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饮涤昏寐,再饮清我神,三饮便得道
皎然和友人共品越州茶时,即兴作了一首"饮茶歌"。谜人撷取其中三句作为谜面:"一饮涤昏寐,再饮清我神,三饮便得道"。脑海不禁浮上这样的画面:在某个静夜,沏上一壶清茶,捧起小巧玲珑的茶杯,凝视蒸腾的氤氲,一股若有若无的幽香扑鼻而来,恬淡而隽永,醇厚而芳馨。轻轻啜上第一口,温热甘醇的茶滑过舌、咽喉,心情豁然开朗,所有的昏倦、烦恼,都被那洁净的茶水荡涤无遗。慢慢啜上第二口,顿觉心旷神怡、神清气爽;就像洒落一场春雨,洗去轻扬的尘土,五脏六腑随之清新起来,天地之间一片清明。缓缓再啜第三口,即可豁然悟道、飘飘若仙、浑然忘我。
由此可见,"一饮、再饮、三饮",需要的是时间与闲情。原来,时间就是"工夫", 而"涤昏寐、清我神"皆得益于饮茶,三饮便可悟出饮茶之道。而"茶"字之含义已从"饮茶歌"的诗名中款款透出。
"功夫茶",闻名潮汕一带,由于冲泡时颇费工夫,故称之为"工夫茶"。如果要领略工夫茶的真味,需要闲情逸致,细啜慢品;故当地有"闲来细品工夫茶"之俗言。此外,品工夫茶尤须一整套精巧的茶具和独特的技艺。所用的水需山坑石缝水,而火必以橄核烧取,并选用上等的茶,经过科学的冲泡,充分发挥出上等茶特有的色、香、味。而工夫茶杯的选择有个四字诀:小、浅、薄、白,形同半个乒乓球,一般一壶茶顶多三杯,象征"品"字。同时,品工夫茶要"眼、鼻、口并用,色、香、味同辨",也就是茶师所谓的"看色闻香徐啜味,审韵别种品次第"。
谜面"一饮涤昏寐,再饮清我神,三饮便得道" 本为诗人诙谐之言。其意在倡导以茶代酒,探讨茗饮艺术境界。入谜后,让人体味到品茗"功夫茶"的真谛。此时,放松全身的神经,让袅袅的茶香在空气中弥漫缭绕,洗尽覆盖在灵魂之上的尘埃与忧愁,心海早已洒落一片芬芳、清静、恬淡、自然。忘记了自己,忘记了时间,尽情倘徉在茶的无限境界中,让心灵随着缕缕茶香飘飘然于更远、更美好的地方。谜底"功夫茶",就这样让人"一饮涤昏寐,再饮清我神,三饮便得道"。面底如此神奇的契合,令人进入忘我境界,魅力无穷。
51普洱网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唐·皎然)
扩展阅读:http://www.51puer.com/article-6414.html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
素瓷雪色飘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之意不己,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