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楼

梁河古茶,隐秘山林的德昂茶事(二)

发表于:2024-12-24 作者:茶香楼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12月24日,图为:两人都围不过来的古茶树随着梁河县去年获得农业部地理标志认证,回龙茶的发展迎来了春天,除目前拥有的5.2万亩茶园外,在梁河的密林深处还散落着大量古茶树,有的干基达到2.83米-4.11米,树龄逾千


图为:两人都围不过来的古茶树

随着梁河县去年获得农业部地理标志认证,回龙茶的发展迎来了春天,除目前拥有的5.2万亩茶园外,在梁河的密林深处还散落着大量古茶树,有的干基达到2.83-4.11米,树龄逾千年。

据统计,梁河县目前约有古茶树3万余亩,其中芒东镇小寨子村是较为集中的一个片区,达到8000余亩,专家考察后将其归类为野生型向人工栽培型过渡的古茶树,然而,究竟是谁驯化了这些古茶树至今仍是一个谜。

随着梁河山区探秘的深入,发现古茶树的存在与古老德昂族的茶文化息息相关。


图为:小寨子山间的指路碑

沾了龙气的回龙茶

从梁河县城一路向东,沿一条柏油路行驶大约18公里,位于大厂乡的回龙寨子就散落在路边。

上午10时许的太阳带着几分慵懒穿越树梢,人远远就能闻见茶叶的清香,是那种像兰花散发出来的淡雅怡然。

走进一个茶农的家庭作坊,揉捻机的轰鸣声不绝于耳,房间内湿气稍浓,却香气扑鼻。走进另外一个阴暗的房间,四周的墙壁越加斑驳陆离,灶台上那口约40公分直径的大锅仿佛将人带回到过去的那段柔软时光。机器的高效率已经替代了传统手工,但对于传统制茶艺人,每年铁定要制作少量纯手工回龙茶,这既是饮茶习惯,也是对传统的坚守。

回龙生态茶业公司经理梁兴维这样向我们描述传统制茶的过程:鲜叶采摘之后,晾3个钟头以上,让自然水分丧失,然后炒,炒熟之后,揉,揉捻成条,再到锅上炒,一直炒干便大功告成。

看似简单的制茶过程,好像谁都能一蹴而就,但内行人玩的却是门道。炒茶的火候最为关键,炒太过,糊;炒不够就会闷,不鲜爽。这就好比炒菜,时间是够了,但还不熟,吃起来便没有滋味。所以人工制茶也是一门艺术,全凭经验支撑。回龙寨茶农翟文宽老人的制茶要诀是,高温杀青,先高后低,热揉条索紧,冷揉香气高,低温长炒,猛火促香。

距离回龙寨子不远处是一片2000多亩的台地茶园,沿陡坡分布,放眼望去满目青翠欲滴。这些茶树大约90-100公分高,这样利于采摘。

回龙寨子所在的大厂乡地少人多,新中国成立时这里大量种植罂粟,1945年之后开始替代种植,于是便有了现在蜚声省内外的回龙茶。据介绍,这里的茶种最早来自于双江勐库,茶种的优良很重要,但真正起决定因素的是这里的海拔气候及土质,似乎天生就是为回龙茶的种植而生。1500-1800米的海拔极其适宜茶树生长,偏酸性的红壤,有机质丰富,这就使得茶梢内的芳香物质格外丰富。

何声灿既是梁河县农业局茶叶技术推广站站长,也是一名高级农艺师。他摘下一芽二叶,顺势在鼻尖嗅了嗅香气。他说,制作高档茶用的是一芽一叶,也就是茶尖,但事实上,茶多酚和氨基酸最高的部分就是这样的一芽二叶。一般来说,1600~1800这个海拔带,绿茶类茶多酚大约在35%-36%之间,达到40%的很少见,但回龙茶的茶多酚可达到41%,这就是为什么回龙茶芳香物质格外丰厚、耐冲泡的直接原因。

梁河县去年回龙茶园面积已达到5.2万亩,其中采摘面积4.2万亩,产量2706吨,农业产值达到1.62亿元。此外,2013年回龙茶农产品获农业部地理标志认证,回龙茶产业的发展真正迎来了春天,然而长期以来缺乏整体营销,品牌建设滞后,品牌混杂,产品分级混乱,标准不一,长期困扰着回龙茶的市场拓展。何声灿说,梁河县正着手制定回龙茶产品统一质量标准和标准化生产工艺流程,未来凡是不达标的企业和个人生产的产品将不能使用"回龙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大厂乡回龙寨子85%的耕地种茶,茶叶收入占家庭总收入90%以上,这是一个有着70多年种茶历史的寨子,但从民间野史的层面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代。清顺治十三年(公元1657年),明王朝桂王朱由榔反清复明受到重挫,历经千辛万苦在云南突破了吴三桂的包围。

公元1659年,正月二十一日,永历皇帝又从腾越(腾冲)赶往南甸司地(现梁河县九保镇),南甸宣抚使刀呈祥和护印刀乐保闻讯接驾,入住司署。此时的永历皇帝一行已经疲惫不堪,饥渴交加。片刻,刀呈祥毕恭毕敬地端出一杯热气腾腾且香气四溢的茶水,疲惫中的永历帝突然闻到这股奇异的香味,迫不及待地接过茶杯大口品尝,顿时口中生津,疲惫顷刻消除,谈笑风生。

永历帝龙颜大悦,连连称赞道:"此真乃人间之神物--回龙茶也"……

图为:回龙寨机械制茶


图为:小寨子村民杨荣早说,这些古茶树他爷爷的爷爷时就已存在。

探秘小寨子古茶树群芳容

永历帝是否真是爱回龙茶爱到不行已经较难考证,但可以确定的是,除人工台地茶外,梁河县境内的确分布着大量古茶树。

2004年至今,云南省有关专家到梁河县考察,发现了数珠干基部在2.83~4.11的古茶树,初步推断树龄逾千年。目前梁河现存的古茶树约3万余亩,其中芒东镇小寨子村是较为集中的一个片区,达到8000余亩,专家考察后定位为野生型向人工栽培型过渡的古茶树。

从回龙寨子沿柏油路继续前行,之后我来了芒东镇,此时距离小寨子村委会还有约20公里,沿途多为弹石路和土路,在穿越桤木、陡坡、黑坡等几个寨子之后,终于达到了小寨子村。

车行至此再无车路可走,必须步行上山才能一睹古茶树群芳容。小寨子村海拔2000米,经济收入主要是甘蔗、草果,小部分来源于茶叶及水稻。

仍未立夏,树上的知了叫个不停,仿佛来到了一片热带丛林,路边散落着草果树,叶子宛如扇子迎风摇曳,草果的清香无处不在。步行约30分钟后,来到一个三岔口,已经能够看到零星的古茶树,但还不是茶树群的真正所在。

混杂在各类林木间的一棵古茶树起先并不起眼,但无意中发现树干上寄生着一种似曾相识的植物,没错,这的确是野生石斛。石斛是兰科的一种,一些品种自古就是滋阴大药,石斛对生长环境非常挑剔,这也说明这个区域的生态较为优良。已经错过了美艳夺目的石斛花期,那棵寄生在古茶树上的石斛已经长成,犹如藤条形状,自然下垂。

三岔口的"指路碑"也很有意思,上面刻有八卦图案,以及东南西北所通达的地理位置,随行的梁河民族文化学者周德时说,这是当地人的习俗,若是谁人命中带箭(一种命相),便要在路口树一块指路碑,为路人提供方便。通过这种行善的方式,抵御煞气,消灾转运。

从小寨子村到古茶树群大约步行了50分钟,眼前的这些古茶树普通得令人有些失望,没有枝繁叶茂的气势,枝干也并不高大粗壮,若非专人指点,这些相貌平实的古茶树根本入不了人的法眼。

小寨子村村民杨荣早指着坡下一棵古茶树说:"这颗古茶树我爷爷的爷爷那个年代就在着啦,高约8.5米,少说也有300多年。"事实上,古茶树生长缓慢,不可凭外表看"麻衣相",例如同样树龄的榕树,少说已经长成了拥有几十条气根的独树成林。

在古茶树群落穿梭,有时也会被地面上冒出的茶树嫩尖吸引,它们就像一些普通的植被,但颜色青翠欲滴,这些都是一旁古茶树上掉落的种子,之后自然生长起来的。千百年来,这些古茶树就这样自然生息。

由于古树茶口感偏苦涩,喝多了还会拉肚子,当地村民们大多任由其生长,不闻不问。殊不知,时至今日,这些古树茶已经成为供不应求的茶中宝贝。2004年的时候,当地曾发现过一棵树龄超过千年的古茶树王,径围就达到了4.4米,要两人才能合围。但人们看不清它的价值所在,居然还嫌它碍眼,干脆将它砍去,当柴烧了。这种荒唐且令人惋惜的做法起码可以总结出,古茶树的保护必须与村民的利益捆绑,除了意识上的灌输,更要让他们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由于大小不一,实难统计出小寨子古茶树的具体数字,但可以确定的是小寨子的古茶树分布范围达到8000余亩。它们分布得极为科学,阳光太强或太过潮湿的地方根本见不到茶树踪影,而只要走出小寨子村的地界,例如与之比邻的清平村就鲜有茶树踪影。这些古茶树就像"茶神"抛洒的一把种子,究竟是谁驯化了它们至今众说纷纭。

居住在小寨子村的汉族并非这里最早的居民,其祖辈大多来自南京应天府,据说当初他们的祖辈迁徙到这里时,这些茶树就已经存在。60岁的小寨子村村民杨荣早说,他们这一支是明朝时候,从南京应天府迁徙过来的,掐指算算最少也有400多年,听长辈们说,这些古茶树早在他爷爷的爷爷的时代就已经存在。

在小寨子村除了古茶树也种植了台地茶,当地人平时并不采摘古树上的茶,盖因古树茶与台地茶相比,山野之气强烈,更为苦涩,缺少台地茶的清冽回甘。但杨荣早却很喜欢这种重口味,他每年都要采集一些,将他做成烤茶。

烤茶是当地人一种传统茶饮,不但少数民族爱喝,汉族也不例外。其中一种叫雷响茶,其做法是将陶罐预热,之后将干茶叶放入陶罐,炒香,放入开水,随着轰隆一声,蒸汽毕现,雷响茶大功告成。梁兴维说:"这种烤茶相当香,烤制过程中,茶的香味得到完全释放。现在生活习惯也在改变,有的就直接用开水冲泡了。以前生活条件不好,我们都在火塘边用雷响茶招待客人,边喝边烤,边说话,这是少数民族的一种火塘文化,品茶之外更是情感的传递。"

除了烤茶,居住在大厂乡周边的德昂族也制作酸茶,史书称为"谷(沽)茶",他们把菜摘来的新鲜茶叶,放入大竹筒内压紧密封,使之糖化后食用。食用时茶不必煎煮,从筒内取出即可放入口中咀嚼,茶味微酸苦,略带甜味。这种茶能解暑清热,在气候炎热的地区,人们都喜好嚼酸茶。

另一种"烘笼茶"的味道也很妙,这种茶要用木炭火进行烘烤,并且用当地一种传统设备来做(一个竹编的大蒸笼),把茶叶放在里面烤,茶和竹子的味道就能相互融合。制作蒸笼一定要用新鲜的竹子,而且只能蒸煮两三回,味道丧失就要换新的。烘笼茶不但不会丧失茶的本味,还有竹子的清香。


图为:小寨子古茶树


图为:回龙寨台地茶

古茶树记录德昂茶文化信息

而我依然好奇的是,这里的古茶树不是当地人种植的,那又出自谁人之手。梁河民族文化研究学者周德时认为,小寨子的古茶树人工驯化可追溯到汉代,从一些史料记载来看,极有可能是居住在这里的德昂族先民种植的。

德昂族是云南独有的民族,2000年统计数据,我国德昂族人口约1.7万人,主要散居在德宏州和临沧市境内。

德昂族源于古代的濮人,是西南边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早在公元前2世纪就居住在怒江两岸,是开发保山、德宏一带较早的民族,史书记载的茫蛮部落就是德昂族的先民。

历史上的德昂族曾有过辉煌一页,大约1000年前,他们建立了金齿国,雄霸滇西地区。据说金齿国德昂族王朝把茶叶当做朝中极品,国王曾带着一包茶叶征战南北,屡屡获胜。

茶是德昂族的命脉,古代德昂族先民就已认识到茶的实用价值,广泛种植交易。宋元时期,德昂族种植的茶叶创造了巨大财富,彼时的古代盟国用武器换取茶叶的事情常常有之。

1998年在陇川县发现了被泥土埋葬多年的德昂族女王宫殿遗址,凌乱沾满泥土的砖瓦见证着昔日德昂王朝的盛世辉煌。《达古达楞格莱标》是德昂族的创世史诗,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就曾提到,人类来自于茶树,德昂族就是茶树的后代。创世神话的后半部说到,几千年前的一个炎热夏天,瘟疫到处弥漫,德昂女王用浓烈郁香的茶水拯救了整个王朝,这既反映一种原始的图腾崇拜,同时更折射出这个民族与生俱来的茶文化底蕴。

即便到了现代,茶依然是维系德昂族生产生活和历史文化的纽带,"茶"甚至是作为一种无声的语言在德昂族内部使用,例如择偶茶。

德昂族的未婚男女实行自行择偶,当男女间确定关系后便要告知各自父母。于是男方会趁父母熟睡之机,将事先备好的择偶茶置于母亲的常用筒帕里,待母亲发现筒帕里的茶叶,便知道要为儿子提亲,而提亲时也不必带其他礼物,只要在筒帕里装上一包茶。到女方家后,只需将茶放到供盘上,双手递到主人面前,主人就知道来意,收下茶叶,即表示同意,男方父母遂请媒人再次携带茶叶一斤,另加酒肉若干斤,赴女方家宴请女方亲戚。席前,"准新人"在亲人的陪同下以茶认亲。

德昂族的回心茶与和睦茶也很有意思。当某人做错了事,经众人教育表示悔改,于是邀长者到家中喝回心茶;两口子因某事发生争执,经父老乡亲们调解,两人言归于好后,就邀长辈及亲朋好友到家中喝和睦茶。

和睦茶有时还用在内部氏族间的纠纷。和解时先送一包茶叶给对方,若相互间的纠纷自己不能解决需要请头人出面时,也要裹一小条茶叶和草烟交叉成"Ⅹ"形交给头人,然后再申述各自理由。由于茶叶在德昂族的社会生活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和广泛用途,家家户户都习惯在住宅周围或村寨附近栽培一些茶树。

随着明朝三征麓川之后,明朝加强了对西南地区的统治,大量汉人开始迁徙到该地。同时随着战争和饥荒,德昂族人口逐渐减少,不再是当地的主导民族,文化上的影响上也趋于颓势,但德昂族创造的深厚茶文化却保留下来。时至今日,在德宏的沿边山寨依然能够见到这些古茶树的身影,让人联想到玛雅人创造的玛雅文明,他们不知从何而来,掌握着先进的科技和高深的文化,之后创造了璀璨的文明,之后又莫名其妙消失,让人浮想联翩。

旧时的梁河地区曾散居着大量德昂族,他们生活的地区山高谷深,长期以来延续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他们大多不愿与其他民族混居在一起,就连本民族不同支系之间也很少通婚,这样便缺乏对外交往的动力。

周德时认为,随着明清两代大量外族的迁入,世居小寨子的德昂族在民族自我保护意识的促使下,开始再次迁徙到了现今的缅甸境内。芒东镇小寨子的古茶树就源于早期的德昂族,这些茶树历经沧桑岁月,躯干古朴,仍然生机勃发,储存着德昂先人的迁徙信息和文化印迹。

(图文:秦明豫 来源:春城晚报 责编:艾文华)

更多关于茶的内容,请点击茶相关资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