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楼

饮茶方法的三次革命

发表于:2025-01-24 作者:茶香楼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01月24日,中国茶网资讯:中国人很早就开始使用茶。但是在先秦以前,茶叶被当成野菜,煮成菜羹下饭。汉代开始饮茶,但仍保留了做菜羹的一些痕迹,《广雅》说到荆巴地区作饼茶,捣末烹煮,"用葱、姜、橘子芼之",调味品丰富,

中国茶网资讯:中国人很早就开始使用茶。但是在先秦以前,茶叶被当成野菜,煮成菜羹下饭。汉代开始饮茶,但仍保留了做菜羹的一些痕迹,《广雅》说到荆巴地区作饼茶,捣末烹煮,"用葱、姜、橘子芼之",调味品丰富,俨然我们今天餐桌上的一道菜汤。

饮茶方式的第一次革命发生在唐代。茶圣陆羽写了本《茶经》,主张喝茶叶的本味,鄙视煮茶时加入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之类的做法。那时候还是制作饼茶,喝的时候捣成粉末,在开水中煮,加盐。仍属于煮茶。

宋代饮茶方法发生了第二次革命,称为点茶。新鲜茶叶采来,还是蒸熟、捣烂,做成饼茶。饮茶时,把饼茶碾成末,不去煮,而是放在茶盏里用少量开水搅拌,再注入开水,用竹筅击打,产生泡沫--因为程序足够复杂讲究,所以产生了斗茶。

我们要知道,宋人品茗时,把陆羽留的一点调味品尾巴--加盐--也去除了。宋代最好的饼茶出产于福建的北苑(今建瓯)。后来,点茶在中国本土失传,但是被日本人学去,发展为抹茶道。

明代饮茶方法发生了第三次革命,称为泡茶,一直延续到今天。明人不作饼茶了,流行将散茶炒青,做成不发酵的绿茶。喝的时候,抓一小把茶叶放到杯子里,加开水冲泡。饮茶变得非常简单,普及社会各阶层。

也可能是因为制作和冲泡绿茶太简单了,显不出工艺和文化,清初首先在武夷山地区出现了乌龙茶。乌龙茶属半发酵茶,制作工艺极其复杂,而品茗乌龙茶,则需要特殊的茶具和繁琐的程序,人们把这种茶艺称为功夫茶。我觉得,功夫茶是对明以后茶艺粗俗化的一种反动。

清中叶以后,同在武夷山,因为出口英俄等国的需要,首先出现了全发酵的红茶。红茶可以看成乌龙茶的简化。英国人喝红茶,加入牛奶、糖等调味,又像对中国唐以前品茗方式的某种回归。

以上是关于中国茶史的一个简单回顾。从中可以看出,宋代和清代,是闽茶的两个高峰时期,而闽北,则是福建古代茶文化的中心。

建溪官茶绝天下

唐代闽茶尚未出名,当时最好的茶,是四川蒙顶石花、浙江顾渚紫笋和江苏阳羡紫笋等。北宋气候寒冷,太平兴国初,因贡茶产地湖州顾渚的茶树受到冻害,朝廷在福建建安(今建瓯)北苑设立贡茶园,建茶开始出名。

张芸叟《画墁录》称:"有唐茶品,以阳羡为上品……迨本朝,建溪独盛,采焙制作,前世所未有也。"宋代,建瓯北苑是中国的茶叶中心,生产出最好的饼茶。

建茶里面,最珍贵的,是一种压制了龙凤图案的茶饼,每8饼重一斤,专门进贡皇宫,称为龙凤团,为福建漕运使丁谓督造。后来蔡襄为福建转运使,又精选茶叶,创制小龙凤团10斤进贡,每20饼重一斤,是为建茶中极品。

蔡襄是仙游人,宋代名臣,但他为制造好茶迎合皇上之举,却受到抨击。皇上自己就不满意,命人弹劾他。据叶梦得《石林燕语》:"仁宗以非故事,命劾之。大臣为请,因留而免劾。然自是遂为岁额。"不管如何,从此每年10斤小龙凤团就成了北苑进贡定例。后来,福建地方长官花样翻新,又造出密云龙、瑞云翔龙等精品。

宋仁宗虽然不满蔡襄所为,但小龙凤团他是喜欢的,连宰相都舍不得轻易赏赐。欧阳修为蔡襄的《茶录》作的后序中写道:"仁宗尤所珍惜,虽辅相之臣,未尝辄赐。惟南郊大礼致斋之夕,中书、枢密院各四人共赐一饼,宫人翦为龙凤花草贴其上,两府八家分割以归。"八位大臣才赐一饼茶(半两),要分成八份,未免过于小气,但也见出其珍贵。

客观地说,蔡襄造小龙凤团在当时属于劳民伤财,长远地看,他推销了福建的物产,将建茶迅速推向中国名茶的顶峰。有宋一代,论茶必以建茶为上。北宋周绛《补茶经》评论说:"天下之茶,建为最;建之北苑,又为最。"大诗人陆游称:"建溪官茶绝天下。"

宋徽宗写了一篇《大观茶论》,开篇即说:"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把浙江福建当成最适合茶叶生长的产地。又云:"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宋代为闽茶极盛时期。

明代福建绿茶工艺

元代,闽茶中心转移到武夷山。1302年,朝廷在九曲溪畔设御茶园,焙制"龙团"进贡。明初,福建贡茶竟占天下一半。明吏部侍郎何孟春《余冬序录摘抄内外篇》说:"天下茶贡岁额止四千二十二斤,而福建二千三百五十斤,福建为多。"

福建所贡之茶,依然像宋代的龙凤团一样,压成茶饼。朱元璋觉得太费民力,罢造团茶,令进蒸青散茶。民间喝散茶蔚然成风。不久,苏州一带发明了炒青制法,生产出优质绿茶。

明末王应山《闽大记》评福建各地茶叶,说:"茶出武夷,其品最佳……延平、丰岩次之,福、兴、漳、泉、建、汀在在有之,然茗奴也。"武夷山的茶叶,取代了北苑茶的地位。

然而,关于明代的闽茶,评论趋于两极。明末许次杼《茶疏》称:"江南之茶,唐人首称阳羡,宋人最重建州,于今贡茶二地独多,阳羡仅有其名,建茶亦非最上,惟有武夷最胜。"也有人认为闽茶仍使用蒸青工艺,质量较差。清初周亮工说,武夷山"僧拙于焙,既采则先蒸后焙",这样的贡茶,只配在皇宫里洗濯杯盏。

从绿茶工艺角度看,明代的闽茶落后于吴茶。清顺治年间,周亮工来福建任布政使,见证了武夷山引进炒青制法,生产出高级绿茶。其《闽小记》记载:"崇安殷令招黄山僧以松萝法制建茶,堪并驾。今年余分得数两,甚珍重之,时有武夷松萝之目。"

绿茶是中国的主流茶类,2008年占全国茶叶总量的75%。中国大多数地区流行绿茶。即使在福建省,绿茶也长期占据第一大茶类的位置,2006年始被乌龙茶超过。

武夷山发明乌龙茶

中国的茶叶,按发酵程度,可简明分三大类:不发酵茶(绿茶),半发酵茶(乌龙茶)和全发酵茶(红茶)。后两种都发源于清代的武夷山。

绿茶的基本做法是:采摘鲜叶,马上炒青(不让茶叶发酵),然后揉捻(做形)和干燥。

乌龙茶的基本做法是:采摘鲜叶,先萎凋、做青(让茶叶发酵),再炒青(中止发酵),再揉捻(做形)和干燥。事实上,就是在炒青前多了晒青、做青等发酵的工艺。

红茶的基本做法是:采摘鲜叶,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因为要任它完全发酵,所以就省去炒青这道工序。

大约在清前期,武夷山就发明了乌龙茶制法。同安人阮旻锡(约1627-1707)晚年遁入空门,法号超全,隐居武夷山。他写过一首《武夷茶歌》描述武夷山制茶工艺,其中云:"鼎中笼上炉火温,心闲手敏工夫细。"鼎中说的是炒青,笼上说的是烘焙。

1717年,王草堂在《茶说》中做了更详细的介绍:"武夷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晒青即萎凋,让茶叶发酵,然后再炒青中止发酵,于是制作出半发酵的乌龙茶。

著名茶师张天福说:"乌龙茶继绿茶之后,为半发酵茶,约始于十六世纪,产地由武夷山传到建瓯、安溪等地,并传入台湾。"

关于乌龙茶的起源时间,争论很多。有人以为武夷山明代就发明了乌龙茶。但是明代武夷山制造绿茶,还是用蒸青工艺,直到明末清初,才请黄山僧人传授炒青技术。没有炒青来中止发酵,岂不是变成全发酵的红茶?可见乌龙茶必出现于炒青绿茶之后。

武夷山引进炒青绿茶技术不久,就独创甘醇、浓厚的乌龙茶,深受茶客的喜爱,迅速传播。清代的武夷茶,或武夷岩茶,一般指武夷山的乌龙茶。

在我国,乌龙茶是仅次于绿茶的茶类,2008年产量占茶叶总产量的11%。产地仍以福建为主,约占全国乌龙茶产量的80%。

功夫茶艺的传播

武夷岩茶既然是一种新品类,于是产生了新的品茗方式,小壶,小杯,不厌其烦地添水斟茶,人们称为功夫茶,或工夫茶。

从记载看,漳州人最早沉溺于小壶小杯喝乌龙茶。1762年编修的乾隆《龙溪县志》云:"灵山寺茶,俗贵之。近则远购武夷。以五月至则斗茶,必以大彬之罐,必以若琛之杯。"大彬罐,指明末时大彬所制的宜兴紫砂壶,以小为尚。又,明末宜兴制壶名家惠孟臣的小紫砂壶也很有名气。若琛杯,指景德镇名家若琛所制的细瓷小杯。孟臣壶与若琛杯,后来成为功夫茶的典型茶具。

袁枚《随园食单》谈他在武夷山喝茶的经历:"丙午(1786)秋,余游武夷幔亭峰、天游寺诸处,僧道争以茶献。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椽,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

最早明确提到"工夫茶"艺的,是1793年至1800年任广东兴宁典史的俞蛟,他在《梦厂杂著·潮嘉风月记》中说:"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他详细描述了潮州喝功夫茶的方法,称要用紫砂壶,小杯,崇尚武夷茶等等。

连横《雅堂先生文集》说:"台人品茶,与中土异,而与漳、泉、潮相同。……茗必武夷,壶必孟臣,杯必若琛,三者为品茶之要。"

功夫茶的流行,有个基本前提,就是乌龙茶的发明。绿茶不是这样品尝的。很可能,品尝乌龙茶的功夫茶艺也起源于武夷山,然后传播到闽南、潮汕和台湾。在大约两个世纪里,武夷岩茶是各地功夫茶艺的首选茶叶。直到20世纪,各地都在本土发展出了替代茶叶,闽南人喝安溪铁观音,潮汕人喝凤凰单枞茶,台湾人喝冻顶乌龙。

功夫茶以精细讲究著称,把中国民间茶艺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天下红茶出武夷

武夷岩茶很早就销往境外,赢得国际声誉。但是茶路迢遥,十分艰难。

清初海禁,武夷茶主要外销俄罗斯,从而诞生了一条北上汉口,通往中俄边境重镇恰克图(在今俄罗斯境内)的漫长茶路,全长近5000公里。

接着海上茶路兴起。因为清政府只开放广州独口外贸,禁止茶叶出海,武夷山的茶叶由陆路过江西运往广州,再出口英国,全长近1500公里,行程约两个月。

茶叶是英国从中国进口的最大产品,其中武夷茶占一半以上。英国人对武夷茶的迷恋,是因为武夷山生产的是半发酵的乌龙茶,去除了绿茶的苦涩,滋味甘醇。因为所需产量太大,供不应求,有些地方遂简化工序,不再炒青,糊弄洋人,反正他们也不懂真正的茶道,于是产生了全发酵的红茶。

一般认为,武夷山桐木村生产的正山小种是全世界最早的红茶。关于红茶产生的时间,众说纷纭。但是吴觉农、庄晚芳、张天福等专家都认为,乌龙茶出现在先,红茶出现在后。综合多种因素,较合理的推测是红茶产生于清中期。

我去武夷山采访,当地茶专家黄贤庚先生告诉我:"桐木村的茶,早期工艺也是按照岩茶(乌龙茶)的做法,但是这地方多雨少阳,没办法依靠日照晒青,只好在室内烘青,烘青用的多半是松柴,揉捻后的茶坯还是用松柴烘焙,所以茶品中有浓重的松烟味。正山小种只是将乌龙茶工艺进行了简化,后来又取消了炒青,无意中成了红茶的鼻祖。从前,当地人是不喝这种茶的,只用于出口。"

按传统饮茶美学,有松烟味的茶属于严重瑕疵,文人雅士不屑。所以清人所论武夷山的名茶,完全没有提到桐木村的这种新茶。事实上,"正山小种"作为茶名,民国以后才开始出现在文献中。后来,武夷山的红茶工艺传到安徽祁门和闽东福安,生产出来的红茶也都是用于出口,国内市场很有限。

红茶经英国人发扬光大,成为国际上的主流茶类,2008年约占世界茶叶贸易总量的75%。

闽东茶异军突起

鸦片战争后,福州港开放,英国人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最便捷的一条武夷茶路--从武夷山顺闽江而下福州。由于清政府暗中阻挠,福州港头9年并无茶叶贸易。后因太平天国运动阻断了传统武夷茶路,1853年,清政府被迫鼓励武夷茶沿闽江运到福州。福州港作为一个茶港迅速崛起,1870年代每年出口茶叶60万担以上,与汉口、上海并驾齐驱。

福州港开放,受益最大的是邻居闽东。1851年,建宁茶客到福安坦洋村收购茶叶,传授当地制作红茶的工艺,开闽东生产红茶的滥觞。此后,坦洋成了邻近各县茶叶生产和贸易的中心,茶叶沿溪而下赛岐,再装船海运,穿过三都澳到福州。坦洋工夫红茶名声鹊起。

福州茶港的繁荣只有三四十年。到了1889年,印度取代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茶叶输出国,福州港茶叶贸易一落千丈,武夷茶商和茶农大量破产,走向式微。奇怪的是,闽东茶叶的出口并没有受多大影响,一花独放,支持闽茶残局。1899年,清政府在三都岛设福海关,方便茶叶贸易。清末民初,闽东茶叶生产走向巅峰。1912年,经三都澳外销的茶叶超过10万担,绿茶与红茶各占一半。白琳工夫红茶和政和工夫红茶亦先后形成品牌。

据1934年福建省政府统计:"福安茶地面积达6万亩,占全省茶地面积的10.3%;茶叶产量达5.1万担,占全省茶叶产量的21.7%,居于全省第一位。"武夷山茶叶一蹶不振,福安已经成为闽茶的中心。

清末的闽东绿茶,大量转运福州,还带动了另一种茶叶--茉莉花茶--的繁荣。茉莉花茶属于再加工茶叶,选用烘青绿茶,用茉莉花窨制而成,深受华北和东北地区的欢迎。直到今天,福州一直是我国茉莉花茶最著名的产地。

安溪乌龙茶终成正果

闽南是乌龙茶的主要消费地区。早在清初,安溪人就从武夷山学会了制造乌龙茶,开始仿造,卖给外国人。同安人释超全写过一篇《安溪茶歌》,批评安溪人制造假冒产品,扰乱茶市:"溪茶遂仿岩茶样,先炒后焙不争差。真伪混杂人难辨,世道如此良可嗟。"

但安溪模仿武夷岩茶,长期没成气候。修撰于1763年的《泉州府志》不客气地说:"按清源茶旧甚著名,今几无有。南安英山及他处所产不多。唯安溪茶差盛,然亦非佳品也。"

施鸿保完稿于1858年的《闽杂记》还说:"漳泉各属,俗尚功夫茶……茶以武夷小种为尚,有一两值番钱数圆者。"直到鸦片战争后,闽南人喝功夫茶,首选还是武夷岩茶。

厦门开埠后,茶叶为出口最大宗产品。闽南茶区的主产地为安溪、同安、南安、长泰等县,品种为乌龙茶和红茶,前者销往美国和东南亚,后者销往英国。厦门港的茶叶贸易量较小,约为福州港的十分之一,普通年份出口约5万担左右。民国年间更加惨淡,1936年厦门乌龙茶仅出口623吨。大大落后于闽东。

从清代以来,安溪一直是闽南乌龙茶的主产地,通过厦门港销往东南亚。建国以后,安溪茶成为厦门"海堤"牌的原料,因发酵程度较高,茶汤浓黑,民间称为"酱油水"。上世纪70年代末,厦门乌龙茶在日本掀起乌龙茶热,刺激了安溪茶的生产;90年代,受台湾乌龙茶工艺影响,安溪开始生产发酵程度较轻的铁观音,由于香气浓郁,品质优良,大受市场欢迎,并迅速打开全国知名度,风头之健,超过了武夷茶。

经过三个世纪的努力,安溪乌龙茶终成正果,足以同历史悠久的武夷岩茶分庭抗礼。如今闽南人喝茶,习惯了铁观音的口味,再也不盲目崇拜大红袍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