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中黄金”——普洱茶膏
茶膏作为更高形态的茶,被誉为茶中黄金,始于唐、成于宋、盛于清。在明代、清末曾出现过两次隐退期,到现代实现了工艺突破。千年历史,跌宕起伏。故宫博物馆、恭王府博物馆、云南省博物馆把茶膏作为藏品收藏。
据史料记载,御茶房加工普洱茶膏工艺非常复杂。原料选用的是指定的云南六大茶山大叶种,经过186道工序,72天的周期。成品除了口感润滑厚重,入口即化,沏水后汤色浓艳,呈宝石红和玫瑰红色彩外,最重要的是它的特有药效成分。清朝药学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一书中曾这样评价:"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胀,受寒,用姜汤发散,出汗即可愈……受热疼痛,用五分茶膏噙口内,过夜即愈"。
现代普洱茶膏的制作则采用当今最为先进的生物科技手段,冷等静压、细胞破壁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冷冻干燥等技术的运用,使现代普洱茶膏的生产过程更科学、更简便、更卫生。
普洱茶膏属于普洱茶深加工的产品, 完成了从固态(茶叶)转变为液态(茶汁液) 又从液态还原为固态(茶膏 )时,将茶叶纤维组织以及杂质的剔除, 然后将茶叶大量的化学成分以浓缩的方式聚合在一起, 也需要一个陈化过程。经过两年陈化以后,水气味消失,茶香开始溢出;三年至五年,则汤色呈现宝石红,有较明显的厚滑感。
观察外观:一是如果是黑色,表示生产时间不长;二是膏体表面泛出一层白霜,表示已有一段出产时间,而且白霜愈重,证明陈化时间愈长。
冲泡方法:选用玻璃公道杯,将茶膏置于滤网之上,沸水细流注水,小杯品饮(可冲泡4-5次)。也可直接投入玻璃杯冲泡,大杯品饮。
通透性:这是鉴赏茶膏很重要的环节。汤色通透,呈宝石红,证明茶膏内含杂质极少,萃取的环节比较严谨,品质较好;反之,汤色发暗,且有悬浮物,无通透性,证明杂质较多,提取的手段相对落后(大锅熬制的绝大部分属于这种)。
滑感:这是鉴赏茶膏最重要的环节。很多茶膏的汤色呈红色,也通透,但是一品,缺少一种厚重感,更缺少滑润度。这是茶膏内含物质太少,是高温状态下茶膏内的大量生物酶被破坏,使茶膏缺乏后陈化的"动能"所致。因此好的茶膏一定是醇厚度极强(内含物质多)、且滑感甚佳(果胶含量高)、有淡淡的一股中药香(沉香)。具有入口即化、生津极快和回甘持久的特点。
天然药物是人类长期以来用于防病治病的有力武器,应用历史悠久,至今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仍把天然药物作为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普洱茶就属于具备天然药物特性的一种饮品,具有近千年的饮用历史。
1、解酒护肝的功效
普洱茶的解酒功能在业界已经形成了长期的共识。不仅如此,在众多解酒产品中,普洱茶不仅是佼佼者,普洱茶中的特殊产品--普洱茶膏又是自古以来始终享有"醒酒第一"美誉的产品。
2、消食、解油腻的功效
凡是品饮过普洱茶膏的人都知道,在吃完牛羊肉或饱食大鱼大肉之后品饮普洱茶膏,消食的速度极快。普洱茶膏在后续的发酵过程中,其固有的纤维素酶与果胶酶,分解大量的衍生物,促进胃蛋白酶活力的提高,使胃对蛋白质食物的消化能力加强,增强了人体消食功能。
3、养胃的功效
普洱茶膏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是可以空腹饮用,即不伤害人的胃肠,又起到养胃的功效。这里有三个原因:
一是普洱茶膏经发酵--萃取--发酵--膜过滤后,基本上属于小分子,有利于人体的胃肠道的吸附,刺激性小。
二是普洱茶膏内含的果胶物质远高于其它茶类。保护胃粘膜,帮助消化。对患有胃溃疡或胃炎的人而言,果胶类物质可形成薄膜状态附着在胃的伤口,促进溃疡面愈合,适宜于胃病患者饮用。
三是普洱茶膏内含的咖啡碱可以中和人体的胃酸,进而改善消化功能。
4、也具有抗癌、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的潜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