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道活化石的是什么茶_了解更多有关中国茶道活化石的是什么茶的内容_茶香楼
-
刘益成:云南茶文化的探路者
江滨 杜晓冰 发自昆明在云南的崇山峻岭之间,曾经存在着一条贯通中西、运载茶叶的"茶马古道",在茶商马帮的驮铃声中,"茶叶之乡"云南声名远扬。然而,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到云南昆明的刘益成,却发现这里是一片
-
茶道之二
茶自古以来就与道有缘。一杯清茗在手,悠然啜之,清心宁神,可达到一种仿佛得道的境界,益知人生如白马过隙,而闲情逸致,实在是上天难得的恩赐。知堂老人谈茶有一番名言,非"前世出家今在家"的智堂老人谈茶有一番
-
如何布置茶席?布置茶席的方法
其实茶席最重要的是生活化,老师刚刚有提到说,不需要很多特殊的器具,因为以往我们的生活空间大,台湾曾经有流行过茶室,家里有日本和室可以喝茶,但是现在空间越来越少越珍贵,那我们如何在一个书桌,一个案间,就
-
中国茶应简约、纯朴、平民化
中国人爱以茶会友,中国茶兼具生活化、艺术化、平民化。图为2011年7月8日贵阳举行的国际绿茶茶博会上的茶艺表演。(CFP供图)韩国在小学至大学都开设茶文化课程,图为2008年6月韩国大邱的小学生在学习
-
王冲霄:想借《茶》抢救文化遗产(图)
中国茶网资讯:由王冲霄担任总导演、历时两年拍摄制作的6集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昨天22:00起登陆央视纪录频道。该片穿梭于中、日、泰、印、英等国茶地,从茶的种类、历史、传播、制作等角度,以60多
-
王冲霄:想借《茶》抢救文化遗产
11月28日讯 由王冲霄担任总导演、历时两年拍摄制作的6集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昨天22:00起登陆央视纪录频道。该片穿梭于中、日、泰、印、英等国茶地,从茶的种类、历史、传播、制作等角度,以60
-
潮州工夫茶 一脉相承的事实茶道
早在唐代形成的中国工夫茶,有"工夫茶"之名,却长期未能得到证明,竟然出现了1000多年"有实无名"的尴尬局面,甚至于被误认为"失传"!实质上,"中国茶道"、"中国工夫茶"、"潮州工夫茶",是三位一体的
-
烧水煮茶的事
喝茶,是简单的事;喝茶,也是复杂的事,从简单到复杂,从复杂回归简单,两千年来人类喝茶的方式,一直在变。想品尝古人茶碗里的味道,并不需要搭乘时光穿梭机。在世界的某些角落,古老的茶依然存活着,优雅、朴素,
-
绿茶功夫
泡绿茶用什么茶具好?这个命题,其实很多年前就有人提出来了。因为茶文化的繁荣,茶道茶艺的流行,原先早已生活化了的绿茶的泡饮,拿一只杯来,撮一把茶进去,提水壶一冲,便拿来喝的过程,总觉得简单。相对于乌龙茶
-
茶碗里的风波
相比之下,中国人用茶的方式未免太粗太野了,且不说中国大陆常见的那种大茶缸,以及汽车司机必备的玻璃瓶;里头胡乱撒一大把茶叶,再倒进热水泡上一天,即使是福建人潮州人的功夫茶,也都是讲究口味多于情调,不够唯
-
潮汕工夫茶茶艺
中国工夫茶茶艺按照地区民俗可分为潮汕、台湾、闽南和武夷山等四大流派。至于为什么把乌龙茶茶艺称为"工夫茶"也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说是因为乌龙茶的制作工序复杂,制茶时极费工夫;有的说是因为乌龙茶须细吸慢饮,
-
纯空法师谈禅茶与书画
纯空法师简介: 纯空法师,俗名段志国,法号纯空,又署云居人、山僧、朽讷。1957年生于北京。幼承家学,长游艺苑,1987年留学日本,客教日本教育书艺院,1993年归国,1997年12月在江西九江云居山
-
他们都说自己是最帅的茶艺师「重塑形象」
这是个人人内心都普遍缺乏爱的时代,也是一个"好色"的时代,所以渴望暖男,渴望大叔,也渴望杀姐姐。市场需求有这么大,他们也就这么横空出世了。茶业复兴(chayefuxing)梳理了女茶艺师的八大好处七大
-
《茶》构建茶文化 茶叶贯穿世界故事
茶人茶事构建茶文化晨报记者 解辰巽中国茶网资讯:茶是世界上三大饮料之一,《中国科技史》作者李约瑟博士称之为中国对世界的第五大贡献。茶在今天已经是一种世界性的商品,是人类文明的载体。三年前,《茶,一片树
-
蒙顶山龙行十八式长壶嘴茶艺表演
"龙行十八式"被称为"中国茶道艺术的活化石"。相传"龙行十八式"是北宋高僧禅惠大师在蒙顶山结庐清修时所创,流传至清末,便逐渐失传。它融传统茶道、武术、舞蹈、禅学和易理为一炉,每一式均模仿龙的动作,充满
-
化茶为道——于翔女士的古茶树挽救之路
轻咬茶叶,一片丹唇将待采的茶叶衔入"茶柳情"--这在九华山茶区的一幕,定是让不少爱茶之人看得心旌摇曳。女人如水、茶叶为媒,在中国的茶文化中女性早就成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美丽的中国女性,不仅
-
潮人待客茶当酒
我在潮州所见,商铺、酒店、乃至家家户户都备有工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几轮。据说侨居海外的潮人,也仍然保持着品工夫茶的风俗。可以说,有潮人的地方,便有工夫茶的影子。在这里,品茶已不是达官贵人、文人雅士的
-
云南疑现茶马古道化石
长坡村疑现"茶马古道化石" 千年青石板见证历史这块青石板上的两个凹洞很可能是千年马蹄印200多公斤重的巨大青石板上,两个马蹄形的深深凹洞,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如果不是天然,背后又有什么?青石板的收藏者夏
-
仙人足迹还是茶马古道遗存
200多公斤重的巨大青石板上,两个马蹄形的深深凹洞,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如果不是天然,背后又有什么?青石板的收藏者夏正荣老人相信,这块青石有着数千年历史,马蹄印见证的是茶马古道的沧桑巨变。一位对昆明历史
-
初冬里的一杯温暖
时间:11月7日下午14时地点:康乐茶文化城大三期21栋2号云茶报价网三楼主办:云茶报价网点评专家主评人:朱澄 国家一级评茶师、云南民族茶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茶业协会名誉会长副评人: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