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士般的茶人
很难想象.一位东北汉子走南闯北,竟然会痴迷于茶文化,又竟然会安居于南方--江西婺源上晓起村,一个迹近于世外桃源般的僻静小村。
他就是安先生,是陈文华创办的茶作坊(以水力推机械来揉捻灶中的茶叶)的合伙人。作坊前是条小溪,建有两个茶亭,可品茗,负责招待的小姐向我介绍,眼前那位美髯肥是这儿的老板。
安先生微笑着迎上前来。我猜他是北方人,被我猜中- - 他是葫芦岛人。这很自然,凡爱茶者相遇,一拍即合:我们三言两语之后,便话得十分投机。东北人的确豪爽,请我品上等的茗眉-- 当地的名茶,是别处茶老板送他的,请他品评。他把茶叶置于大茶蛊中,沏上开水,随即倒去,让我嗅香。以前,我要嗅香,习惯于沏个茶头,让茶叶浮着,远适用于扁炒青与烘青("龙井"、"碧螺春"、"雨花"则不太合适,因为它们一下杯便沉杯底)。
安先生的茗眉茶索紧细.用他那个办法嗅香,做对了。安先生自述为真正的茶人.因他亲自种茶与制茶,并对各种茶进行评判。这就像紫砂壶的鉴赏家,他若能制作烧造,品鉴起来才不会隔靴搔痒。我不会错过读者讨教的机会.问他广西的"都匀毛尖"如何?他认为在茶多酚的含量上还欠缺一点(茶多酚即多酚类化合物,茶鲜叶中主要的化学成分之一。多酚类化合物与茶叶的色香味等品质特点有极密切的关系)。我很欣赏"君山银针"在沏后的"三起三落" 以及芽头上会冒出的气泡,可供赏。他说,这个他也能做出来。接着,我向他请教关于茶叶有青草气的成因.他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让我得益匪浅。
我跟他很投缘,尤其佩服他只身远离都市尘嚣,难见灯红酒绿,甘愿默了无闻地经营着茶业。研究着茶叶及茶文化。他笑道:"不能说我寂寞.因为我经常要各处奔走,凡是产茶区多有我的足迹。"对于我提出的为何一位北方人竟能成为茶知音的问题,他告诉我,这与他祖父从事的茶业有关,耳濡目染吧。
我们的谈兴依旧很浓,晚饭后安先生到我所住的农家院内。我摆一张桌子,沏上茶,跟他进一步深谈。不知不觉中夜已深,这才道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