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精神
我一直在想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到底如何呈现?现代人的精神是当下物质与未来欲望的混合,而古人的精神才是清净的精神。
茶的精神正是中国古人清净的精神,看央视六集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重新焕发了我对茶的精神的认识。
纪录片是影视艺术里有"清净精神"的艺术,相比于其它视听艺术,在一个喧哗的环境里纪录片有可能更容易把人带入到"清净精神"中。
本片画面清净,音乐也清净,透过古老的木屋,层层古意下绿色的茶叶向画面倾泻,纹理细腻的茶叶,像大自然的孩子,顿时有了灵性,有了生命的轮回,通过人的劳作而有了茶的精神。
大自然的灵性转化为人的精神,这是中国人的智慧,是天人合一的老庄哲学。现在茶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据总导演王冲霄讲:"通过三年的拍摄,我们采访了全世界800多位茶人,而最后呈现在片子中的只有60位茶人,这些原本与我们素不相识的茶人毫无保留地向我们敞开心扉,为这部片子的完成付出了辛劳,在拍摄过程中所有震撼的感动都是茶人们赐予我们的,可以说这部片子是我们团队与国内外茶人们共同合作的结晶。"
在我的认识里,纪录片拍摄的是人与物,但记录的是心灵史。
茶,讲述的是一片树叶的故事,但记录的却是人的心灵史。这是本片创作者从物达到心灵,从心灵反观物的一个内在的创作脉胳。从六集片名即可找到"茶"的情感发展之路--"土地与手掌的温度"、"路的尽头"、"烧水煮茶的事"、"时间为茶而停下"、"故乡,他乡"以及"一碗茶汤见人情"。茶的情感之路是一部人的心灵史。
本片散文诗式的结构如一座大山,层峦叠嶂,雾气升腾,但六集看下来整体内容又是坚实的,接地气的,人在纪录片的山路上行走,雾气缭绕,抒情的格调丝丝入扣,浸人心脾。不见浮夸,不见矫情,完全是基于纪录片的田野式拍摄,并对焦于人与物的灵魂。
茶的灵魂跃然屏幕,其流畅的表达,爱恋的情怀,以及淡淡的哀愁、死亡与觉醒都渗透在本片中,每一帧画面都是那样的精致,透露出创作者内心的纯净。在这里,茶的芳香不是静止的,而是鲜活的。
总导演王冲霄说:"一道茶,就是一种人生,每一个茶人其实都在修行属于自己的茶道,而所谓茶道,就是在我们都明知不完美的生命中,对完美的温柔试探,哪怕,只有一杯茶的时间。" 纪录片让浮躁的人静下心来,重新审视我们的内心。我们生活在浮华人世,但茶的人世原本是安静的,是属于一片树叶的,我们何不脱下尘世的外衣,像一片茶叶一样投入禅的内心呢?
本片把茶与禅的文化融合在一起,让纪录片有了超然物外的禅意,国产纪录片的中国风格由此更加突出。总导演王冲霄说:"只有心怀如茶一般的生活态度,才能制作出好茶,茶人对一片茶叶的悉心呵护,正是'茶样人生'体现方式的一种"。
所以,我觉得纪录片的创作者对人与物的理解关系到艺术的质量与重量。如果要我给本片一句诗意的评价,我想说它在艺术之轻中有了生活中不能承受之重。
如何见出种茶人的生命之重?据介绍,种植在峨眉山上的竹叶青虽也会有虫害,却从不喷农药。那里的茶农有一个独门秘方,就是用自己世世代代相传的草药,兑上水之后往茶叶上喷,不仅杀虫而且对茶无害。通过这么一个小故事,总导演王冲霄于是有了另一番艺术创作解释:"我觉得这一点特别能体现我们这一次的主题就是'好人做好茶'。这个东西如果我们不拍,也就没人知道这些东西,没人知道他们种茶不用农药。"
这就是这部纪录片成功的关键。"好人做好茶"--正是创作者找到了不同于以往同类题材纪录片的关键之处,即艺术的情感高度,才创作出一部爽心悦目的有情感诉求沸点的纪录片。
本片不仅仅是一部纪录片,更是一种以茶为媒,记录世界大变迁,从另一个角度重新认识日本、印度、英国等国家的全新视角的作品。从而让纪录片有了中外文化交流的价值与意义。央视总编罗明在本片发布会上说到"通过对个体命运的关切,表达我们对世界,对时代的判断。"而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则提到:"我们始终坚持用纪录片这一国际媒介,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用国际化的表达方式,向世界传播优秀中华文化,同时向中国观众介绍优秀的世界文化成果,《茶,一片树叶的故事》即是央视纪录频道为中外文化交流所做的一次有益的探索。"
(者:李成恩 稿件来源:作者新浪博客 责编:艾文华)
多关于茶的内容,请点击茶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