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系 了解更多有关医学系的内容
-
茶多酚对石英粉尘所致肺泡巨噬细胞DNA损伤的保护作用
完成机构:华北煤炭医学院预防医学系,唐山063000
-
茶多酚与辐照对小鼠S180肉瘤抑制作用研究
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是从茶叶中制取的一种酚性化合物。TP也是茶叶药效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含量占鲜叶干物质量的15%~28%。多年来,国内外茶学和医学工作者对其生物学功能做了大
-
2种茶饮料的研制及营养评价
完成机构:第三军医大学预防医学系营养卫生学教研室
-
茶叶及强化锌对大鼠体力耐力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完成机构:第四军医大学预防医学系军队卫生学教研室
-
茶多酚促排镉作用的实验
目的 探讨茶多酚促排镉作用及其对肝肾损伤的影响。完成机构: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保健医学系,福建福州350004
-
茶有太多的保健功能
日本东邦大学医学系附属大桥医院院长松岛等人,用50只老鼠进行实验。每天让老鼠喝下含有能够致膀胱癌的化学物质的自来水,连续5周后,老鼠都患了膀胱癌。此后。他们让一部分老鼠饮用茶水(浓度和人喝的相同),另
-
茶树菇深层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采用摇瓶发酵法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对茶树菇菌丝体干重及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茶树菇深层发酵最适的碳源为玉米粉,最适的氮源为酵母粉.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深层发酵培养基。完成机构:江南大学医学系,
-
矿工保健饮料的耐缺氧作用及对脏器系数的影响
矿工保健饮料是由茶多酚(Tea Polypbenojs,TP)辅以多种维生素及新鲜果汁科学配制而成。TP是从绿茶中提炼的天然酚类化台物,国内外对TP的药理药效研究表明:TP具有抗癌防癌、消除自由基、抗
-
茶多酚对紫外线引起的DNA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茶多酚对由紫外线诱导的DNA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人肺成纤维细胞,加茶多酚处理2h后,紫外线分别照射7、15、30min,然后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细胞DNA的损伤情况。结果 经紫
-
茶多酚对移居高原人群视听觉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
目的观察茶多酚对移居高原人群视听觉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38名移居高原(海拔高度为3700m,移居时间为90d)的健康男性青年随机分为2组:①对照组(安慰剂,40mg/d,30d)、②茶多酚组(茶多
-
茶多酚保健饮料的研制及功能评价
以茶提取物茶多酚,浓缩山楂汁等为主要成分研制的保健饮料,用正交试验取得最佳配方,根据配方进行了保健功能评价,并且针10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实验组每天分别以2.0,4.0,7.0g/kgBW用0.35
-
茶多酚对DNA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
茶多酚是从绿茶中提取的多酚类化合物,主要包括黄烷醇(亦称儿茶素)约占80%,黄酮类约占4%、茶多酚酸类约占5%及花色素类约占3%,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和药理作用。许多学者对茶多酚的功能进行了大量研究,发
-
茶树菇深层发酵条件的研究
本文研究了茶树菇最适发酵条件对菌丝体生长及胞多糖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的发酵条件为25℃,摇瓶装液量100mL/250mL,转速150r/min,接种量15%,起始pH自然。完成机构:江南大学医学
-
泡利芬对红细胞膜稳定性及红细胞寿命的影响
目的 研究泡 芬对红细胞胰稳定性及红细胞寿命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体和离体水平相结合的红细胞渗透性脆性实验方法。结果 ①不同受试组小鼠红细胞在低渗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血百分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②
-
茶多酚和抗坏血酸对染石英粉尘大鼠血抗氧化酶性的影响
探讨联合应用茶多酚,抗坏血酸对石英染尘大鼠血液中抗氧化酶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影响。大鼠染尘后,血液中NOS活性明显上升,SOD,G
-
高糖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MPO、GSH—ST活性和ICAM-1表达影响及茶多酚的干预作用
目的探讨高糖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髓过氧化物酶(MPO)、谷胱甘肽一硫转移酶(GSH-ST)活性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及茶多酚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应用分光光度比色法检测高糖作用后系膜
-
茶多酚对高糖时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糖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及茶多酚对其干预作用。方法:将培养的系膜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茶多酚干预组和茶多酚对照组,分别在0、12、36h采用RT
-
薄层扫描法测定肺保三效片中咖啡因,茶碱的含量
完成机构:[1]内蒙古医学院药学系 [2]内蒙古医药公司
-
1995—2000年我院3种药物血药浓度监测回顾分析
完成机构:[1]柳州市人民医院药剂科,广西柳州545001 [2]桂林医学院药学系97级实习组,广西桂林541004
-
海南山苦茶的研究进展
山苦茶(Mallotus furetianus)系大戟科野桐属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的海南岛、中印半岛和苏门答腊岛。完成机构:海南医学院药学系、海南省热带药用植物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海口市57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