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要茶类白茶基本品质特征
白茶属于微发酵茶,是我国的特产,其他产茶国家都不产白茶。最早是福建省的福鼎于1885年生产银针;而生产白牡丹是福建省建阳的水吉,至今白茶只在福建的福鼎、福安、政和、松溪、建阳等部分地区生产。
白茶大部分是外销。银针过去销往俄罗斯、德国、法国和爱尔兰等地;白牡丹销往我国香港地区和东南亚国家。
白茶品质特点:白茶多用细嫩的大白茶芽叶为原料。成茶外表为白毫所披覆,呈白色,故称白茶。在初制技术上不炒不揉,只晾晒或结合烘干,以保持茶叶之原形。
白茶有芽茶和叶茶之分,共有4个花色品种。单芽制成称银针,叶片制成称寿眉或贡眉,芽叶不分离的称白牡丹。
白茶的品质特征以白牡丹为代表,外形芽叶连枝,叶态自然,叶背垂卷。两叶合抱心,绿叶夹银芽,形似牡丹花朵,故称白牡丹。由于白牡丹的芽呈银白色而芽毫显露,叶面是灰绿色,叶背满披白毫,故以"青天白地"来形容;白牡丹的外形要求芽叶完整连枝、肥壮,叶面波纹隆起,切忌断碎;内质香气清鲜,毫香显,滋味鲜醇;汤色杏黄,清澈明亮;叶底嫩绿或淡绿,叶脉微红。
以大白茶品种与水仙品种分别制成的白牡丹称大白或水仙白。两种产品特征有所差别。大白芽叶肥壮,叶色黛绿,香味清鲜甘醇;水仙白叶张肥厚,毫心长,叶色墨绿,香味清芬甜醇。
贡眉外形比白牡丹瘦小,白毫少。,叶灰绿带黄色。寿眉不带毫芽,叶灰绿带黄色,香较低,味较淡,汤色浅,叶底较粗硬。
白茶的加工,由萎凋、烘焙2道工序完成。虽然白茶工艺简单,但鲜叶通过长时间的自然萎凋及加工处理,在适宜的温、湿、气、热条件下,其形态发生了深刻的物理与化学变化,形成了白茶特有的外形与内质品质特征。
(一)白毫银针的制法与品质特点
福鼎、政和两地制法不同。福鼎银针,亦称北路银针。特点是茶芽肥大,茸毛厚、水色晶莹。制法简单,是将鲜叶置于强日光下晒至七成干,然后文火烘至足干。政和所产银针亦称西路银针。其特点是茶芽瘦长,茸毛略厚,外形较福鼎差,但香气芬芳,滋味较好。其制法是将芽叶薄摊于筛子上,每筛半斤(250克),在通风处(或太阳下)晾晒至七八成干,然后在烈日下晒至足干。
(二)白牡丹和寿眉的制法与品质特点
白牡丹用水仙品种,采用一次性全阴干或半阴干半烘干法制成。它不揉、不炒,因此白牡丹的叶色灰绿带黄,稍呈银白光泽,夹以银白毫心,形如牡丹花的花朵。水色橙黄清澈,清香微甜。寿眉采用银针后,留下的单片或短小芽叶制成,制法与银针相同,只是原料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