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传习所:妙曼旅程,舌尖上的品茶笔记(一)
(图为茶会现场,泡茶者为北京传习所负责人贺谦老师)
【编者按】7月9日下午,易武贡茶传习行北京传习所--明城墙遗址公园百年信号所负责人贺谦老师处组织了一个"周三暑期茶会",主题是"普洱与生命的对话",参与品茶的茶友对来自云南景东无量山的古树茶有极大的兴致,茶会过后,3位茶友纷纷向贺谦老师发来了自己的品茶感受。
品茶笔记第一篇
作者:小胡
对于古树普洱生茶,喝的很少,所以听到200年,500年以及800年古树茶品鉴会,就觉得不可思议。
果然,一个曼妙的下午,在贺谦处和朋友们品鉴无量山古树茶。
200年古树茶。温润泡,闻到气味吓我一跳,明显浓重的鱼腥味儿,简直是妖怪的味儿啊,喝了一口淡黄的茶汤,那是一个十足的真清甜,味道和气味反差很大。
杯底有明显蜜糖香气。
第二泡开始,汤中毫毛减少,汤色橙黄明亮。
第三泡,口感带涩,回甘甜,口腔粘稠。
第四泡至第六泡,汤色稳定,口感稳定,估计泡十泡没有问题。
对于鱼腥味儿,开始无法形容,后来高人指点原来就是鱼腥草的味儿。这一款,就是妙龄女子,好看,养眼,走路飘过一阵香气。
500年古树茶。一定是成精了。温润泡,还是鱼腥草味儿,口感甜润。
第一泡汤中白毫显现,口感涩。
第二泡苦涩。
第三泡延续苦涩。
第四泡开始,香气无鱼腥草味儿,口感纯净,甘甜,上一泡的苦涩全无。
第五泡,略苦,但回甘很甜,可能与出汤时间有密切关系。
第六泡清甜。
第七泡汤感柔顺。
我们形容,500年老茶犹如40岁的女人,经过社会和家庭的洗礼,像个女汉子一般无所畏惧和勇猛,内心却柔软有内涵。
800年古茶树,必然成仙。温润泡,没有鱼腥草味儿,反而是森林气息。
第一泡都恬淡好喝,汤色璀璨。
第二泡至第四泡,有着若如细雨般的好喝,无法形容,没有缺点。就像我在尼斯海边见到的那位老太太,衣着典雅整齐,淡妆,墨镜,坐在海边就是风景。
(图为北京传习所所在地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
贺谦老师补记:这是一场小茶会,主题是"普洱与生命的对话",邀约的朋友是喜爱普洱、有一定品鉴阅历的茶友,我们五位女性,外加一个小姑娘的茶会开始了。13:00~16:00,不说话,只有少数时候互相以眼神和言语交流一下对茶的感受。由一位主泡,用同一把建水陶壶,铁壶烧水,用的农夫山泉。每泡茶泡到8泡。感受:因为专注而让品茶变得更美好;因为比较,对古树的年龄差异和口感有了直接的辨识,得出学习结论:学茶要对比,800年古书的境界让我们的人生得以提升。
(文字作者:小胡,贺谦 图片:易武贡茶传习行北京传习所 网独家报道,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编:滇云木呆)
更多关于茶的内容,请点击茶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