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茶业:不负天赐不负卿
在一杯茶汤中闻见青山翠谷,在百年古茶树前探幽访古,看制茶匠人用手心的温度熨烫鲜叶,然后在幽幽茶山间晾晒出一片清香。雨林古茶坊隐匿在风景旖旎的茶山上,守望勐海千百年来的传统好茶,能感动于古茶树的沧海桑田,便断断容不下速成的口感,"清香飘荡,玉液清澈",它虽不语,却给予满口香醇。
天赐古茶园
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国家,而云南发现的大片古茶树、古茶园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唯一性的,可以说这里是研究茶树起源和利用的活化石,是证明茶树原产地在中国,中心在云南的实物依据。
正所谓"高山云雾出名茶",云南勐海县地处横断山系纵谷区南段,怒山山脉向南延伸的余脉部,澜沧江西岸,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四周高峻,中部平缓,山峰、丘陵、平坝相互交错,沟谷纵横,崇山峻岭延绵不断。座座茶山点缀其间,古茶园生机盎然,雨林古茶坊的公司总部就坐落在这群山环抱的古茶之乡。
西双版纳早在1700多年前已种茶,是世界茶树的发祥地之一,亦是普洱茶的故乡。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境内生长着树龄百年以上的古茶树超过5万亩,是先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一笔厚重而珍贵的财富。
雾多是版纳古茶山的气候特点,正因有了浓雾的滋润,才使普洱茶的原料大叶茶得以枝繁叶茂,茶味独特、神秘而富含多种营养素。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加上传承千年的传统普洱茶制作技术,其"滋味醇厚回甘、入口变化丰富"的独特滋味为众多茶人所钟情。由于品种和自然环境的统一不可分,即使有些茶区引进版纳茶种,但因带不走版纳的自然环境条件,茶质无法与版纳原生所产相比拟。
笔者有着多年品饮普洱茶的习惯,新年后一次与茶友聚会的机会,偶然喝到一泡雨林古茶坊的新品--轻云。一杯纯到骨子里的茶,一抹淡雅而飘逸的闭月浮云,一片一芽一叶的紧条古树茶饼,一句"创前古所未有,而后可以传世"的惊世骇俗之语,都让笔者感到了内心的震撼,这杯茶算是刻在记忆里了。能在版纳这样天赐的古茶树繁茂之地坐拥一片古茶园,在离古树茶最近的地方做好茶,不知是多少茶人的美梦。带着对雨林古茶坊的好奇和新品轻云的回味,笔者跟着雨林茶人走进了这个普洱江湖中传闻与关注最多的新茶企。
朱勇,雨林古茶坊董事、副总裁,雨林古茶坊发起人之一。这个儒雅而质朴、生活在云南的山东人,带着我们走进一个个顿落版纳群峰之峻的古茶坊,一路的颠簸中他为我们讲述了许多雨林人与茶和茶山的故事。
雨林茶人深知只有历经时间的考验,遵循自然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法则的古茶树才能生存下来。千百年的共生,说明古树茶的生长环境与周围生物群落已融为一体。从古树鲜叶上就能闻到一种自然醉人的香,而这种香随着海拔、土壤、气候的不同是有差别的。为了寻着最沁人的香,为了至高品质的古树普洱茶,他们一步步用身体丈量着古茶山,不断开拓,只有从古树的鲜叶开始才能做到古树茶的纯,只有制定出古树鲜叶的采摘标准才能保证纯正古树品质的延续性。
回顾起往昔雨林古茶坊寻找古茶园的故事,至今仍令人喟叹。他们开着皮卡车,带着帐篷、铁锹、面包上路。在一次去勐腊寻找古茶园的过程中,由于不认识路,又遇到塌方,雨林古茶坊的寻茶人被困在一个村寨里,由于是陌生人,他们无法住进寨子。在被困的一周时间里,他们吃住都在车上,寨子里唯一一家小卖部的食品都被他们吃光了,在面临断粮的临界点时,大雨终于停了,路通了,他们才从寨子里出来。雨林古茶坊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找到了古茶园。他们这么做,就是想直接从源头开始,让每一片茶叶都来自这艰险却又迷人的茶山间,他们心中的信念也是为了不负这得天独厚的茶园产地,不负每一位品味雨林古茶的茶人之心。
以传统手工致敬时间
艰苦卓绝的雨林人在茫茫茶山,觅得古树佳茗,不惜重金就地建坊,便是为这一口古树茶的纯粹。而这份纯粹的"前半生"来自百年沧海桑田、天地之气,"后半生"则出自传统手工精制的茶心。
手与茶叶触摸千万次方才炒制出具有灵魂的茶叶。雨林古茶坊深谙此道,并且从最初与鲜叶的接触开始,便以盈满的敬意适度地采摘。拧、折、轻拔,每一次采摘都小心翼翼,避免指甲掐断感染茶叶。按照雨林古茶坊的标准,按一芽一叶或一芽两叶进行采摘,辛勤一天所获不过四五公斤。
采摘下来的鲜叶交由世居茶山的制茶师傅们用雨林传统制作工艺进行萎凋,手工杀青、手工揉捻、手工晒青、手工剔拣,然后是入库管理,每一个环节都急不得,这同时也是以纯手工的形式对时间的致敬。
只有土生土长的本寨茶师才最了解当地茶叶特性,也只有他们才能把茶叶炒得恰如其分留香弥久,雨林古茶坊在古茶园边建古茶坊的用心良苦亦体现于此。雨林古茶坊聘请当地的少数民族制茶师傅到雨林古茶坊里手工古法制茶,最大程度地表现当地茶性。
雨林人守护和尊重传统制茶工艺,体现在制茶环节的每个细节。仔细观察炒制茶叶的铜锅,其内部整齐排列的凹痕为人工打凿痕迹,一锤一凿,老铜匠师傅历时半年方出一口,造价极为昂贵。每锅炒制完成后师傅们都会对铜锅进行清洗,保证干净卫生,长期不清洗的铜锅会导致锅内堆积焦叶,而充盈采光也是为了让师傅们能清晰观察鲜叶的变化以掌握火候及时长。杀青火候全凭经验老到的师傅们一手掌握,前面杀青的师傅与后面送柴的师傅默契十足,吼上一嗓子,用他们之间才明白的"暗语",谨慎地控制着温度。细节决定品质,雨林古茶坊的送柴口全部设在茶坊外部,铜锅与台面之间用水泥密封好,不允许有一丝烟雾混入鲜叶。
晒青时必须在专用的簸箕中平铺摊开,让古树茶叶均匀地接受来自太阳的馈赠,只有宽敞的晒场、充足的阳光直射才能让茶的香与自然界融为一体,充分得到发散。晒青完毕后,工人进行初步剔拣,将茶梗、黄片和品相不好的茶叶挑出来。然后,将这些毛茶送至加工车间,再进行第二步剔拣,剔拣完毕,封存起来,运到压制车间。
在压制车间,还要经过一遍精挑细选,才能进入压饼环节。承重、装桶、蒸茶、包揉、压茶、阴凉,对于压制出的茶饼,如出现不圆、裂缝、不平整等品相问题,要挑拣出来。然后再进行一次检验,进入通风晾干和低温烘干过程,最后再进行一次检验,检查茶饼是否完全干燥,合格后才能进行内外两层棉纸的包装。在整个压制过程中,全都是手工操作。
从严苛的选鲜叶标准,到最后百般挑剔的压制茶饼过程,每一分专注的付出,只为高山流水,茶方入口成知音。
溯源访古知遇茶香
做茶如人走过一生,跌跌撞撞、起起落落仿若生活,于是探访茶山、在离源头最近的地方品雨林普洱之古,已成为当代茶人寻求内心宁静的一种路径。探访茶山之路虽艰辛坎坷,但沿途幽谷绵绵,清泉汩汩,亦带来烦扰都市外的生命体验。
雨林古茶坊深知茶人之心,邀请四方来客共同行山路、访茶园、展开茶与心的对话。参加雨林古茶坊茶山行的茶人,从古茶园开始,一步步了解古茶坊从茶叶采摘到最后成品制作完毕的所有过程,这种零距离探寻普洱茶制作过程的方式比任何有关茶的故事都更动人。
茶人的世界没有捷径所以茶路必然不易,雨林茶山行至今已接待全国乃至海外的客人超过2000人次,用坏的轮胎已经堆积成山。一位茶人在留言簿中写道:"虽然第一次上茶山,但是感觉很深刻,不仅学到了很多茶的专业知识,也让身心体验了一次纯天然的盛宴。亲自看到并体验了做茶的全过程,对茶的认知更真切,深刻地感受到做茶人的辛劳⋯⋯"
而今,所有奢侈的品牌都在谈品质生活。可是究竟何为品质生活?物质的追寻没有尽头,在喧嚣之外品茗论道,探访宁静古茶树与执著制茶人,山风朗月才是当代都市人的奢侈品。在这个心有猛虎的年代,用一杯好茶安抚一下焦躁的灵魂,才堪为品质生活。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