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茶拍卖为何曲高和寡?
"72.8万元。"继4月13日,20克武夷山大红袍拍出了19.8万元、每克近万元的"宇宙价"后,4月18日,西湖龙井的18棵御茶又拍出了500克72.8万元的天价。
阳春3月,新茶上市,刚从冻害、雪灾中缓过来劲儿的江南各茶产区的茶农们,又因为采摘工短缺而忧心忡忡,减产、减收终成定局,春茶价格一路上扬。此时,一年一度的"名茶"拍卖活动,又竞相登场。
3月中旬,巨佳"龙井"以500克8.6万元成交;4月初,"蒙顶皇茶"拍下了500克12万元的高价;4月10日,西湖龙井又创下了500克22.5万元的新纪录……
拍卖活动一时竟成了许多茶产区人为造势的灵丹妙药,在各地频频亮相。可除了一些参与的媒体以外,社会各界反应平平。
理由一:太过"作秀"无意义
茶叶,作为五千年来一个集物质与文化于一身的传统农产品,是华夏农业文明的象征和各民族生活习俗的文化载体,以至被称之为"国饮"。在当前农业结构调整和县域经济中,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成为许多茶产区政府的"金名片"。
因茶造势,为茶造势已在各地演绎得红红火火,茶叶拍卖的轰动效应,被一些地方政府和茶叶企业作为反复"克隆"的宣传手段和商业包装的"卖点"。
据了解,一次茶叶拍卖活动,从开始策划到质检、公证、采制、封样和媒体介入,牵涉面之广,事务之繁杂,不仅要有相当的筹备时间,还要有几万元、甚至是几十万元的资金投入。但终究是了无新意,难以聚集人气,实际效果往往与主办者的期望值相反,入不敷出,表面的风光难掩背后的无奈。乐此不疲又为哪般?
西湖龙井18颗御茶拍卖活动的一位参与者,道出了其中的蹊跷:"拍是拍了72.8万元,实际上只有100克,买的人只化了14万多,能有这样的轰动效应,比他做广告便宜多了。"而许多西湖龙井茶乡的茶农们却认为:"大家都是做做戏的,我们种了一辈子茶了,西湖龙井又不是仙丹,卖72万,哪个会相信。要真是这样,我们茶园里都要架机关枪站岗了。"
追求拍卖活动的轰动效应,早已超过了拍卖的本身,真假与否已经无足轻重了。而今又被套上了现代"拍卖"的商业外衣来炫耀,想宣扬什么呢?一位曾多次出席过此类活动的专家坦言:"这种活动,现在已经太多、太滥了,即便全是真的,又有哪些意义?"
理由二:名茶的同质化
名茶拍卖过多过滥的背后,就是当前消费市场上名茶的过多过滥,其实,都是名茶,也就无所谓名茶。
中国是一个茶叶生产大国和茶叶消费大国,能出好茶的地方很多,而有较大影响的名茶却极少。究其原因,就是真正像西湖龙井、铁观音、普洱那样具有自身品质特征和地域文化特征的好茶并不多。
喝茶不是喝水,喝茶是有喜好和倾向性的,西湖龙井、铁观音、普洱之所以能成为名茶,是因为这些茶已经和当地的生活习俗互相依存、互相影响了千百年,已和当地的文化融为一体而成为一种地域文化的结晶。走进今年任何一个茶博会,许多品牌无特点、包装无新意的名茶多如牛毛,"峰"、"眉"、"针"更是比比皆是。其实,连许多茶叶专家也很难分辨,这林林总总的名茶中,无论是茶叶外型、内在品质、甚至在口感上,互相之间到底会有多少差别。
没有一定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的所谓"名茶",并不能得到大部分消费者的认同,销售半径十分有限。因此,一而再、再而三的各类拍卖炒作活动,被一些茶产区反复"克隆",视为扩大影响的捷径。可是,不在茶的品质特征上下功夫,这些花架子搞得再多,又有何用?一位经常喝茶的老茶人认为:现在名茶不名茶,大部分都是差不多的。
理由三:名茶拍安溪茶价高茶农增收难
各种各样的名茶拍卖活动,催生了茶叶消费市场的泡沫,也造成了一些虚幻繁荣的表象。
茶叶市场放开二十年,功勋卓著,有目共睹。但是,茶叶产业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却并未解决,尤其是茶农的天然弱势地位,在分享发展的红利时,与茶产业的加工、流通领域相比,仍然没有得到自己应有的利益。
走进一些大中城市的商店或茶楼,各种包装精美、标价上千元的名茶琳琅满目,使许多城里人都误以为茶农们早已发了大财。一位在浙江开化名茶市场上做了十几年茶叶生意的小老板告诉说:他在市场里已经十几年了,从来就没有卖过200元以上一斤的茶叶,甚至也从未听说过市场里有谁卖过这样200元/斤的茶叶。
以国内茶叶产业化程度最高、品牌名声最大的新昌大佛龙井来说,2004年的名茶平均价格也不过只有90元/斤左右。而在国内的大部分茶产区,春茶的平均价格仅有二三十元,甚至仍有许多茶园的亩产值也只是三五百元而已。
茶产业发展的成功之处即在于,从大众茶向名优茶转型的过程中,让茶农增收、百姓受惠,使名茶走出象牙之塔,走进普通人的生活。
当前,茶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供求逐步平衡,新一轮的品牌整合浪潮安溪茶已然来临,要做的事和能做的事还有很多,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茶农受益、百姓受惠。而屡创新高的名茶拍卖天价,则使名茶离大众消费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