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茯茶”惊艳西洽会 丝路元素一枝独秀
中国茶网资讯:"陕西位于古丝绸之路起点,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茶马古道的起点。这两条古道上运送的主要商品是茶叶,陕西茯茶作为其中佼佼者,曾远销俄国、波斯等40余个国家。"正在此间举办的第十八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之企业家精神与丝路经济带发展分论坛上,陕西省茶叶协会会长纪晓明25日如是说。
第十八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暨首届丝绸之路博览会共有77个国家和地区、674个团组参展。其中,来自陕西本土拥有600多年历史,被列入陕西非物质化遗产名录的"茯砖茶制作技艺"一枝独秀,备受关注。
据记载,陕西是茯茶的本宗源头。1368年第一块茯茶诞生于陕西咸阳,揭开了茶马互市,以茶易马的历史篇章。当时茯茶制作技艺素有离了关中气候、泾渭之水、秦人技艺而不能制的"三不能制"之说。在古丝路运输过程中,鉴于茶叶蓬松,长途运输不便,精明的陕西商人就把茶叶制成砖块销售。
在再加工的过程中,陕商总结出了一套特殊的制作工艺,让茶叶在伏天的高温中"发花",这种花颜色金黄,当地人叫金花,其实是一种菌,学界叫"冠突散囊菌",有化腻健胃、御寒提神的饮用功效。这就是泾阳人制作的茯茶,由于它在伏天制作,效用类似中药茯苓,形似砖块,故名"茯砖茶"。后来也被美誉为"福茶"、"福砖",因其当时系官引制造,购销都受官府严控,亦称"官茶"。
泾阳砖压成后往兰州投验销售,其销售区域当时西北各省的主要市场有:甘肃的夏河、大水、平凉、张掖,青海的西宁、湟源、玉树,宁夏的吴忠堡,新疆的奇台、疏附、和阗,内蒙古的科布多、乌里雅苏台、库伦。消费者为藏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等各民族。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千年传奇中,大口吃肉、大碗喝茶,仗剑走天涯成为定格的绚丽画面。
就此,咸阳成为中国茶叶最大的加工集散地。茯茶最早由官府控制系"官茶"、"府茶"。由于其口感甘甜醇厚,具有消食解腻,补充维生素等多种神奇功效远销边疆及西亚、东欧、俄罗斯等地,陕商也成为中国第一商帮。明清时期,陕西的会馆在各地都是建筑最宏伟,规模最大的,茯砖茶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陕西最大优势是它的文化元素,茯砖茶有600多年历史,沉积着很多文化元素,所以要把它发扬光大。"纪晓明告诉记者,为了拯救600年造就的泾阳茯砖茶这一传统产品,传承这让世人神秘莫测的传统工艺绝技。从2008年起,陕西有识之士找到了几位已八九十岁高龄的老茶工和一批制茶历史资料,搜寻到四、五十年代遗留下来的制茶工具、模具,对传统的工艺技术进行了紧急的保护性恢复研究,并已根据整理出的工艺技术数据成功恢复筑制出了复制产品,经专家和老茶工品审,品质风味已完全实现复原。
纪晓明认为,从古至今,茶叶彰显着人与人、社会及自然的和谐。上升到国家层面,茶从国饮再到国礼,已具备国际化的属性。再则,中国的茶、丝绸、陶瓷都是最有中国元素的标志物。许多外国人了解中国的历史,往往从这三样传统符号开始。
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咸阳有茯茶加工企业35家,生产能力达1.5万吨,主要销往广东、上海、新疆、西藏、内蒙古等地,并初步打开了美国、日本、俄罗斯及西亚等国际市场。
纪晓明表示,具有厚重历史的陕西茯茶,如今走现代化产业发展,建成了中国第一个高标准、清洁化紧压茶生产体系,有望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重新焕发青春,成为深受海内外欢迎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