区:"以越州上"。越州茶除了余姚仙茗外,剡茶是不见人爱的,这在陆羽的好友皎然的诗中得到明确的反映。皎然《饮茶歌

诮崔石使君》赞剡溪茗为"何似诸仙琼蕊浆",并唱出了一饮、再饮、三饮的奇效神功。最后说:"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歌颂剡茶的诗文不少,剡茶的产地遍及越州各县邑,对外总称越州茶,所以陆羽《茶经》中的"越州上"就概括了以剡茶、仙茗为代表的全部越州茶。

在越州的考察中,陆羽对越州的两项特产感到特别的兴趣,在对同类产品经过鉴别比较后,认定这两项产品是他地他物所无法替代的。这就是写在《茶经》"四之器"中的"纸囊"和"碗"。这一章叙述煮茶、饮茶的用具和全国主要瓷品的评劣,共列出25种必须的用具,如风炉、炭挝、火夹等,可注意的是在其他23种用具中没有指出以何处产品为佳,只是一般的介绍和叙述,唯独对"纸囊"和"碗"两项用具,明确指出其产地。他说:"纸囊:以剡藤纸白厚者夹缝之,以贮所炙茶,使不泄其香也。"这是茶叶的贮藏用具和运装用具。剡藤纸是盛产于剡地的纸,其质地柔纫而缜密,以此作袋囊,不透风不泄香。其时各地产纸很多,但陆羽认为做茶叶纸囊以剡藤为最最写于书中。对"碗",他作过更多的比较,他说:"碗:越州上,鼎州、婺州次……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晋杜毓《赋》所谓:'器择陶拣,出自东瓯'。瓯,越州也,瓯越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斤而下。越州瓷、丘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红白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这里将当时全国瓷的主要产地一一作出比较,特别将越瓷与北方瓷的代表邢瓷作详细评述,因为河北邢台产的瓷也十分有名,堪与越瓷相仲伯,但陆羽经过实地多次研究后,认为应该以"越州上",且从瓷色、瓷质和与茶水的关系上提出邢不如越的三个方面。继而又引晋代杜毓名著《赋》的观点,证明历史上也是越州为上。最后又以不同的瓷色与茶色的关系户作比较鉴别,是十分深刻和富有启示性的。由于越瓷的特别优异,剡藤的特别精致,故《茶经》一书中凡提到瓷和纸的地方,都可视为应该用越瓷和剡藤。

《茶经》"七之事"章中,叙古今茶事活动,包括茶典故、茶故事等,摘录58条历史资料,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1至10条,总述与茶关系密切的人名,第二部分11到58条,摘录古籍,是上述名人与茶的具体故事。在这些历史资料中,有多处的人和事出自越州,如汉代"仙人丹丘子",晋代"谢冠军安石","余姚虞洪","剡县陈务妻",梁代"陶先生弘景"等等;而且叙述或摘录内容最详细的除《本草·菜部》、梁刘孝绰之《启》文外,就是《晋中兴书》中陆纳与谢安的故事、《神异记》中丹丘子与虞洪的故事、《异苑》中剡县陈务妻的故事。试想当时可摘的资料、可搜集的故事必定多,但陆羽钟情于越州茶,重视越州历史上茶事活动,所以特别详细地写出了这些生动而有趣的典故和故事,这为我们今天研究绍兴茶史乃至浙江茶史提代了诸多方便条件,是陆羽《茶经》给我们的重要遗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