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失的老茶章(结局篇)
话说上回,张大人看着这队可疑的马帮汉子,正要过去好好盘查一番,但细心一想,还是先别打草惊蛇。午饭时间很快过去,雨停了,马帮们继续提货赶路,张大人立刻动身小心随后。不多时,马队来到小镇西边一个偏僻的小树林,席地而坐小憩片刻。
张大人远处跟踪,看此情形顿生疑虑:"按常理来说,马帮不会行走短暂路程便停下休息,除非另有情况。那么,如果等待交易人的话,为何会选择如此偏僻的地方?一般正常货品,会在集市中完成交易,难道这里面藏着的,是不能见光的货物?"
张大人马上命令随从汇集镇上的人马赶赴森林,"他们究竟在等何许人?"张大人在不远处静观其变。半柱香时间过去了,镇上的侍卫均已召集到位,不多时,从另外一头有队人马走来,两个带头领队下马相互示好,然后货物确认进行交易。此时,张大人勒令围捕,举起腰牌以示身份"本人乃普洱府缉茶部府令,现在怀疑你们私走商品,要当场查看。"
两队人马不动神色,尤为紧张。"打开",张大人命随从将其货物统统打开检查,一盏茶(五分钟)过后,随从报道:"货品检查完毕,均是云南普洱茶,无任何异常",说完便递上相关茶税等手续资料,和与英国人"通商买卖"的证件。
"竟如此奇怪",张大人心里咯噔一下,从他们交易地点、着装和路程轨迹看,确实令人怀疑。但经搜索一番,货品正常资料齐全,又确实合法合理。
"你们是从哪里来,把茶叶卖到哪里去?"张大人问到。
"回大人,我们是受托于英国商人进行普洱茶买卖,只是交易地点略有不同,惊动官府确实不该",领头人抱拳回答道。
"究竟问题出在哪里呢?"张大人不禁将目光落在马帮的货物上,总有一丝线索是我们没有察觉到的。于是,张大人开始编织一个网,说到:"朝廷颁令,被搜索过的货品需要登记,麻烦你们跟我回府一趟"。话说如此,两队人马便被张大人带回府上,明做登记暗中调查。
府上,任凭张大人如何盘问,这些人都毫无破绽,仿佛先前对了口供,连答案都同声同气。对此,张大人亦无可奈何。
"难道真的只是一场误会?"正当张大人准备勒令放人的时候,近身侍卫跑来禀告:"大人,有情况!"
只见一名侍卫兴冲冲跑来,伸出白色纸张递给张大人:"回大人,发现一些黑色粉末。"
此时,府上气氛异常凝重。
"黑色粉末?"张大人绕看那群问其不说的马帮汉子,抓耳挠腮。这些客商持有英国人的通商证件,意味着货物涉及到两国外交问题,案件稍有差池抓错人了,朝廷怪罪下来并非一人能够摆平,甚至可能连累亲属和门下的士兵们。于是,张大人马上叫侍卫带他前往货物现场。
"茶叶当中不应该有这样的粉末出现",张大人说到。
"回大人,原本该地方摆放货物,因为需要仔细搜查,才将货物一件一件搬离,所以留下这些黑色粉末",侍卫回答到。
张大人绕着货物走了一圈,确实发现地上有些许黑色粉末,"事有蹊跷"。
于是,张大人下令将所有茶叶砸开,再次仔细搜查。顿时,众人相互对望。大家都知道,如果搜不出任何问题,而又把别人的货物砸坏,牵涉外交问题那可罪大了。
"砸!"张大人一声令下。
侍卫们纷纷把货物砸开,普洱茶散得四开五裂。不久,大量黑色粉末从茶叶中流出,"是鸦片!"府上的验证官说到,原来茶叶里面收藏着大量的福寿膏(鸦片)。
面对铁证如山,张大人下令将马帮汉子和客商全部拿下,他们无可抵赖,只能坦言从宽详细道出了犯罪事实。原来这群假装马帮的汉子,由沿边等地为英国人输送鸦片,因为清政府严查鸦片,要瞒天过海通过各省的盘查,只能将茶叶作为掩饰,鸦片收藏其中,乔装马帮暗中运输。
或许,大家感到非常奇怪,为何一宗简单的茶叶走私案,会涉及到毒品?清朝年代,朝廷一直关注茶叶的产量、出口、税率等问题,而英国是当时进口茶叶最多的国家之一,对茶叶需求量极大,所以导致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而英国企图通过向中国输入大量鸦片来平衡两国之间的贸易逆差,于是后面就有了历史记载的"鸦片战争"。
张大人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接受了密令,暗中调查。案件终于告破,但是案件后面发生的事情,却撰写了茶叶历史的故事。
(三个月后)
自案件告破后的短短三个月时间内,云南各处关口查获与"茶叶"相关的案件数十宗,有些利用茶叶走私贩毒,有些制造劣质茶叶进行售卖,有些故意隐瞒走漏茶税。对此状况,张大人不禁心想,再这样长期发展下去,国家利益将会受到极大的损害,必须想办法杜绝这样的现象。
接下来的日子里,张大人亲自盘查各处关口,发现虽然云南茶庄商号众多,但往往他们选择在普洱茶中放置一条特殊的丝带,颜色不一,作为代表茶叶等级与茶庄的记号,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茶叶混乱的情况发生。
于是,张大人做出了一套彻底解决茶叶走私案件的方案。翌日,云南普洱府发布重要命令,这一命令可以说是"普洱茶"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择点。
"从下月初起,云南各处茶庄、商号,都必须在普洱府登记各自茶庄、商号名称,经由普洱府审批后方可继续生产茶叶,并且在日后的茶叶产品中,放置一张专属于自己茶庄、商号的标签纸片(这是普洱茶内飞的前身),每批茶叶经过普洱府审批,盖上专属茶章,才能销往各处,倘若没有茶章认证,一经查处,全部没收并视乎情节轻重进行处罚"。
消息一出,在云南各处的走私茶叶案件骤然减少,此做法有效维持茶叶市场的秩序,保证了茶叶的质量。鼎盛时期,普洱府门前"日过千辆车,衔接百里路",见证着清王朝最后一个普洱茶鼎峰时期。
后来,历经"鸦片战争"和"辛亥革命",无情的战火与时代的变迁,茶叶早已不复当年盛况,而茶章则在历史长河中不知去向。
珍贵的东西总会让人难以忘却,美好的东西总会有人传承,老茶章,让人想起百年前那段普洱茶空前的盛况,也是普洱茶文化的一个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