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楼

短刀客:乡村老茶馆

发表于:2024-09-20 作者:茶香楼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9月20日,巴蜀地区的茶馆与老舍笔下的北京的茶馆是很不相同的,通常是临街一个大大的堂口,摆放着几张古色古香的八仙桌,每桌四张条凳,后堂与前堂之间隔着一个木制柜台,那是掌柜坐着记账的地方,后堂烧着炭火,现在多改作烧

巴蜀地区的茶馆与老舍笔下的北京的茶馆是很不相同的,通常是临街一个大大的堂口,摆放着几张古色古香的八仙桌,每桌四张条凳,后堂与前堂之间隔着一个木制柜台,那是掌柜坐着记账的地方,后堂烧着炭火,现在多改作烧无烟煤了,一排十二眼的过火灶,十二把茶壶一字排开,幺师(焼茶师傅)围着白色的围腰,不断的转换着灶眼上的茶壶,好让每一个壶里的水保持相同的温度,茶壶里辟乓辟乓地冒着白汽,堂倌忙着收拾桌子,一大早,就有茶客要来了。

来得最早的多是乡场上的老二流子一类的角色,穿着邋遢而滑稽,用当地的土话说就是拖一块撒一块,拖一双烂布鞋也只有前半部分,后跟部分早已不知去向,因此半只脚都掉在了外面,俗称'半截鞋子',走起路来一踮一踮的,很是好笑,手里捧着一个满是污垢的搪瓷茶缸,进门就大声叫道:何茶师掺水!他们大多自己带茶叶来,只在茶馆掺水,老板通常只收五毛到一元钱。找张显眼的桌子上方坐了,幺师赶紧掺了水,小跑着回到后堂。

古老的乡镇茶馆聚集着三教九流的形形色色的人物,有头有脸的人趾高气扬地坐在内堂,那里有上好的茶叶五香瓜子水烟点心,茶碗也讲究,连桌子都擦得干净许多。普通茶客只能坐在前堂,'半截鞋子'趿拉着两片烂布鞋将脚放在条凳上,一只手抠着臭脚丫子,一只手端着茶碗,地上布满脓黄的痰,似乎他们一大早坐进茶馆的任务除了抠臭脚丫子之外,就是喝茶吐痰。猥琐的,眼角还堆着烂黄的眼屎!

重庆有一个叫陈食的乡镇,那里的茶馆就是典型的乡村老茶馆,路过的时候,每每要进去坐坐,听老茶客摆龙门阵,看'半截鞋子'们神吹,还真有点别样的感受。真是茶馆小世界,世界大茶馆。人间百态,美丑善恶,天文地理,牛鬼蛇神,哪里有最稀奇的物件,这里就有。哪里出了最古怪的事儿,这里也会有。久而久之,让你微醺如腾云驾雾早已找不着出茶馆的大门,似乎泡的是一杯青茶,喝着的却是烈酒。能把一杯清茶喝出酒味来,那也是上乘境界!

老茶客中有一个掌故至今仍在讲:刘眼镜是民国时县里的议员,胸无点墨而架子满大,大概有一点假洋鬼子的味道,一日,在茶馆中显眼的桌子上方坐了,悠闲得可以,其时他的远房叔公刘凤山从外面进来,这叔公有点来头,曾在军阀刘湘的爱将邓国章师长手下当过团长,人称刘老团,正坐着陈食袍哥会的头把交椅。刘眼镜仗着县里议员的身份,既不起身让座,也不招呼泡茶,眼望着天花板含含糊糊的招呼道:大公来了。刘凤山没动身色,走近一耳光,刘眼镜就爬到桌子脚下捡起眼镜抱头鼠窜而去。老茶馆中是有规矩的,长幼尊卑上下,德高望重辈分高的人坐上方,辈分地位低的人见了要起身让座而且要说'茶钱我付了'!至于谁来付这茶钱那不重要,关键你得这样喊着,这是给面子。这规矩老茶客懂得,'半截鞋子'也懂得。

因为有身份就会受到尊重,所以就有人装阔,相传有一老者,家中并不富裕,每天到茶馆喝茶前都要用猪肉皮将胡子抹得油腻腻的,像刚吃过肉的样子,以示他阔,天天都有肉吃。一天,老头进得门来,用手将油胡子一抹,高声道:'何茶师端茶来,咯老子油大油二的吃了不舒服!'正在这时,老头的小孙子慌慌忙忙的跑来说:'公!公!你抹胡子的那块肉皮子被猫拖起跑了'。老头狼狈逃走。老茶客讲到这里,禁不住呵呵傻笑,掉光了牙齿的扁嘴顿时嘬成一个胡桃一样的干瘪的正圆,从黑魆魆的园洞望进去,依稀可见闪动的舌头和座牙的残片。

'吃讲茶'是巴蜀地方茶馆的一个最重要的特色,所谓'吃讲茶'就是街坊邻里、生意双方以及社会上各势力集团之间发生了矛盾产生了摩擦,不去公堂断案,而邀请世面上有点头脸,有点地位,有点威望的人,或是各势力团体的头头脑脑,坐镇茶馆,双方说理讲话,由大家评判谁输谁赢的一种处理问题的方式,输道理的一方付茶钱,或是势力大的一方仗势欺人,将茶馆砸烂,由势力小的一方赔偿。其实这就是社会上各种势力之间的博弈,双方势均力敌就讲道理,哪一方势力稍弱,那注定要受欺负。袍哥会多参与这类事情,袍哥中多游手好闲之人,就怕世上无事,跟现在的律师差不多,没事都会给你搞出事情来,小事搞大大事搞烂。也有为穷人撑腰的,有亲戚朋友在袍哥的人,受了欺负往往通过袍哥的势力可以讨回公道,也有路见不平的袍哥偶尔也为点正义之事。所以老百姓多亲近袍哥,公堂是有钱人的公堂,没钱玩是靠不住的,有时还是袍哥更可靠,不如平时喂着点放心。走投无路的人或者干脆就投了袍哥,哪怕在会中的地位低下,但那是有组织的人,你打狗还得看看主人。茶馆便成了袍哥们经常聚集的场所,据说袍哥吃茶茶碗还有各种摆放方式代表在会中地位高下。现在没了袍哥,但吃讲茶的传统还时有演绎,特别是在偏远的山区。虽是陈规陋习,却能实实在在解决问题。世事在变,而世道不会变,灯光照得满屋子通亮,但灯下却是黑的。

当然,茶馆本身就是一个休闲的场所,再强大的其它功能也掩盖不了它的本来面目,巴蜀地方独有的交通条件地理位置民俗风情造就了这里独有的饮茶文化,这里多饮青茶,茶具就是当地陶瓷厂烧制的带一个底盘和一个盖子的碗,所以在当地又叫喝盖碗茶。茶碗里放着几片茶叶,幺师手提长嘴铜壶,里面装着滚烫的水,那壶嘴长得稀奇,将茶碗盖竖在碗边,举壶一倾一挑,茶翻水平滴水不漏,那功夫不在卖油翁之下。而喝茶的姿势也是有讲究的:多是左手托着底盘,右手拈着碗盖,轻轻将没有泡开的茶叶刮到碗边,再轻轻嘬上一口,咂咂嘴,算是'品',第二口才算是喝。据老茶客讲,先前的茶馆每天还有说书或坐唱的,多说《说岳全传》《隋唐演义》什么的,台上说着书,台下吃着点心嗑着瓜子喝着浓茶,或交头接耳品头论足,或挤眉弄眼怪相百出,那是一种多么惬意的享受。渐渐地说书的人老了,坐唱的行头烂了,茶馆里就只剩下喝茶和吐痰了;再后来人们的想法野了,茶客的心思变了,茶馆里就只剩下麻将声了;再后来茶馆的味没了,我的心也死了。坐在装饰豪华的茶馆里,喝出满嘴的尸臭味儿,没有一点文化。

曾在一个乡村老茶馆里看到过这样一幅对联:'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需花'。是的,喝茶对常人来说只是为了解渴,而对于茶客来说喝茶就不单单是解渴,那是在享受一种文化,能将一杯用树叶泡的水喝出文化来而且陶醉其中,只有真正的茶客才能做到,真正的茶客是智慧的,能将茶喝出酒味来的茶客是大智者,所谓智者爱茶英雄好酒,喝茶清明喝酒迷乱,既然茶亦能让人陶醉,又何必舍清明而取迷乱。生活是需要境界的,'茶客'就是一种境界,没有深厚的修为,没有渊博的知识,没有久远的积淀,没有一颗宁静的心,是永远也成不了真正的"茶客"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