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月下肉桂 了解更多有关松月下肉桂的内容
-
怎么也不敢怠慢的茶
溶溶春寒,月在梨花。古典的诗意飘落进深蓝的海。夜深沉。以极其珍重的心取出武夷岩茶之肉桂。曾有一套盖碗,白色的细瓷,上绘蓝色的人物,拙扑而雅致。可眼前只有这样的盖碗,那白瓷上是红花和绿叶。一直不喜它,总
-
卓玛:月下有香「中秋香事」
中秋节前收到友人为中秋而和的线香"飞月",启开香筒燃了一支,独坐院边细品……这香轻盈飞转,洁白的香气飘过鼻尖,似片片雪花飞舞的晶莹,在隐约的月光之下闪耀着清冽馨香,穿越香气的时空,遥想旧时中秋,月光依
-
传统文化文人茶道之茗器
很久以来,茗器一直是传统文化文人茶道中一个抒发内心感受与精神价值的载体。尤其是古代江南的文人,他们所喜欢的传统文化紫砂茶具,除了素朴、冷峻的风格,并不排斥优雅的点缀。犹如苏州的园林,白墙黑瓦上镶嵌着雕
-
茶艺之五美
1、自然清静的环境美:自古以来品茗讲究外在环境和内在精神和谐统一。自然清静的环境是品茶者修身养性,陶冶情趣的一种精神享受。徐渭在其《煎茶七略》中云:"品茶宜精舍、宜云林、宜永昼清谈、宜寒宵几坐、宜松月
-
月下静听禅
一位台湾著名女作家曾经说过:阿拉伯人品茶有三道,一道苦若生命;二道甜若爱情;三道淡似微风。其实无论是茶,是诗、还是禅,都是通过思考让人心回归至纯至简。佛教中一直都有这样的修炼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
-
印象大红袍新版中将展示“武夷岩茶十八道茶艺”
正在改版,还未正式亮相的印象大红袍,目前还无法看得全貌,但据印象大红袍艺术团团长吴美求介绍,演出中将展示"武夷岩茶十八道茶艺"绝对是新版中的一大亮点。风景秀甲的武夷山是乌龙茶的故乡。宋代大文豪范仲淹曾
-
禅茶:亦虚亦静之美
佛教崇尚饮茶,有"茶禅一味"之说。"禅"是"禅那"略称,意为"静虑"、"修心"。禅宗自南朝宋末达摩在中国创立,至六世分南北两宗,而南宗惠能的顿悟说较北宗神秀的渐悟说更近禅旨,得以承继五祖弘忍衣钵,主张
-
踏春体验采茶制茶品茶活动
图说:渤海早报·艺茶专刊联手武夷山茶业协会、养德堂茶叶基地、武夷山市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天津华东茶城推出"踏春采茶"、"春茶团购"系列活动。中国茶网资讯:天津这个非产茶地区,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茶叶的成品
-
最爱平常茶
茶,本是"无异米盐"的平常饮物,但一沾文化人之唇,便将"文"渗透到茗事之中,使茗事活动也"文"化起来,从而形成了茶文化。先人说,茶中有道。信然。酷暑黄昏,取闲散一份,冲淡一份,清静一份,偶尔也取无聊一
-
古人最宜品茶的十大茶境
"拨花砌,爱庭荫,清风逐人,日色流兴,卧借青霭,坐攀花枝,闻莺近席羽未飞,红蕊拂衣而不散,乃命酌香味,浮素杯,殷凝琥珀之色,不令人醉,微觉清思,虽玉霞仙浆,无复加也。"--吕温:《三月三日茶宴序》 "
-
防止老婆出轨五招
一、你一定要有钱。贫贱夫妻百事哀,你总不能要求人家饿着肚子与你花前月下吧?你想一想你老婆美如天仙却整天粗布褴衣、粗茶淡饭,即便别人不说你自己又是否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女孩子们都有虚荣心,这是天性,你连最
-
松子熏肉
(主料辅料)猪肋条肉500 克精盐……9 克松子仁…15 克白糖……30 克豌豆苗…125 克味精……1 克葱叶……25 克冰糖……30 克陈皮…7.5 克葱白段…6 克茶叶……15 克姜片…7.5
-
对花饮茶
对花饮茶,自唐代韩愈起,就被列为十六件 "煞风景" 的事情之一。田艺蘅《煮泉小品》:"唐人以对花啜茶为煞风景,故王介甫诗云'金谷千花莫漫煎',其意在花,非在茶也。"意思是说对花啜茶会有损真茶的香味,因
-
地理标志产品品质要求
(一)武夷岩茶按GB 18745武夷岩茶,将产品分为水仙、奇种、肉桂、大红袍、名丛。其产品规格见表3-4-4,表3-4-5,表3-4-6,表3-4-7,表3-4-8。表3-4-4武夷水仙各级产品的感官
-
冷香斋茶话:对花饮茶
对花饮茶,自唐代韩愈起,就被列为十六件 "煞风景" 的事情之一。田艺蘅《煮泉小品》:"唐人以对花啜茶为煞风景,故王介甫诗云'金谷千花莫漫煎',其意在花,非在茶也。"意思是说对花啜茶会有损真茶的香味,因
-
月夜品茗
一个清凉的夏夜,我们在蒙山顶上。月亮穿过高高的银杏树,淡淡的照在天盖寺前的庭院中。我们沐着淡淡的月光,和主人一起围坐品茗,谈着茶,谈着月光。山上的风很大,感觉得到茶树"叶叶起清风"的声音。也许是风使我
-
喝普洱茶的三种境界
一、世用之境官场、商场、职场、情场之茶;普洱茶充当了人际关系的最好的稀释剂、润滑剂或者粘结剂:醉翁之意不在乎酒,普洱之意又何必在茶;二、诗意之境月下独酌(不是李白喝酒那种),朋友小聚,花好月圆,春宽梦
-
茶有九香 福鼎白茶
茶有九香:清、幽、甘、柔、浓、烈、逸、冷、真。茶之香,香有清浊,有沉浮,有短长,有阴阳,有出世入世之分,有婉约粗放之别。今略分为:浓香、甜香、幽香清香。浓香如姚黄魏紫,如太真浴罢,香气馥郁。甜香如月下
-
品读《碧螺春》
《碧螺春》是苏教版第12册中间的一篇课文。本课教学设计可引导学生进入创设的"清晨采茶、入夜焙茶、月下品茶"三个情境中。同时紧扣课文最后一句"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展开教学;并且
-
独饮、对饮、品饮、聚饮
中国人创造了多样的品茗方式,以人数分,有独饮、对饮、品饮、聚饮,古人云: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则为施茶。其实聚饮亦很有趣,主要有茶宴、茶会、茶话会等方式。在宋代有点送茶和斗茶、分茶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