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产业关系百姓脱贫致富,茶热不是炒作是运作
在将来几年里,肯定会有人因普洱茶而欣喜若狂,也会有人因普洱茶而流泪悲伤
在网站上搜索沈培平的名字,出现更多的新闻是和普洱茶有关。在任云南省政府副秘书长时,沈培平就开始关注普洱茶产业的发展和壮大,整合全省的茶叶企业,组织召开首届普洱茶国际研讨会,包括请一些领导和社会名流品普洱茶。
2004年12月,沈培平任思茅市代市长,开始倾力于打造普洱茶都。
在思茅市采访期间,几乎所有的采访对象都推介市长沈培平:他不仅是政府官员,还是普洱茶的专家和收藏者。这些采访对象还告诉记者:你和他在一起,肯定会喝到好茶。
在一家普洱茶社,沈培平请记者喝了一泡据称已存放了20多年的陈年普洱。
普洱茶产业关系老百姓的脱贫致富
《望东方周刊》:听说你是一位普洱茶的收藏者,能告诉一下你收藏普洱茶的经历吗?
沈培平:我是2001年开始收藏普洱茶的,收藏最久的有上百年。普洱茶是云南特有的文化瑰宝,应该把这独有的东西做大,刚做省政府副秘书长时,我就搞了一系列的推介活动。当时省政府大院里面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人对普洱茶情有独钟,而现在,省里的领导大都喝普洱茶。
《望东方周刊》:近几年来,普洱茶在全国以及东南亚等地的销售日益火爆,你觉得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沈培平:大的环境是因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家开始关注健康,关注文化,关注生态,普洱茶正好满足了新形势下的这种需求。从主观上来讲,一些关注普洱茶的人士也在积极推动这个产业的发展,为这个新产业的发展增添了很大动力。
《望东方周刊》:普洱茶产业在思茅市占据着怎样的地位?
沈培平:普洱茶产业是思茅富民的第一大产业,去年销售收入达到10.2亿元,有100万以上的人受益,其中老百姓拿到了5个亿左右。在思茅来说,普洱茶产业不是最大的产业,也不是产值最多的产业,但是它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脱贫致富。思茅市有256万人,其中有超过100万人还是贫困人口,这些贫困人口脱贫的最好的产业就是茶叶。普洱茶产业在去年被市政茶叶府确定为四大产业之一,今年又被提升为四大产业之首。
让普洱茶给全世界人民送去健康,让我们的老百姓得到富裕,这是我们对普洱茶产业的定位和思路。
普洱茶热不是炒作而是运作
《望东方周刊》:在普洱茶热卖的同时,也有人士担心,这里面炒作的成分较多,甚至有人说现在卖普洱茶就像当年卖兰花一样,你是怎样看待这样的说法?
沈培平:是有一些人在炒作普洱茶,但普洱茶热不是因为炒作,而是运作。普洱茶和兰花不一样,它本身就有很大的价值,它的保健作用已被专家认可,它还有非常深厚的文化价值。另外,普洱茶被称为"能喝的古董",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越存越香,而且是喝一片就少一片。这些因素使普洱茶有了相当的经济价值。在目前新的消费环境和理念下,通过对普洱经济的运作和推动,普洱茶的价值就开始显现。
《望东方周刊》:在普洱茶的原产地问题上,目前还有一些争议,对于这样的争议,思茅市有怎样的打算?
沈培平:普洱茶名称的由来是先有普洱山,后来有了普洱茶,因为普洱茶名气越来越大,清政府于1729年正式设置普洱府,辖现在的思茅市、西双版纳以及临沧的部分地区。思茅市愿意和西双版纳、临沧以及其他产茶的州市共同发展壮大普洱茶产业。
会有人因普洱茶欣喜若狂,也会有人流泪悲伤
《望东方周刊》:普洱茶的开发和销售目前还面临哪些问题?
沈培平:因为销售火爆,普洱茶市场目前是泥沙俱下。最主要的问题是现在生产厂家规模都太小,导致在技术改造、企业文化等方面不到位。另外在市场中一些不道德的操作行为还存在,扰乱了市场,也给普洱茶产业的发展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总的来说,普洱茶已经开始进入品牌时代。思茅有600多家茶叶加工厂,我们重点是要培育几个大企业。一些小厂家以及一些没有道德的厂家是没有出路的。从今年的市场情况来看,有的企业的茶叶已经卖不出去了,在将来几年里,肯定会有人因普洱茶而欣喜若狂,也会有人因普洱茶而流泪悲伤。
《望东方周刊》:目前普洱茶泥沙俱下的情况也引起不少人士的关注,在规范和培育普洱茶市场的问题上,思茅市政府如何定位?
沈培平:在市场问题上,政府不能越位,也不能不到位。政府会通过企业贴息、引导消费、文化推介、执法检查等大的方面去扶持和规范这个市场,但不会具体到个别的企业以及参与到竞争环节。
《望东方周刊》:在食品里面,普洱茶算是最为特殊的,因为食品都有保质期,而普洱茶是越存越香,这也和《食品法》关于保质期的有关规定相悖,这个矛盾如何解决呢?
沈培平:这的确是现实存在的一个问题。我们要加大对普洱茶的宣传,让大众进一步认识普洱茶,当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这个现实情况时,法律也应该尊重事实。另外,我们也在加强研究工作,越存越香是对普洱茶比较笼统的看法,普洱茶肯定有保质期,但保质期究竟是多少年,有待于实践和研究。
贫困只有到了可以负担的时候,才能谈到有效保护环境的问题
《望东方周刊》: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文化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让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背负上了很大的社会责任。比如怒江的开发就受到环保人士的反对,同样,思茅市因为砍伐森林也受到媒体的批评。不过也有人士认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也要发展,一些大城市在牺牲环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了,却要指责那些偏远地区,这是不合理的。对于这种看法,你怎么看?
沈培平:随着经济的发展,茶道价值取向会出现一些变化,核心是权衡利弊的问题。贫困只有到了可以负担的时候,才能谈到有效保护环境的问题。
思茅有98.3%的地区是山地,林业经济已成为思茅很大的产业之一,不让思茅砍树,就如同海边不让打鱼,牧场不让放牧。森林保护是应该的是必要的,在保护区内是坚决不能砍伐的,但不是所有的森林都只有保护,而不能利用。
《望东方周刊》:在思茅,我听到最多的一个词语就是"生态",喝的生态茶、吃的生态鸡,甚至修了一条高速公路也叫生态公路,在工业发展规划上,思茅市如何协调环境保护和发展经济的关系?
沈培平:首先是利用法律、经济以及行政的手段来调节,另外从具体措施上,我们把工业全部搬迁到工业园区,对一些技术水平低的加工企业进行关闭,另外像高污染的企业,我们宁愿不要,生态是思茅最强有力的发展力。
在林业保护上,我们正在进行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试点,通过改革来完善原有制度存在的缺陷,使生态化和产业化达到共取共赢,在这一点上,云南省委、省政府"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提法是非常准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