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知茶味同禅味,且吃茶去
被后世尊为日本茶道开山鼻祖的田村珠光,坚信"佛法存于茶汤",他由茶悟道的机缘还多亏一休大师的点拨。当日一休提出了昔年中国高僧赵州从谂禅师的"吃茶去"公案。所谓"吃茶去"的原委,依《古尊宿语录》记载如下:"以机风问答而著称赵州禅师在自己驻锡的禅院内接待两位慕名而来向他求教的僧人。赵州问其中一僧以前可曾来过,那僧答不曾来过。赵州说,吃茶去!又问另一僧同样的问题,那僧答来过。赵州依旧说,吃茶去!在旁边听讲的院主不解地问道:无论来过与否,为何都命其去吃茶呢?赵州不答,忽然喝道:院主!院主愕然应诺。赵州道:吃茶去!"一休在这里提出的问题是,赵州的"吃茶去"究竟要表达怎样一种禅意。
珠光冥思苦想了好久,依旧无法从那三个字上有所开悟。一休为了点化他,就命人给珠光端过一碗茶来。珠光刚刚接在手里,一休忽然大喝一声,伸出手去将茶碗打落。珠光一怔之下,随即领悟到师父的意思是说:"送来的茶犹如被动接受的固有成见,不能未经思考就轻易接受。只有自己亲身体验茶之所以为茶,从中感悟到茶之妙处,这才能真正确认茶的客观存在。"而《茶之路》,就是这么一本深入中国各大茶叶主产区,近距离接触与茶相关的人和事,让读者亲身体验茶之所以为茶的书。
《生活月刊》将"茶之路"的主题以专辑别册的形式,一共出了四辑,本书为四辑的结集。读书前我习惯性地翻了一下版权页,初印只有8000册。我想,那些生动平实的文字和照片,如果换成银幕上的影像应该会受到更多的关注。所以我遗憾的是,《茶之路》没有拍成一部类似于《面条之路》那样的文化纪录片,《茶之路》整体的风格就像茶一样给人淡然回甘的口感,不像《舌尖上的中国2》那样,充满了主题先行和刻意煽情的意识。它更倾向于去倾听茶自己的语言,拂去价格、等级、品类等人为制造的障碍和标签,重新找回"吃茶"这件事本身给人带来的愉悦。
身为云南人的我自然特别关注书中讲云南茶的那部分,毫不意外地看到整个章节着重讲的是普洱。可是无论普洱如何风靡全国乃至全球,家乡人一直爱喝的是腾冲清凉山的磨锅茶,那是将大叶种茶用磨锅干燥的工艺制成的绿茶。早年间因为父亲和清凉山茶厂有业务往来,也跟着去过一次清凉山,当时年纪太小没有从漫山遍野抽着嫩芽的茶树中看出点文化和历史。多年来心心念念的只是在清凉山吃到的土鸡,那些鸡都是放养在茶叶地里的,以茶油果为食,肉质鲜美,连汤都带着一股似有若无的茶香。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对茶山上的生活的人来说,茶不只是解渴的饮品,而是深入到了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渐渐成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和别的风靡世界的饮料所不同的是,茶因其包容性而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茶已经广泛地进入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它的影响是深刻的,也是普及的。总有人哀叹中国已经丧失了茶道,不像日本那样保留着唐代茶文化的精髓,如"斗茶"、"茶戏"等等。然而形式化和仪式化的茶道不过是茶的诸多面相之一二,和用开水冲泡茶叶比起来,无所谓雅俗,亦无所谓对错。就好比有些人谈"茶禅一味",指的绝不是穿着袈裟泡茶,也不是念一句经喝一口茶。书中台湾茶商蔡林青说的一段话特别有道理:"茶就是一种喝了对身体好的饮料。对我来说,好茶就是自己喝了觉得口感好,喝它经济上又没有负担的茶,如果你喜欢喝的茶太贵,因为伤了钱包而伤心,那它对你来说就不是好茶。"能够从茶中品尝到这样的道理,就算喝的是十几块钱一斤的茶叶末,也达到了"茶禅一味"的境界了。
茶,那些难以用文字来描述的味道,其实隐藏的是整个"自然",在喝下茶的瞬间,人完成的是一次和自然界的交互,你喝下的,是茶叶中蕴藏的阳光、雨露和山的精魂。如果你现在还感受不到,不要紧,且吃茶去。日本茶道大师千利休留下过一首诗来说明他的茶道精神:"先把水烧开,再加进茶叶,然后用适当的方式喝茶,就是你所需要知道的一切,除此以外,茶一无所有。"
(作者:李小丢 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编:艾文华)
更多关于茶的内容,请点击茶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