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楼

以蝉声入茶——"阅夏·听蝉"茶会

发表于:2024-09-20 作者:茶香楼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9月20日,夏至时节,一场晨雨过后,天空素净,柔和温润,正是汝瓷的"雨过天青云破处"之色。出城。北上。柳城凤山。过村庄、乡道、庄稼地,绕见一山,路转一坡,忽折入一寺庙。此番,专为一场茶事而来。1、茶前悠悠然茶事,

夏至时节,一场晨雨过后,天空素净,柔和温润,正是汝瓷的"雨过天青云破处"之色。

出城。北上。柳城凤山。

过村庄、乡道、庄稼地,绕见一山,路转一坡,忽折入一寺庙。

此番,专为一场茶事而来。

1、茶前悠悠然

茶事,总是带有那么一种清雅温和的仪式感。

"茶,宜精舍、云林、竹灶、幽人雅士,寒宵兀坐,松月下,花鸟间,清白石,绿鲜苍苔,素手汲泉,红妆扫雪,船头吹火,竹里飘烟。"这是明代大家徐渭描写的品茶氛围。而开山寺内,禅院静朴,古榕茂密。

陆游曾有"借得禅房卧看云",此时,此地,此景,倒是可改为"借得禅房坐饮茶",来一场阅夏、听蝉、闻香、沐风、看云之茶事茶会,再适合不过了。主办方榕树下茶生活空间为此次茶会取名"阅夏·听蝉",别具禅意。

进得院来,就听得一蝉高吟,俄而众蝉合鸣,蝉声四起。

古人云:蝉噪林愈静。

果真是。

榕林禅院里,喜见一株奇异奇美的花朵,灿烂、硕大、饱满,犹如从地面涌出的一朵金色莲花。问了路过的茶人,得知那就是地涌金莲,傣家有传说云,佛祖讲经,讲到精彩之处,"天花乱坠,地涌金莲",以及"莲花步步足下生",说的就是这种花。

午后的阳光正是极好的时候,白得晃人眼,却并不热辣,像是比城里的阳光更浓郁、更活跃、更好脾气。伸手出檐外,满手明亮,这里的阳光似是接得着,似是掂得出重量,倘若合掌轻握,这一握阳光又似是可以放入兜里,揣得回去。回到城里,从兜里捧出,必可以令城里的阳光羞惭,相形见拙吧?

最惬意的去处还是参天古榕下,地如毯,树如盖,凉风习习,矮墙边上,几株红叶小槭树与百年古榕相映成趣。又喜见一鸟巢,就筑在不到一人高的矮树上,轻轻拨开枝叶,两只羽翼未满的鸟仔正在相拥午睡。

此时,天地流转,恬静默然。

2、茶中熏熏然

用罢斋食,十二茶席已然摆好,席席用心。

从茶碗的款式,到茶旗的色系,到茶壶的种类,到插花的姿态,到其他茶器元素的选择,显示出每一个茶主的个性和审美意趣,有的精致华美,有的简约潇洒,还有的古意盎然,我尤其喜欢的茶席配饰有汉代老琉璃、老玉蝉、菩提子、柳条蝉画手绘茶席,以及乡下民窑烧制的那种粗糙的陶器茶罐、茶碗。

席如人,人如席,或小雅,或大简,皆见心在。从前,柳永词,只需十七八岁的女孩子,手执红牙板,低吟浅唱"杨柳岸、晓风残月";而苏东坡词,则要关西大汉,手指铜琵琶、铁绰板,高歌"大江东去"。豪放词与婉约词有区别如此,茶席亦可有此差异。

参加这场茶事的茶人,来自城市的各行各业,都是嗜茶之人。不论席主,还是席客,大多数身着素人服或着茶服,素淡温雅,尤其是那些妙龄女子,衣袂带风,穿行于各个茶席之间,宛若茶仙。

素身素形素心境,布衣布履布心情。

申时至,一声磬响。茶会开始,阅夏听蝉开汤。

席主烫壶、置茶、温杯、高冲、低泡、分茶,动作流畅,一气呵成,有舞蹈的节奏感,也有茶味的飘逸感。尤其是女席主,个个指如葱根,动作曼妙,叹为观止。

敬茶。

斟茶通常只斟七分满,留下的三分是情谊。那余下的三分,似空实不空。闻香。品茶。以目视席主,微笑致意。茶香缭绕舌尖,渐渐沁入心脾,茶间止语,正适合体味古人的七碗茶诗所云之妙境--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果然一碗二碗初熨贴,初入静。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果然三碗之下,胸中有诗意蠢动。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串,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连着四、五、六碗茶汤,早就迫不及待神清气爽,两腋习习清风生了。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七碗入喉,欲乘清风舞了。

几步之外,阳光之下,一只麻雀信步庭中,随即引来三五只,然后是一群麻雀,它们一只一只飞来,又一齐飞走。诗人刘频有一首极短的短诗《一地麻雀》,读来亦禅味深远,就像是眼前看到的这个短景--

麻雀没有突出的个性

它们不像人

麻雀看起来个个长得一样

在一地的麻雀里

我分不出谁是张麻雀,李麻雀,王麻雀

它们一起飞来

一起飞走

诗中有茶味,茶中有禅意。

台湾作家蒋勋说过,不够安静,不要靠近书法。

那么,对于茶道,亦是如此,倘若不够安静,请不要靠近茶。

3、茶后怡怡然

屋檐之外的蓝天,蓝得很。

几片白云,悠闲自得,亦在天庭自由散漫。

蝉声如歌。

偶尔停歇,旋即重唱。继则蝉声大作。

茶席旁,一席有美人布香,一席有琴师轻抚古琴。暗香之中,一曲《归去来辞》,又复一曲《良宵引》。风递幽香去,琴送古韵来。

又一声磬响。茶歇。

榕树下,石桌上,几张碧绿的芭蕉叶上,精心准备有各式茶点茶食。几步之外,槭树上,鸟巢里,那两只午睡的鸟仔,醒来了吧?

茶事歇了,心怀敬意,收拾茶席,包拣茶器。

一期一会,一生一次。我们无法两次踏入同一条河,因为河水在流淌。也无法两次参与同一个茶事,更无法两次喝到同一杯茶,因为时光在流淌,茶盏里的茶沫,转瞬即逝,亦如我们眼前的时光。略带仪式感的茶艺,跟略带方向的人生一样,人生合乎自然,茶道合乎自然,也许这样就已经足够好了。

且去喝茶,一张几,一枝花,一把壶,一盏茶,一片风。

三两位趣人,万千蝉声。

足矣。

(文/绿了红了 /韦爵士 来源:三醉斋 责编:艾文华

更多关于茶的内容,请点击茶相关资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