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楼

电磁辐射后大鼠血清和海马组织儿茶酚胺的变化及防护部位的选择

发表于:2024-12-23 作者:茶香楼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12月23日,目的:探讨电磁辐射损伤效应机制中儿茶酚的作用。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电磁辐射后0、8、24、48h大鼠血清、海马组织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多巴胺(DA)的含量变化,并且观察了铝箔
目的:探讨电磁辐射损伤效应机制中儿茶酚的作用。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电磁辐射后0、8、24、48h大鼠血清、海马组织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多巴胺(DA)的含量变化,并且观察了铝箔全身屏蔽和躯干屏蔽两种防护措施对儿茶酚胺的影响。结果:无屏蔽大鼠辐射后血清和海马组织中的儿茶胺即刻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8h有所下降,24h再次上升,48h海马组织NE、DA仍处于较高水平(P<0.01),血清中NE、DA接近对照组;全身屏蔽辐射后儿茶酚胺含量无明显变化,躯干屏蔽组65W/cm^2辐射后只有24h时相点明显升高(P<0.05);躯干屏蔽组129W/cm^2辐射后儿茶酚胺含量变化趋势与未屏蔽组类似,且其升高幅度接近甚至超过未屏蔽组。结论:儿茶酚胺可能参与了电磁辐射对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的损伤,且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效应持续时间长于外周心血管系统。全身屏蔽的防护效果最好,在对电磁辐射采取防护措施中,最首要是重视大脑的防护。

完成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劳动卫生学教研室,重庆40003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