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楼

当代茶艺表演彻底“演砸”?

发表于:2024-11-10 作者:茶香楼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11月10日,当代茶艺表演彻底"演砸"?8月,宁红茶作为雅加达亚运会官方唯一用茶,为我们展示了中国茶应有的地位;9月,2022年杭州亚运会会徽宣传片"西湖水,龙井茶"新鲜出炉。杭州亚运会会徽宣传片。说到杭州,龙井茶
当代茶艺表演彻底"演砸"?

8月,宁红茶作为雅加达亚运会官方唯一用茶,为我们展示了中国茶应有的地位;

9月,2022年杭州亚运会会徽宣传片"西湖水,龙井茶"新鲜出炉。


杭州亚运会会徽宣传片。

说到杭州,龙井茶肯定要比马云的外星人脸更具亲合力。但宣传片中,美女茶艺师用茶夹拨茶,实在是让人意外!


作为行业主流媒体,茶周刊也忍不住要质问一声:
杭为茶都,杭州的国际形象、茶叶的专业地位都决定了这样的"笑话"原本不可能出现,但为什么出现?
这样的茶艺表演怎么就会进入这样国际性的宣传片中?



表面原因是:这个片子是政府"采购"项目,政府把关的人不是茶行业专业人员,情有可原!

但我们还想追问一下深层原因!
深层原因就是当代中国茶艺基本上是失败的!
外表可以用"演砸"来概括!
本质可以说已经"哲学"破产!

当代中国茶艺为什么基本上是失败的?
在哲学指导思想上,从根子上走了一条"歪路"!

茶为国饮,中国历史上茶文化衍生出许多与"道"与"艺"相关的亚文化。



只可惜近代以来,我们国运衰落,生存都难以为继,遑论茶艺茶道?

所以目前市面上热热闹闹的各种茶艺表演基本上都是改革开放后,在市场需求的催生下,草台班在没有理论指导和哲学思考背景下生造出来的"花活"!

对当代"茶艺"的哲学思考

"茶艺"不论怎样定义这个概念,它是有大量各种茶艺表演的客观存在。

我们理解"茶艺"应该是"茶之艺",它是基于对茶的研究与发扬基础上的程式和技艺,它是以呈现茶的物质特性为基础的。失去了这一点,看上去高大上的文化和寄托都是一种浅薄和误导。



质言之:当代那些纷繁的茶艺本质上不是"茶之艺",而是"茶"+"艺"。这个中间的加号的出现,导致它越走越远、越走越偏,直至背离茶本身。从其效果看,甚至已经走到了茶的反面,形成了普罗大众对茶的"误解"和"间离"。

"花活"歪路之一:
没有从茶本身出发,直至走向茶的反面。
比较符合茶周刊观念的正确"茶艺"往往是基于茶又高于茶的程式与技艺。

比如潮州工夫茶艺中的"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本质上确保了茶汤的浓淡均匀;再比如长嘴壶的独到套路,既与它诞生的茶馆环境密不可分,又很好地调动了茶汤,与拉茶和调鸡尾酒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都是既有程式化,又没有成为与茶品饮无关的"花枪秀腿"。



反观那些生硬加给茶的所谓"艺术",由于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只知道所谓的"艺术"与"审美",忘记了来路初心。在这样的哲学指导下,面对镜头为杭州西湖龙井做宣传的美女茶艺师,她才不管手里的茶夹是不是拨茶用的,她可能只关心我的服装够古朴吗?我的眉毛画的好看吗?

这样的观念引领下,茶艺创立者、编导和表演者在茶本身岂肯会花心思?我们不能用"这些茶艺表演就为赚钱"来批判他们。毕竟作为一种行业和岗位,都是要用劳动换取报酬的,这种经济逻辑没有什么值得批驳之处。


它的错误和荒谬之处在于:它用"好心"办了"坏事"。茶周刊记者看过很多将茶变成故事附庸的所谓茶艺表演,表演的时间根本不从茶本身的特性出发,只为渲染一个高逼格的氛围,这样的茶奉上能好喝吗?不好喝的茶,是茶本身不好,还是被茶艺耽误了?

"花活"歪路之二:
用对商业演艺效果的追求,淹没了茶本身的芬芳。
正由于从根本上脱离了茶的物质属性,所以当代大量茶艺充斥着商业的铜臭、低俗的脂粉气。

此刻,茶已经成为一个遥远的背景和幌子,舞动在前台的是那些青春靓丽与性感暴露的身影,再不就是现代活人硬穿上死人的衣服装神弄鬼。这种错误的哲学指导思想,再掺杂进来动机不纯与水准不高的商业运作,当代茶艺如果能成为一门成功的技艺,那才叫咄咄怪事!


错误的茶艺姿势:翘起尾指。

这种合流带来的后果就是:茶艺表演的年轻男女误以为自己是在从事商业演出,自己是被茶叶耽误的舞蹈演员、国学信徒;虽然身处茶叶行业,他们还会下功夫对茶本身进行研究和练习吗?这样的茶艺师泡出来的茶能够征服消费者吗?

"花活"歪路之三:
用严重脱离生活的茶艺表演,成功将消费者驱向茶的反面。
当代中国茶本身就没有解决好茶与快速变化的生活的衔接问题,固化、繁琐的冲泡程序与技艺已经让消费者望而却步;现在,完全脱离当代生活与时代气质的各种复古茶艺风,就像拙劣的戏曲表演一样,始终不能将"观众"带入有利的氛围中,本想唬人吓人,结果却是收获了满满的嫌弃。消费者对这种茶艺认不认账,只要做个调查就能自知。然而大多数茶艺还是沉浸在虚幻的情境中,误人误己。



在戏剧表演中,有"间离效果"一说。目的就是让观众始终保持一部分清醒,好去理解剧情和意义。我们认为,茶艺的本质功能应该是让消费者品尝到茶之真味、感受到茶之享受、学习到泡茶技艺;而现在的各色茶艺成功地将自己送上了"艺术的圣坛",让消费者一次就领教、敬畏于茶的高不可攀。而且现在全国茶艺比赛的种种风气都表明,这种哲学指导思想如果不反思、不改变,未来的茶艺一定会落得这样的结局:
在将茶边缘化的同时,也将自己日益边缘化、杂耍化、荒谬化。这样的结局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哀!

时代呼唤"简洁""刚健"的茶艺之风
如果我们全行业能够从茶艺的根本指导思想上进行反思和拨正,无疑将会对中国茶业的"现代化"提供重要支撑。

大处着眼,茶艺是茶叶现代化的"意识形态";小处着手,茶艺是现代消费的有效途径。

茶周刊呼吁:
一、对现在的茶艺与表演,从根本上进行反思、讨论。

二、从技术标准上进一步细化,对茶艺中艺的成分与构成方式做出明晰的界定和划分。

三、倡导和建设富有当代精神的茶艺,要服务于快捷时尚生活,要倡导健康、刚健的茶艺之风。
(作者:赵光辉,资料来源:茶周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