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袅袅绕时光
在偏僻山村,没什么值得品味的好茶。年幼时,家乡人喝的都是砖茶,色暗红,味苦涩,上不了档次。要喝时,切一大块下来,放到黝黑的大茶壶里,搁在炉子上慢慢煮,咕嘟咕嘟响半天,蒸腾的热气里有了茶的气息,便算煮好了。倒在老得快掉完瓷的大茶缸里,操起来大口大口地灌下肚。喝完起身走动,腹中茶水也跟着丁冬作响――茶满七分来待客,不是因为茶好,而是因为对茶这种雅物,人们总是怀有一些敬意。
大凡雅物,总有诸多讲究。茶自然也不例外。茶叶产自哪里,怎么种植,何时采摘,如何制作,什么特性,都有讲究。不提西湖龙井,也不提君山银针,单是碧螺春,就讲究多多,不仅说其形细如蚕眉,色美似螺黛,味馨若兰麝,而且因其"根一枝直下,不能移植",含"从一不二"之意,所以视为最佳的婚礼用茶。茶叶讲究,泡茶的水也讲究,陆羽的《茶经》中说,"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为一杯清泉水而不遗余力"千里致水"的事例,比比皆是。茶具象征着品位,更是马虎不得。
现代人对饮茶,似乎越发讲究。曾经去过几次高档茶楼,一进门,便恍如置身世外桃源:厅内假山隐隐,脚下清泉悠悠,身边有花木摇曳着绿影,耳畔是高山流水的曲子在回旋反复,茶香徐来,若有若无。坐在典雅古朴的方桌边,欣赏着小姐们的茶道表演,看着一个个品茶人做出的谦谦君子状,还未喝茶,就有些陶醉,亦有些感慨――山环水抱,花草繁茂,三五知己,清茶一壶论古今。这样的闲情逸致,对大多数人来说,也就是片刻的欢欣,一场刻意营造的短暂美梦吧。转身出门,哪个不是眨眼间就淹没在都市的喧嚣里?这种品茶法,雅是很雅,格调也高,只是太矫情,贵族气太浓,恐怕只适合有钱又有闲的人吧。
从幼时的砖茶,到现在的各种茶,喝了近二十年,我也算一个爱茶人了。买茶叶要选品质好的,但喝法却从不讲究。唐人追求大气象,女人以丰腴为美,花儿以大红大紫、一味绚烂、毫不含蓄的牡丹为美,喝茶也以酣畅淋漓、痛痛快快为佳,茶仙卢仝认为连饮七碗才能抵达妙处;到了清代,人们则喜欢简约清雅的境界,喜欢在幽微的事物里体会美和意趣,于是郑板桥画了无数根瘦竹子,于是在《红楼梦》里妙玉就说,饮茶"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三杯就是饮牛饮骡了"。而我,则是既能"一杯为品",又可牛饮几碗。
在我看来,喝多少,怎么喝,这些都无所谓,重要的是喝茶时要有平和的心境。可以食用的植物多了,但大多都做了菜,其本来味道迷失在各种佐料里。而茶,只以水为伴,本身的山水气息、自然味道不致被埋没。心情平和的人,喝茶时总能体会到茶特有的那种宁静、清新、朴素与淡泊。茶香袅袅绕时光。喝茶时,常想起张爱玲的那句"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还有哪句话,能比"岁月静好"这四个字,更适于表达喝茶人的感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