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之路(03)
银生古城、黑冠长臂猿之乡--景东
景东为云南省六个纯彝族自治县之一。"景东"系傣语转音,意为坝子城。唐南诏时置开南银生节度,元明时期置开南州,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设景东直隶厅,1913年裁府改县,名景东县。
景东地处云南省西南部,距昆明460公里,东与楚雄市、双柏县接壤,西与云县隔江相望,南邻镇沅县,北与南涧县、弥渡县、南华县山水相连。
境内居住着汉、彝、哈尼、傣、拉祜、回、布朗等25个民族,全县总人口37.86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6.3%,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0%。辖4个镇、9个乡、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66个村民委员会。
总面积4532平方公里,境内最高海拔3375米,最低海拔795米,县城海拔1174.5米,年均气温为18.6℃,年均降雨量为1117.9毫米。
境内拥有装机容量为150万千瓦的漫湾水电站和135万千瓦的大朝山水电站。哀牢山、无量山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地球同纬度带上生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综合体,因其生存着世界仅有、中国最多的国家一类重点保护动物黑冠长臂猿,被誉为"世界黑冠长臂猿之乡"。
县委书记张瑜告诉我们:
--景东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一颗明珠,镶在了祖国的西南部。
我们去时,景东正在召开党代会议。县长李春荣告诉我们:
--我和张瑜书记是同一天来此地任职的,我们虽然来的时间不长,但我们干劲大,班子团结一心,把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尤其我们把生态和旅游当做重中之重的工作重点来抓,成效很大。如今,联合国、欧盟、中央电视台都经常宣传报道我们景东。
林海明珠、茶祖之源、芒果之乡--景谷
景谷县长罗景华,是个美男子,彝族。其父亲是老革命,参加过滇西会战、解放战争、解放海南岛、抗美援朝,受过伤,退伍后当过土改队长、农会主席、茶厂厂长。罗景华正是在父亲的教导下成长起来的。他是从基层的副乡长、林业局副局长、局长、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市政府副秘书长、代理县长一步一步走上来的。
他告诉我们:
--景谷古称"勐卧",傣语"勐"为地方,"卧"为井,意思为有盐井的地方。
景谷是以傣族、彝族占多数的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县,素有"林海明珠、茶祖之源、芒果之乡"的美称。
历史上均以"威远"设制(城、州、府、厅、县),因县名与四川省威远县相同,于1914年改称景谷县。1949年6月,成立景谷县人民政府。1985年成立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普洱市中部偏西,距昆明465公里,东与宁洱县接壤,南及东南与宁洱县、思茅区一水相连,西与澜沧县、双江县、临翔区隔江相望,北与镇沅县毗邻,总面积7777平方公里。
全县辖4个镇、6个乡、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32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30.94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46.3%:全县最高海拔2920米,最低海拔600米,县城海拔913米,年均气温19.9℃,年均降雨量1286.2毫米。
景谷具有极富地方民族特色的自然人文景观和乡土风情,有东南亚小乘佛教圣地勐乃帕庄河仙人洞、中国塔林一绝塔包树树包塔、道教圣地大石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迁糯佛寺、神奇的威远江自然保护区、永平大仙人脚、小黑江普贤寺等。
世界野生茶树王之乡--镇沅
镇沅的县长李验波,也是一位能干的女同志,她是拉祜族,性格文静,但办事麻利,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少数民族干部。
她出生干部家庭,父亲李美德,曾是澜沧县委书记,当年在指挥修建思澜公路时,成绩显赫,受到胡耀邦总书记嘉奖,并为其题词。
她本人是大学本科毕业,工作后干过售货员、县供销社副经理、县总工会副主席、主席、副县长、副书记等职。2004年,调任市妇联主席。2010年,来镇沅任县长。
苦聪人是拉祜族的一个分支,长期在深山密林中生活,非常贫困,几近原始。镇沅县在解放军的帮助下,把苦聪人从山里迁出来,给他们安排现代化的新生活。李验波县长带我们参观了苦聪人的新居,并看了苦聪人生活展览馆,看了温家宝总理的题词,我们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李验波还将镇沅的人文历史,一一向我们做了详细介绍。
"镇沅"一名,始见于《明史·地理志》。据传,原镇沅州驻地(今按板镇杏城村委会老城村民小组),傣语称"柳追和",又称"正也",傣语"正"为小城,"也"为粮仓,意为粮仓之城。后"正也"转音演变为镇沅。一说"土居沅上",故名"镇沅"。
明建文四年(1402年),置镇沅州。民国二年(1913年),置镇沅县。1949年10月16日,成立镇沅县临时人民政府。1950年3月,改称镇沅县人民政府。1990年2月,成立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全县辖4个镇、5个乡、2个居民委员会。镇沅地处云南省西南部,距昆明416公里。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3%。全县最高海拔3137.6米。最低海拔774米,县城海拔1104.5米,年均气温19.5℃,年均降雨量1290.7毫米。
这里,省级风景名胜区九甲千家寨原始森林以"山雄、水美、林幽、物奇"著称,万亩野生古茶树群落和树龄2700年的世界野生茶树王分布其间,成为世界茶树发源地的核心。
一脚踏三国之地--江城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南部,地处中国、越南、老挝三国交界处,也是云南省普洱、红河、西双版纳三个州市结合部,素有"一脚踏三国之地"之称。
江城的书记胡良波是少数民族,对人非常热情,他向我们介绍了许多独特的边城乡土人情。李小平市长也说过:
--江城,一城望三国,是个不能不去的地方,那儿的丢包节最有特点。
在李小平市长的安排下,我们来到江城,还去了老挝和越南,感受到了别样的边地风光。
我们了解到:
--江城因李仙江、曼老江、勐野江环绕,故名江城。
江城正式设县于1929年,1954年5月,建立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总面积3476平方公里,国境线长183公里。辖2个镇、5个乡、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48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11.85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1.3%。
最高海拔2207米,最低海拔317米,县城海拔1119米,年均温度18.4℃,年均降雨量2248.8毫米。有广阔的天然牧场,所产黄牛质量优良,畅销省内外。
全县共有26个民族,其中哈尼族、彝族、傣族、瑶族、拉祜族为世居民族。江城至昆明432公里,至老挝丰沙里省216公里,至越南奠边府省勐念县120公里。
内容简介:《普洱之路》是一部全方位多角度大纵深地反映祖国西南名市--普洱人文历史及社会发展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以闻名遐迩的普洱茶为切入点,通过认真深入探讨普洱茶的前世今生,以及由此拓展开来的普洱悠久的人文历史、奇特的风土人情,从而讴歌了祖祖辈辈生活在彩云之南的彝、傣、佤、拉祜、哈尼、德昂等各民族人民团结进步,共同发展的光辉历程。尤其重点突出了普洱这个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在扶贫攻坚、狠抓群众路线教育、重视人才培养和运用等新鲜经验。因此,使该作品具有了敏锐的前瞻性与广泛的典型性。
作者简介:鹏鸣,1958年生,陕西白水人,新疆大学、延安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外事学院等海内外十余所高等学府客座教授。已出版有选集、文集及文艺理论、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单行本等六十多部,总计五千余万字,其中大型爱情组诗《致情人365首》《鹏鸣情诗选》《秋夜听风》《鹏鸣报告文学选》《鹏鸣纪实文学选》《鹏鸣情诗经典》《中国诗歌史略》《世界文学简论》等代表性作品被翻译成多语种版本行销海内外。他的创作活动也很受文学界瞩目,有关他的研究资料结集有《鹏鸣研究资料汇编》十二卷本,传略被收入美、英《世界名人录》等典籍。自2000年起,以自己的稿费购买了价值300余万元的各类书籍,无偿捐赠给国内各大学图书馆,还为故乡捐赠30万元建造希望小学一所。
(作者:鹏鸣 来源:中国作家网 责编:艾文华)
更多关于茶的内容,请点击茶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