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楼

揽胜纳祥的泰宁茶东坑鱼子灯

发表于:2025-01-23 作者:茶香楼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01月23日,中国茶网资讯:在泰宁城区每年元宵夜晚的灯火中,茶东坑的鱼灯最让人赏心悦目,因而倍受人们的青睐。距县城仅二十华里的茶东坑村,座落在四面环山,风光秀丽的小盆地之中。现在全村一百二十多户,四百九十多个人口,

中国茶网资讯:在泰宁城区每年元宵夜晚的灯火中,茶东坑的鱼灯最让人赏心悦目,因而倍受人们的青睐。

距县城仅二十华里的茶东坑村,座落在四面环山,风光秀丽的小盆地之中。现在全村一百二十多户,四百九十多个人口,居住高度集中,全部姓邹,属宋进士邹位博支下第三世三九公原为始祖的一个兴旺家族。这个村到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发迹历史。凡来过此地的人们,无不为村之青山绿水人之热情好客而感叹不已,赞曰:"这是一块极为难得、具有得天独厚优势的风水宝地。"

这个村地势较高,山多岭大,世世代代以种田为业,人们劳作很不轻松。他们辛辛苦苦劳动一年,为了消除劳作疲惫,庆贺当年的丰收,祈祷来年的吉祥,每年的正月总要用上几天时间开展以自发组织,自己制作,自行排练,自我欣赏的群众性的玩灯活动。这项具有很强娱乐性的民间鱼灯活动,始自清朝道光年间,因为群众已把它视为揽胜纳祥的传统习俗,故生命力很强,到今已有一百八十多年的历史,久盛不衰,远近闻名。

茶东坑的鱼灯不象其它灯种一旦做成可用上几年,而是一年一换,逐年提高,不断创新。因此,有着很高的工艺水平和欣赏价值。做一盏鱼灯虽然并不很复杂,但工艺要求都十分讲究而精细。

首先是用上等竹子材料做鱼灯模型,鱼头和鱼尾至关重要,为单独制作,此材料要削得细腻而光滑,使之做成之后拼起来有着很强的灵活性和真实性。两片面鳃要精心制作,其框架弯曲度全靠制作人的灵性和手感来掌握,以做成匀称准确的头尾模样。

其儿,是鱼鳞剪花,这是一项很细致的工艺,极讲究分寸和平直。鳞花材料是采用很薄而光滑的红纸,在红纸上裁剪鳞花是用锋利的剪刀来操作,鳞花既不能剪太祖也不能剪太细,其粗细要与模架大小相吻合,即与整条鱼的大小成恰当的比例。

第三,是粘贴鳞花,这道工序要特别细心,操作顺序是:先在做好的骨架模型表面粘上浆糊,然后贴上一层易透光且很薄的棉纱白纸作衬底;接着在白纸上面贴上已剪好的鳞花纸片,贴花时要用两手将鲜花纸片拉紧,但要控制好力的适度,以免把鳞花拉断,眼看拉出了明显的鳞花才能贴上,这样一片片鳞花就自然而然地显露出来,让人对鱼鳞产生一种直观和立体的感觉。

第四,是点眼,描鳃和画翅,这项工序要有一定的美术工艺基础,一般是由艺高手巧的做灯师傅统一掌握,用红、兰、黑三种浓淡不同的颜色描绘而成。

第五,是装灯照明,鱼灯是在夜晚这个特定的时间里活动,之所以称其为"鱼灯",顾名思义就是鱼和灯的结合。这两者是互为作用,相辅相成。灯是装在鱼腹之中,夜间借助灯光的作用,将鱼的外形特征和活动情景衬托出来,即前面讲到的让人产生直观和立体的感觉。灯的制作很简单,是在一个杯子里盛上白米饭和茶油,再放一块古代使用的中间有个洞的铜钱片,洞中穿插一根白带子做灯芯。由于燃料是采用真茶油,故灯一点燃就会散发出一股股香味来,这种照明灯也叫"茶油灯".最后是上根手提的竹子把柄,这样一盏鱼灯就全部完成。准确地讲,茶东坑的鱼子灯是"鲤鱼灯",人们还称"吉祥灯".

茶东坑每年玩的鱼灯,都是由各家各户制作和出灯,但制作是集中统一起来,制作时间一般是在正月初四至初六日这三天进行,制作时有专人讲授做灯的基本常识和技术要领。所以每次做灯既是完成制作任务的实践过程,又是取长补短、观摩学习的极好机会。鱼灯做成后各家都挂在自家的神台上,每晚把灯点亮,以展示自家的辉煌和吉祥。正是采用这种集体方式,体现了客家能做灯,人人能玩灯,因此,这个村群众性的鱼灯活动能始终做到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勤劳而有智慧的茶东坑人,不仅鱼灯做得非常漂亮,而且鱼灯也玩得十分高明。他们之所以喜欢玩赏鱼灯,是由于他们与"鱼"结下了不解之缘。俗话讲的"鱼水情深"这句话,无不在他们身上得到了最生动的体现。灯龙由鲤鱼灯、熊鱼灯、五角星灯和毛主席像灯四个部分组成,其毛主席像灯和五角星灯是解放后才解放后才增加的,增加这两种灯是意味着茶东坑人从黑暗的旧社会进入了崭新的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从此翻身作主得解放,以表达感谢毛主席、感谢共产党的恩情。灯龙排列顺序是:最前面是一盏毛主席像灯为灯首,其次是一对五角星灯和一对熊鱼灯,接着是数十盏鲤鱼灯相继排列。掌灯的领头为五人,由大家推选年纪大、声望高,而又技艺好的人担任。所有掌灯人都有一种高度自律的责任心,这就是心态善良,思想集中,精力旺盛,动作整齐,各自把关,既要把灯舞得活灵活现,又不能出现烧灯现象,确保欢乐、生动、热闹、安全的娱乐风韵,以展示兴旺、发达和吉祥的美好前景。 在每年正月十五这个欢乐的夜晚,当人们酒足饭饱之余,家家户户都出灯,男女老少都出门,鱼灯领头人一声号令,掌灯的年轻小伙子个个都喜笑颜开,把自家的鱼灯举出来,以昂扬的姿态,纷纷加入灯的行列,一瞬之间就形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灯龙。于是,长长的灯龙,再配上"茶东坑、茶东坑、茶东坑坑茶东坑"铿锵动听的锣鼓声和鞭炮声,使茶东坑这个小小的村子,倾刻就沸腾了起来,真是灯如龙,人如流,歌如潮,好是一派热闹非凡局景象。

茶东坑村有一个合族共用的宽畅大厅,这个厅的中柱梁高五点五米,宽六米,长六点六米,面积达三十九点六平方米。这厅世称古老的祖厅,见全村的婚丧喜庆等一切大事活动都在这个厅里举行。当然,正月十五日元宵夜晚的鱼灯无不例外也是先在大厅活动。舞灯在震天动地的三响"三品铳"声中开始,这时排好的两列鱼灯,从大门前左右两侧同时进入大门,厅上鞭炮阵阵,锣鼓声声,鱼灯对对,表演非常好看,场面极为壮观。鱼灯在厅上舞过一阵后,再延伸到村前露天空坪上,此时只见鱼灯越演越烈,鞭炮越放越响,锣鼓声、鞭炮声和"三品铳"的巨响声交织在一起,前后持续两个小时的鱼灯活动,使整个村庄充满了灯火辉煌,色彩斑斓,人心涌动,热闹异常的气氛。是啊!一年伊始,人们的喜悦、欢乐、祝福和吉祥,以及美好的理想和寄托,似乎都凝聚在这片欢乐之中。 鱼灯在本村玩过之后就进入县城,把鱼灯活动推向高潮。进城的时间没有统一规定,有的年是在初六、初七两个晚上,有的年是安排在元宵佳节夜晚。进城这天,掌灯队伍早早就吃上晚饭,经准备一番就急忙下山,沿途一路欢歌一路灯,兴致勃勃地来到了县城。历来茶东坑的锣鼓打得很有名气,因为他们的锣鼓旋律动听,节奏鲜明,起伏不断,远近耐听。尤其是在他们的锣鼓声中,还有一段声响近似"茶东坑"这三个字的谐音,因此在远距离之外,一听锣鼓声音就知道这是茶东坑的鱼灯来了,往往是鱼灯未进城而锣鼓声音先进了城。城里人一听茶东坑的鱼灯来了,无不喜出望外,于是男女老少都拥上街头赏灯去了。鱼灯队伍对城里人的献演是慎之又慎,因为他们有心要以自己别具一格的鱼灯风姿,让城里人一饱眼福,使他们能度过一个欢快的元宵夜晚。 为此,茶东坑的鱼灯队伍遵循鲤鱼在水中生活习性和游水动作,按戏游、结伴、冲浪、出水和跳龙门五大排列动作,进行完整的表演。特别是鲤鱼跳龙门的场面尤为形象生动,只见成双成对的大红鲤鱼露出水面,由低而高,再腾空而起直跳龙门场景,使一盏盏鱼灯格外显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再加上锣鼓的紧密配合,更使全场演出产生一种动作紧凑,节奏鲜明,热闹异常,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此情此景,让人很难相信这是灯,简直就象水中畅游的活鱼,真是把鱼灯演活演绝了。观众反映说:观赏茶东抗的鱼灯,无不使人觉得这是一种艺术享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