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楼

茶禅一体 德智双修

发表于:2025-01-22 作者:茶香楼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01月22日,为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上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上海最近正在积极倡导"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这与当代茶文化界和佛教界共同倡导的茶禅文化"正、雅

为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上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上海最近正在积极倡导"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这与当代茶文化界和佛教界共同倡导的茶禅文化"正、雅、清、和"的内在精神和"感恩、包容、分享、结缘"的社会功能.在某种程度上是相契合的。因此,深入探讨茶禅文化的人文精神和社会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尝试从茶禅一体、德智双修的角度加以简述,以求教于方家。

茶禅结合,形成于唐代中期。中唐时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茶风、禅风均大盛。十分因缘巧合的是,这一时期,两位圣贤大德的先后出现,为真正意义上的茶禅文化奠定了基石。一是南宗禅的创立者慧能(638~713),据说他曾作偈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得到五祖弘忍的赞许,并因此密授法衣.成为禅宗六祖。慧能禅法的总纲领是"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提出人人都有佛性.因而所谓解脱,即是对自我心性的证悟。这种由直显心性开启"顿悟"的修行法门,因融合儒、道学说而趋于本土文化.开创了佛教禅宗大力发展的历史新时期。一是被誉为"茶圣"的陆羽(733~804),其所著世界第一部伟大茶学著作《茶经》,不仅颂扬茶是"嘉木"、"醍醐"、"甘露"并把茶之源、具、造、器、煮、饮、出写得明白规范,还首次提出茶事中"精行俭德"的人格追求和为人处世的准则,倡导了以茶养廉示俭的茶人之德.对时人特别是文人学士的以茶修德提供了范本.例如韦应物(737-789)在《喜园中茶生》一诗中所吟"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喜随众草长.得于幽人言"等句,通过赞茶之纯洁和功效,比喻人品的高洁、高雅,也希望以茶来培育自己不图名利、勤劳廉政的道德情操:而著名诗僧皎然(704~785)则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一诗中感悟到:"一饮涤昏寐,情来郎爽满天地。二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佛教与茶饮源远流长.魏晋甚至更早以前.茶就已成为我国僧徒修行时常用的饮料。中唐时期茶饮普及大江南北,是与南宗禅的传播和陆羽《茶经》的广为流传相伴相生的。僧人们在寂静的环境中坐禅与饮茶都有一定关联,如茶的提神功效有助于"调睡眠":适应禅僧集体生活而形成的寺院茶宴、茶礼也逐渐融人寺院生活之中。"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行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餐,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唐·封演《封氏闻见录》);"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宋·梅尧臣《次韵和永叔尝新茶杂言》)等众多历史记载都证实了两位贤达的至功大德。而随着茶与禅的关系日趋密切,也为世人特别是知识阶层提供了德智双修的方便之门。

中唐时期的文人大多都是爱茶之人.而禅宗重视现世的内心自我解脱.尤其注意从日常生活的微小事中得到启示和从大自然的陶冶欣赏中获得超悟。这种在日常生活中只须顿悟不须坐禅的简易成佛了道的自由方式.成为人们特别是文人们向往的精神家园."他们趋之若骛地到寺院中去和禅僧结为知己,把歌云唱水,喝茶论禅来填补精神上的空虚.让悠远的钟声带走他们的烦恼。"(寇丹《论陆羽的"西江水"》)因此,茶禅一体、德智双修,似乎成为唐代文化人的一个显著特征。如"偶与息心侣,忘归才子家。玄谈兼藻思,绿茗代榴花……"(唐·钱起《过长孙宅与郎上人茶会》),该诗描写作者与佛徒郎上人在长孙家一边品茶.一边谈玄理、论诗文的情景:"虚室昼常掩,心源知悟空。禅庭一雨后,莲界万花中……"(唐·武元衡《资圣寺贲法师晚春茶会》),写晚春参加佛寺的茶会,通篇不见"茶"字,却渗透着茶境禅意;"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唐·元稹《茶》),则是以宝塔体诗的形式道出茶与诗客、僧家有着天然的缘分。至如"僧言灵味宜幽寂,采采翘英为嘉宾……欲知药乳清冷味,须是眠山跛山人"(唐·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食罢一觉醒,起来两瓯茶……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唐·白居易《食后》)、"晚眠随客醉,夜坐学僧禅……茶将野水煎。人生知此味,独恨少因缘。"(唐·姚合《宿友人山居》)、"野客偷煎茗,山僧惜静床。三禅不要问,孤月在中央。"(唐·章孝标《方山寺松下泉》)等众多诗文,更多的是文人茶禅一体、德智双修后的禅悟境界。

唐宋以降,由于饮茶有助于参禅悟道而成为寺院不可或缺的物品,佛教对茶的认识从物质层面逐渐上升到精神层面.僧侣发现了茶与禅在精神本质上有相似之处.如茶汤的清谈洁静、苦后回甘等特性.契合佛教提倡的寂静淡泊的人生态度.经一代代高僧的提炼发挥后,终于形成茶禅一味的理念。世人引用较多的"吃茶去"公案.说得是唐从谂禅师(778-897),常住赵州观音寺,据《五灯会元》记载:有僧到赵州,从谂法师问僧:"还曾到这里摩?"僧日"曾到。"师日:"吃茶去。"又问僧,僧日:"不曾到。"师日:"吃茶去。"后院主问日:"为什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喏,师日:

"吃茶去。"对此公案,后人多有发挥,大都认为:"吃茶去"之所以成为禅林法语,就是"直指人心.见心成佛"的悟道方式。"平常心是道".茶禅一味,道就寓于吃茶的日常生活之中。"茶禅一味"把茶与禅等 同,无疑是一种创造性的智慧境界,历代许多文人深得个中滋味.

不仅把茶禅文化作为德智双修的妙门,甚至作为生存智慧之一。中国传统文人的总体特征,即儒家思想人世,积极向上,企求治国平天下,而遭遇不幸、不顺或苦闷忧愁时,总是依赖佛、道、茶来解脱、化解而走向看淡、通达。以人们熟知的宋·苏轼(1037-1101)为例:在他宦海沉浮一生中,茶始终是润泽人生的甘露,修身养性的法门,写有近百首茶诗词和千古奇文《叶嘉传》。他在元丰二年(1079)4月任湖州知州时,与友人共游苏州惠山.

得到泉水烹茶的快乐、满足后,赋有《游惠山》一诗:"敲火发山泉,烹茶避林樾。明窗倾紫盏,色味两奇绝。吾生眠食耳,一饱万想灭……"

此刻,他沉湎在"一饱万想灭"之茶 禅境界的情感旨趣中:而在绍圣四年(1097)被迫流放到海南岛后最 艰苦的岁月里.却又写出了其最奇最好的的茶诗《汲江煎茶》:"活水还须活火煎,自临钓石取深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这首茶诗问世以后,得到了他身后许多文人的赞美,如宋·杨万里《诚斋诗话》中由衷地赞道:"七言八句,一篇之中句句皆奇.一句之中,字字皆奇,古今作者皆难之。",但"实际上,此诗之奇更在于境界之奇,一种能引人人禅的境界,一种能让人在淡淡的伤感中回味人生的无奈的境界,一种能让人走向通达和看淡一切的境界。"(施由明《述论茶与苏轼的生命历程》)此时,茶心禅意则成为他心灵的慰籍、精神的依赖和苦闷的解脱。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近10多年来,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领引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民主建设等各方面更取得令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经30多年持续发展,中国又出现了一个国家逐渐强盛、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丰富、提高的盛世。盛世兴茶风,也兴禅风。以上海茶文化为例:在上海市茶叶学会的积极推广和培育下,经过20多年的持续健康发展,已形成在全国都有较大影响的国际茶文化节、少儿茶艺、社区茶艺、茶业职业培训、"当代茶圣"吴觉农纪念馆等五大文化品牌:海人均茶叶年消费量已从1983年的135克逐渐上升到2010年的1200克.学茶爱茶的市民越来越多.以"茶艺"待客已成为时尚和民俗:

2010年又举全国茶人之力.借"中国茶走进世博会联合国馆"之机.广泛地向世界传播了中国茶与茶文化,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国际影响力作出贡献。笔者曾连续具体筹办10多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的主题论坛和征文等多项活动.编辑过多本茶论文集和茶散文集.过目的茶文成百上千.其中不乏茶趣禅韵、德智俱备的美文,深感已有许多文人延续曾一度中断的茶禅一体、德智双修的文化传统,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茶禅文化作为修心养性的一种方式。如文学评论家毛时安在《茶的联想》一文中说到:"禅宗.把实存的世界记着'水中花、镜中月',以表明世界存在的虚幻,茶倒真正是'水中花'。在它们离开了茶树苍老的滋润过它们生命的枝干之后.它们几乎是毫无选择也没有犹豫地跳进了滚烫的开水之中。正是在lOO摄氏度的沸点上,它们灿烂成了'水中花'。可惜,这种极度的生命的美丽,是那么的转瞬即逝,那么快的人老珠黄地成了昨日黄花……"(《海客谈茶》2003年3月上海出版印刷公司电脑制版2003年3月);茶文化学者寇丹在《轻烟漫雨聊绿茶》一文中,当谈到茶喝淡了、最后成为一堆茶渣时说:"看着它们不必失落,更不必悲哀,那是它们把该奉献的都彻底地付出了。和人比,只是茶展现得快一点罢了。古人称:'天人合一',时尚叫:'返朴归真',佛门弟子称'无碍'.政治术语就叫'无私奉献'了……我想:'茶碗团圆如明月,欲知西北即东南'。"(《文人品茗录》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年4月)类似的茶禅美文真是不胜枚举。而佛门的再度兴盛和禅文化的兴起.则是人所共知的。值得注意的是:包括上海各大寺院在内的众多寺院,以"普世"的精神创新修行方式.吸引越来越多的信众参与佛事。湖北黄梅四祖寺净慧大和尚针对现代人在选择信仰和修行法门时一般会有追求简单、休闲和生活化的倾向,提倡并实践"生活禅"的修行理念已有20年.他在"生活禅理念提出二十周年一点感想"一文中说道:"为了凸显生活禅的人世精神,从而将佛法更好地融人现实生活,提出了'做人做事'的二八方针。'信仰、因果、良心、道德',这是做人的八字方针;'感恩、包容、分享、结缘',这是做事的八字方针。这二八方针,对于现代这个物欲横流、诚信缺失的时代,应该说具有一定的普世价值"。(湖北黄梅寺《正觉》2011年第三期)"生活禅"的理念和实践在社会上反响甚大.已有许多寺院参与实践或借鉴创新。

不可否认的是:在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和国内转型发展时期及受国内外错综复杂因素的共同影响,特别是精神文明建设滞后效应,信仰缺失、道德滑坡、诚信度下降、价值取向不正等.已成为整个社会集中关注的重大问题,许多作假作伪和贪腐等现象已到了人神共愤、天地难容的程度。为落实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决议精神.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最近特别指出:"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文化体现一个城市的软实力,决定一个城市的创造活力.没有文化的凝聚和支撑,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就失去了智力基础和动力源泉: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在社会转型、矛盾突出、利益多元的背景下,文化是社会的凝聚剂.缺乏文化支撑、精神引领的社会,就不会有和谐和安定: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文化是市民不可或缺的精神需求,特别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没有文化的发展繁荣.就不会有更高意义上的民生改善和生活质量提升。"《在中共上海市第九届委员会第十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三个"越来越认识到",凸显出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的的重要性和紧迫感。而提出"茶禅一体、德智双修"命题的本意,即是欲在通过继承、光大传统茶禅文化的基础上,为人们提供德智修行的一条便捷途径,从而为文化强国的建设尽微薄之力。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茶禅文化已成为茶、禅界的热议话题之一.许多有识之士已将禅茶文化"正、雅、清、和"的内在精神和"生活禅"倡导的"感恩、包容、分享、结缘"做事八字方针有机结合在一起,作为现代茶禅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社会功能。我觉得,要发展创新当代茶禅文化.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在上海,一是要继续倡导"不抽烟、少喝酒、多饮茶、饮好茶".吸引更多市民以茶养生修德、健康生活.二旱茶文化界和佛教界加得合作,通过研讨、交流、推广,争取打造出适合都市大众能够接受的一条德智修行的新途径,上海市茶叶学会和佛教协会通过上海桃林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玉佛禅寺联合筹办2012年上海禅茶文化论坛,即是开了一个好头:三是各大寺院应加强茶禅文化软硬件建设,如恢复、创新寺院茶礼、茶规等,把"茶"作为信众进寺后能感受到的茶心禅意.上海龙华寺已辟有专门的小茶馆(茶铺),这当然很好,但还远远不够:四是文化教育界应特别关注茶禅文化,因为历史上文人群体一直是茶禅文化的主体.当代通过教育的普及,广义的文人群体占人口的比例越来越大.与古代不可同日而语,如果这个群体中的一些人浮躁、焦虑的心多了安一个安放处,失落的灵魂能够找回来,"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能够认同,那社会的和谐、道德的建设就有了保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