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楼

品茶看画观山水「没忘喝茶」

发表于:2024-12-24 作者:茶香楼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12月24日,在《江南收藏》微刊看到雨石先生近作,不觉欣喜。看惯了那些气势磅礴的"宾馆画",浓墨重彩,一眼江山万里,眼累心累。得一缕清气洗眼,佐一泡好茶养胃,细细品味,相得益彰。看得见高楼,看不见山水,观山看水,这

在《江南收藏》微刊看到雨石先生近作,不觉欣喜。看惯了那些气势磅礴的"宾馆画",浓墨重彩,一眼江山万里,眼累心累。得一缕清气洗眼,佐一泡好茶养胃,细细品味,相得益彰。

看得见高楼,看不见山水,观山看水,这是久居城市的人再也无法企及的奢望。我个人觉得山水画是一个心有所感,笔有所现的创作过程,重点在于""字。

观古人山水,得自然萧疏之味,此天人合一之境。倪家山水,子久富春,点墨之间,已不是山水竹石林木,而是郁郁乎蕴藉了画家的天地浩然之气。

观古知新意,今人表现山水,块垒之,厚则厚矣,再难有此萧疏而蕴藉自然之味。不宥于今时流派樊笼,入古而不泥古,出新而不出格,悠游于墨的氤氲,醉心于笔的表现,此中况味非仅""观山水者能得之自然。致知在格物,如今物欲横流,大家的追求不同了。

山境

观堂王国维先生说人生有三境界,谓之:"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一种境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又是一种境界。

那么山的境界是什么呢?

或许有人会说看山不是山等禅家话语来,是啊!我们有时候总是会迷于表象,而不知其里。徐霞客曾说黄山归来不看岳,想来是黄山七十二峰将他迷住了。

历代画师跋涉黄山,掬松荫,察藤蔓。感山川之神奇,叹鬼斧之神工,听流泉于石上,挂瀑布于千岩。抿萝剔藓,寻根侏罗;攀岩涉川,心追白垩。山水有清气,可养浩然。

山高人为峰,可以唱大风歌,山的境界,除了那听之有声的流泉松风,流之于眼的青萝藤蔓,更多的是感之于心的空灵。

水境

一句上善若水被大家当作口头禅一般挂在嘴边,千百年前,老子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想他正是坐在水边,慢濯双足张嘴悠悠的吐出了这四个字。老子把水当作善的最高标准的定义在哪里?从我个人的认知角度来说,水是最善变的,我理解为这个善字不是辞典里说的善良,吉祥,美好,慈善等意,而是善变,意指多样化。

当水被注入杯中它就成了杯状,注入碗里,壶里,锅里……等等,它都随形而变。当水泼洒在地它则成无规则状,当掘渠导流,它又成溪成河。也就是它的这种善于随形而变的状态,恰恰卯合了中国人的处事哲学,也就在老子的意识里形成了依于水的变而作的处事之变。

在道德经里,水是善利万物而不争的,也是善于低处的,所以才能有海之能为百谷王,在其善下之。

一杯清茶涤烦滤,懒做高阳旧酒徒。远离自然的我们,该如何与山水接近?

看一幅画,或者品一杯茶,在眼在心,都可以涵养雅趣,与山水对话,和古人交心。

|支离子(微信号:zhilizi) 图片由江南收藏和小燕子提供,谨以致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