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之后的普洱茶
在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营体质下的普洱茶厂开始了没落,云南地州级茶厂的命运要么被收购,要么被倒闭。由于政策的开放,一部份海外茶人开始不在向广东茶商定货,而是直接追到云南茶厂茶山。云南普洱茶行业逐渐开始规范化,普洱茶开始复杂化。
2003年之前的普洱茶品,代表的是云南本地普洱茶生产商的最高工艺水平。为什么很多人追2003年之前的普洱茶?其实并不是那时候的普洱茶工艺多好,而是一部分普洱茶产品用料中含有高山地区的大树料。那时也被称为"野生茶"。2003年左右的普洱茶产品,跟之前的相比,变化并没有多大,茶饼依然做得不规整。晒青茶的工艺更是糟糕。
2003年之后,云南茶区的晒青茶工艺和普洱茶工艺得到了一些补善。这主要得益于香港、台湾等进来的茶商。他们用更认真制茶的理念来要求当地茶农茶商企做出更好的茶原料和茶品。
同时,2003年云南普洱茶地方标准出台,云南普洱茶行业首次出现了基本的规范。这一标准出台,定义了什么叫普洱茶("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其外形色泽褐红;内置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褐红。"),也定义了普洱茶生和普洱茶熟茶。以及原料云南晒青毛茶。详细的自己查看这个标准去。简单来看,汤色红的茶才能叫普洱茶。我们从这个定义去逆推一下工艺,普洱茶的紧压成型部分的工艺,在以前仅仅是普洱茶产品在茶厂拼配工艺完成的最后一步。再往上推,那就是晒青毛茶到紧压成型这一段工艺。1973年,云南普洱茶熟茶工艺面试,这是一种缩短时间的步骤。也是晒青毛茶到紧压茶之间的工艺,那么云南以前在晒青毛茶到紧压成型这之中有没有其他工艺呢?答案是有的,而且还不止一种。其中之一就是李佛一写的民国时候的工艺。另外一种则是叫做仓的工艺。这种工艺说透了一文不值,就是把晒青毛茶放到一个比较湿润的环境,快则一年就会变成红汤,但处理不好很容易发霉,出现不好的口感。在云南地州,易武,元江,勐海部分地区就有这种环境。以现在的制茶工艺来看,以前那些普洱茶工艺并没有多厉害。而厉害的是利益相关的规则。
2003年之后,普洱茶工艺逐步精制化。而相关的利益变化则是在普洱茶标准之外。当普洱茶有了标准,生产企业又在云南地域,想通过普洱茶赚钱,则要么云南建厂,要么大量销售普洱茶。当然,一些聪明的商人则是通过改变规则赚钱。云南普洱茶地方标准总是会有不详细的地方,比如晒青毛茶只说了云南大叶种茶,那么云南大叶种茶里面的茶树就可以做文章了。先来个坝子茶和高山茶的区分,再来个台地茶和野生茶的区分。你以为这就完了吗?这只是一些苦逼逼做新茶的茶商想的办法。那些已经有成百上千件陈年累月积压了普洱茶卖不出的茶商,自然得想办法卖啊,一种则是出版普洱茶类书籍,把自己包装成文化大师,然后不断地销售自己积压的普洱茶。另一种则是创造一些茶品的新名字,毕竟那时候普洱茶都叫"云南七子饼茶",不断包装自己量大的普洱茶产品。然后普洱茶界的一个个传说故事出现了。更厉害的一种则是走修行之路,把自己包装成"神",通过自己独特敏锐的内俯感官,来区别有气和没气的普洱茶。有气的普洱茶是好的,不管其他什么普洱茶标准。也不管别人的感官。这种神话自己的做法来判断普洱茶好坏,间接出售收藏的普洱茶的修行之路。在现在的普洱茶销售端也是常见的。更别说一些通过嘴巴辨别茶叶是否有农药残留的。有贵重金属残留的。
就在这些利益牵绊中,2004年,大资本运作进入了普洱茶行业。国营茶厂改革,商贸公司纷纷进军普洱茶行业。在当时,虽然不明白原因,但至少很多资金都认为普洱茶行业有"钱途"。因为那个云南普洱茶地方标准的出台,合格的普洱茶产量每年是很低的。除非打破这个标准。而且云南政府把普洱茶当做云南茶叶中的老大跟全国知名茶叶竞争。扶持力度很大。2005年的茶马古道普洱茶进京活动是一次助推。
如果那些茶企还在按标准生产普洱茶的话,每年的普洱茶产量是不够的。2006年,普洱茶在全国非常火热。随后,云南普洱茶又出了一些标准。这些标准把普洱茶更泛化。分类也有一些变动。增加了一些生产和品质的量化指标。而这种变化在2008年普洱茶国标下又有延续,而且普洱茶范围更泛化。这些标准每次都有不同程度的放弃对于生产企业不利的方面。从文化传承上来看也有很多地方不通。
2006年之后,云南普洱茶产品变化甚大,不仅在规范上有变化,在普洱茶产品上也变化很大。有人认为饼茶才是普洱茶,有人认为沱茶不是普洱茶,有人认为非紧压不是普洱茶。这其中的逻辑都是因为标准的变化而导致的。而在规范之外,普洱茶更被详细化,从产地,茶树,茶叶,工艺等方面引导着喝茶人。这其中最受用的概念"古树茶"更是被茶农,茶商,茶友用到了极致。而在普洱茶营销层面上,生产商也不甘寂寞,纷纷祭出了所谓的"古法",而在有研发有资金实力的普洱茶企业纷纷祭出了"新法"。然而,大家依旧只认"古树茶"。而在2008年就开始囤古树料的聪明茶商而言,这就是一个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