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古树茶的茶气滋味更强
越能在严苛的自然生态条件下,自给自足而得生存的生物,生命力越强;过分需要人为细心呵护的生物,面对外在环境的考验时,就相对柔弱。所以成日在旷野奔跑的野兽,其躯干也结实;若是将牠们关在动物园里不愁吃喝,则终日无精打彩。生命本是如此,茶树亦复如是。
云南是茶树的原乡,有着茶树最适宜生长的天然环境,加以地广人稀,自然生态受到干预的程度相对较少。生活在这块大地的子民,长时间与自然相处,累积出与茶树和谐对待的智慧,经过适当的筛选与驯化,得到与人类体质相契合的茶树品种,谓之栽培型野生茶树。
这些茶树粗旷地野放在山林坡地上,或任其自然地成长茁壮,或任其与其他植物共生,其根也深,其被也广,养分自然多元而丰足。这些维持最低限度驯养的茶树群体,我们称为野放的大茶树园。以大树茶园所产的茶叶制茶,就是大树茶品。1970年代以前生产的普洱茶,多是大树茶品。大树茶品的茶气,相对较清而强。
这样的优渥条件,在制程的过程中,就更当精心谨慎,不要损耗了原本的茶性。这种茶性,邓时海老师谓之「真性普洱」,只有依照传统生茶工序制造而成的「生茶青饼」,才能保有「山头原林韵」。个人主观地认为,这种工序的原则,大约就是用适当的温度与时间,让茶叶走水到适当含水量吧!绿茶需要高温终止茶叶的酵素作用,青茶需要较高的温度酿出茶叶的香气,红茶与渥堆茶则是让水分在茶叶中做长时间停留,来完成酵素作用,这些概念在依赖时间来自然後化陈香的"生茶青饼"来说,大约都不是重点!
以大树茶制成的茶品,其质厚、实,其气清、强。如果经过悠悠岁月的酵素作用,茶叶中的各种成分,缓慢而合谐地相互融合转化,茶质就越趋醇厚,茶气也越趋沉稳。好比历经岁月洗链的中年人,微带风霜而成熟稳重。如果收藏环境的空气、温度、湿度得宜,又有自然的四季更替转化,那麽茶质就更有可能如久居深山修练的得道高人一般,清雅醇厚、沉稳内敛。
在丘陵台地,沿等高线开辟大量密植的茶园,有限的土地面积无法供给足够的养分,就必须施以各种肥料。为了提高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必须设法降低其它植物分食土地的养分,只好利用除草剂来清除杂草。这类植株的抗体相对较弱,比较容易得病虫害,所以必要时也必须有杀虫的措施。为了方便采收,则将茶树矮化到约一公尺的高度。如此过分的人为干预,使得茶树的养分来源与种类单调而窄化,甚至有农药残留的问题,因此茶气相对就浊而弱。1980年待以後生产的普洱茶,有许多是台地茶品。
不过这几年我们也见到,茶人们努力改善台地茶园的具体成果。诸如:砍除部分茶树,加大茶树种植的间距,以增加单株茶可吸收养分的土地面积,并减少各种肥料的使用;茶树间种植其它原生种植物,使茶园的生态环境多元化,生物也因此多样化,透过环境的自然平衡,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也降低了对农药的依存度。如此台地茶品的品质,自然得到相对改善。
凡事过犹不及,选择茶树也是如此。这几年有人受太多似是而非的术语影响,去追求"野生"的概念。他们深入深山丛林,寻找纯然野生茶树群。用这些没有经过人为筛选的野生茶树,茶性刚烈不羁,茶气也孤峭霸道。一般人的体质,是否能够承受这样的茶性,实在让人怀疑。因此这种纯然野生的茶树,作为药材使用,或许更为适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