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楼

茶道与道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发表于:2025-01-22 作者:茶香楼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01月22日,老子的《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精髓,也是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源泉。《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的"道"是先于天地而生的宇宙之原、人类

老子的《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精髓,也是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源泉。《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的"道"是先于天地而生的宇宙之原、人类之本,由它衍生万物。道家认为人与自然是互相联系的整体,万物都是阴阳两气相和而生,发展变化后达到和谐稳定的状态,因此"圣人法天顺地,不拘于俗,不诱于人,故贵在守和。"可见"和"是道家哲学的重要思想,道家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战国末年的《易传》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哲学命题。到唐代陆羽《茶经》创立茶道时,吸收了道家思想的精华,天人合一的理念成为中国茶道的灵魂。

受道家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历代茶人都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因而中国茶道将自然主义与人文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茶是吸取了天地灵气的自然之物,人乃宇宙的精灵。茶的品格蕴含道家淡泊、宁静、返朴归真的神韵。茶性的清纯、淡雅、质朴与人性的静、清、虚、淡,两者"性之所近",在茶道中得到高度统一。道家在发现茶叶的药用价值时,也注意到茶叶的平和特性,具有"致和"、"导和"的功能,可作为追求天人合一思想的载体,于是道家之道与饮茶之道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同时,道家的"和"与儒家之"和"有共通之处,二者可以互补。因此,道家的"和"也就融入儒家的"中和"思想范畴,共同丰富了中国茶道的思想内涵。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接受的是儒家的正统教育,但是道家思想对他们的影响也不能排除。特别是士大夫们在政治上受到挫折,人生抱负得不到实现时,道家的淡泊名利、回归自然的思想就开始占上风,所以历代知识分子普遍遵循"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在晚明许多文人的茶事绘画中,如唐寅的《事茗图》、文征明的《惠山茶会图》等,均描绘了文人雅士们在野石清泉旁、松风竹林里煮茗论道的场景。相对于在室内煮茶品饮,文人似乎更钟情在大自然的山水间品茶,追求寄情于山水、忘情于山水、心融于山水的理想境界。历代许多茶的诗文也反映了这一点。如唐代陆龟蒙有诗《奉和袭美茶具十咏》描写户外煮茶,"闲来松间坐,看煮松上雪。时于浪花里,并下蓝英末"。灵一的《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诗吟:"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明代徐渭在《徐文长秘集》中指出:品茶适宜在精舍、云林、竹灶、幽人雅士、寒宵兀坐、松月下、花鸟间、清流白石、绿藓苍苔、素手汲泉、红妆扫雪、船头吹火、竹里飘烟等,都充分体现了道家的天地人合一思想,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通过饮茶去感悟茶道、天道、人道。正因为道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融入了茶道精神之中,在茶人心里充满着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有着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强烈渴望,所以茶人最能领略与大自然的奥秘。文人雅士置身于幽谷深林,煮泉品茗,观云听籁,回归大自然,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如苏轼喜欢煮水烹茶,茶事是其自我解脱而至旷达的精神慰藉,他的《汲江煎茶》诗云:"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诗词将茶道中物我和谐、天人合一的精神描绘得淋漓尽致。金代着名诗人元好问的《茗饮》诗吟:"宿酲未破厌觥船,紫笋分封入晓煎。槐火石泉寒食后,鬓丝禅榻落花前。一瓯春露香能永,万里清风意已便。邂逅华胥犹可到,蓬莱未拟问群仙"。这是茶道追求天人合一、契合自然境界的绝妙写照。

茶道蕴含的道家精神,更直接的是对自然之趣的追求。老子《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认为道是自然而然的,这种观念也渗透到茶道中。朱权《茶谱》说:"然天地生物,各遂其性,莫若叶茶,烹而啜之,以遂其自然之性也。"马钰《长思仙·茶》词云:"一枪茶,二旗茶,休献机心名利家,无眠为作差。无为茶,自然茶,天赐休心与道家,无眠功行加。"体现出淡泊无为的思想与"自然"主义,在大自然的环境中饮自然之茶,并在饮茶中寻求对自然的回归,也就是天人合一、返朴归真。在茶事中,主张用本地之水煎饮本地之茶,强调茶与水的自然之道。品茶时,茶人强调"独啜曰神","独品得神",追求天人合一,进入物我两忘的意境。

道家主张静修,而茶是清灵之物,通过饮茶能使静修得到提高,所以茶是道家修行时的必需之物。道家把"静"看成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质特征。静虚则明,明则通。"无欲故静",人无欲,则心虚自明,因此道家讲究去杂念而得内在之精微。《老子》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庄子》说:"水静则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老庄都认为致虚、守静达到极点,可以观察到世间万物成长之后,各自归其根底。归根称之为静,静就是复原生命。精神进入虚静状态,就能洞察一切,可以像明镜一样反映世间万物的真实面目。《庄子》又说:"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此谓之天乐"。如果人们能够以虚静空灵的心态去沟通天地万物,就可达到物我两忘、天人合一,也就是"天乐"的境界。因此道家特别重视"入静",将"入静"视为一种工夫,一种修养。只有素朴虚心,静养人生,提升悟性,才能更好地享受大自然的赐予,达到"无我"的境界。

道家在养生修炼过程中,发现茶叶自然属性中的"静",与道家学说中的"虚静"有相通之处,于是就将道家的思想追求融入茶事活动。赖功欧的《茶哲睿智》认为,在品饮过程中,"人们一旦发现它的'性之所近'--近于人性中静、清、虚、淡的一面时,也就决定了茶的自然本性与人文精神的结合,成为一种实然形态。"所以道家对中国品饮的艺术境界影响尤为深刻。"茶人需要的正是这种虚静醇和的境界,因为艺术的鉴赏不能杂以利欲之念,一切都要极其自然而真挚。因而必须先行'入静',洁净身心,纯而不杂,如此才能与天地万物'合一',亦即畅达对象之中,不禁'品'出茶之滋味,而且'品'出茶的精神,达到形神相融的情态。"[2]这说明道家学说密切关系到中国茶道"静"的精神形成,使得中国茶道虚静空灵,美学境界深幽恬明。茶人的品茶审美过程其实是茶人修身养性的过程,是茶与心灵的对话,是茶人的返璞归真。庄子所说"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这也是中国茶道审美追求的境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