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楼

大力推广漳平水仙

发表于:2025-01-22 作者:茶香楼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01月22日,漳平水仙群山起伏的福建省,自古盛产茶叶。在众多名扬天下的乌龙茶品种中,有一种独一无二的紧压茶饼,叫做漳平水仙。经过近百年的传承,漳平水仙茶饼以其独特的形状和与众不同的香气逐步引起茶界人士的赏识。特别是

漳平水仙群山起伏的福建省,自古盛产茶叶。

在众多名扬天下的乌龙茶品种中,有一种独一无二的紧压茶饼,叫做漳平水仙。

经过近百年的传承,漳平水仙茶饼以其独特的形状和与众不同的香气逐步引起茶界人士的赏识。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在漳平市政府的全力推动下,漳平水仙以其超凡脱俗的品质,不仅成为漳平人民茶桌上的至爱,更成为天下茶客们争相品尝和互相馈赠的珍品。

成为中国名茶的漳平水仙茶饼,她的起源、她的品质、她的加工工艺,一时间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山水清幽处。

(青山绿水间,潺潺流水的九鹏溪。溪畔,层层绿油油的茶园。推出片名)

《漳平水仙寻源》

作为中国著名的茶乡,位于闽西南的漳平自古以来茶叶种植盛行,茶文化源远流长,据考,从宋代开始,漳平的先民就有了种茶的农事活动。历史上曾经种植有素兰、野山茶、菜茶等原生茶叶品种。到了清代中叶,跟福建各地一样,民间种茶已有相当规模。

(同期声)博物馆讲解员 刘雪靓:

漳平水仙茶呢是乌龙茶里唯一的紧压型茶饼,这个呢,就是漳平水仙茶的茶饼。

那么,漳平水仙茶的出现,又是在什么时候呢?

沿着清澈的九鹏溪逆流而上,过南洋,走中村,就到了古色古香的双洋镇。双洋镇,在1956年以前,还是个历史悠久的古县城,叫做宁洋县。

据史料记载,在上个世纪初,宁洋县的大会村有两个茶农,一个叫刘永发,另一个叫郑玉光,就是他们两个种茶的有心人,在考察了武夷山的茶叶种植加工后,从建瓯水吉购买了水仙茶苗回到老家栽培,开创了漳平种植水仙茶的历史。

据老人们说,个头不高的刘永发有个外号叫"石岽古",意思是说他跟石岽(字幕:漳平方言"石岽",即棘胸蛙)一样,皮肤黝黑,腿脚麻利,翻山越岭如履平地,奔跑跳跃异常灵活。也许是漂泊在外的时候,学会了手艺,要回老家干一番事业,于是,刘永发找到同乡郑玉光,引进当时最畅销的正宗水仙茶苗,种植在风水独好的大会村牛林坑山坡上。

(同期声)游华平:

这就是牛林坑,以前刘永发做茶叶的地方,现在没人住都倒掉了,(倒掉)三四十年都有了。……这周围左右的山以前全部都是刘永发的。……茶树以前就在这上面,现在全部荒掉了,种杉木了……

为了和当时市场上的其他茶叶区分开来,刘永发在茶叶加工方法上进行了创新,以武夷岩茶制法为主,同时吸收闽南乌龙茶特点,发酵介于轻重之间,这种不忘武夷山源产地传统,又注重闽南周边市场口味的做法,使漳平水仙茶在那个时代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产品远销周遍省市。现年91岁的游积盛老人谈起当年跟随刘永发一同推销水仙茶的情形依然激动不已。

(同期声)游积盛

……最早就用这个篓,挑着茶叶去南平、福州去卖,还有广东。……刘永发叫我拿到楼上放起来,我就放起来。以前都是用这个篓,不怕雨,不受潮,也不腐烂,是棕叶做的。原来有两担,挑着这个到处去卖,这个篓子都去过福州,还去上海推销过……

由于水仙茶行销甚远,为了方便携带,也许是受了当时砖瓦窑托坯的启发,刘永发灵机一动,将炒揉好的水仙茶,用既结实又没有异味的木头方槽压制成四方块,再用竹浆制成的土纸包装,然后用文火慢慢烘烤,固香成型。一斤茶叶25包,大约每包20克。这个改进,使水仙茶与过去仅仅把成品散茶四方方地包起来的包种茶不一样了,包装更小更紧了,也就更加节省了空间,方便于海外远洋运输。最初的漳平水仙茶紧压茶饼就这样以大约四指宽的方块模样诞生了。

为了便于销售,吸引回头客,刘永发把茶叶产地的信息详尽地刻在茶饼上:宁洋大会乡七星岩自采正岩水仙发售。这一十六个文字所包含的信息量相当多,一是说明在宁洋县大会村这个地方,有一处叫七星岩的所在,二是说明了茶叶制造者是采用武夷岩茶的加工手段,生产的正岩水仙,三是标明了制茶人和发售人叫做刘永发。他用自己的名字当作商号,并打上明显的字号,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漳平水仙茶饼的商号,这件珍贵的文物证明了漳平水仙茶从一开始就有非常强烈的质量和品牌的意识。

采摘、摇青、翻炒、揉捻,压制成型,再包上纸张,用炭火焙干,这样一来,茶叶不仅可以长期保存,香气和滋味也再次得到凝聚提炼,茶汤金黄透亮,香气清扬持久,漳平生产的水仙茶饼让人回味无穷,从此名闻遐迩。

在大会,一直流传着刘游两姓人家联姻的故事:刘姓因招了游姓人入赘,刘游两姓人家便在大会村共同建造了一个祠堂,里面同时供奉着刘游两姓祖先,因此,姓刘的跟姓游的实际上是一家人。刘永发死后,他唯一的女儿继承了他的制茶技术和印章,可出嫁后却不再种茶做茶了,永发记的印章在刘姓后人无法继承时,自然也就传给了游姓后人。

(同期声)游积盛

印子交过来(给我),我们是亲戚。

游伯尧

因为是我们自己人,她说我们的技术也学的差不多了,所以比较放心啊交给我们……她自己儿子也没有(种)茶叶了……

因此说,游伯尧、游家豪、游华平等游姓后人是"永发"记水仙茶的第三代传人,他们的技术来自于刘永发的女儿,直到前几年,老太太还回到大会来叮嘱他们:从摇青发酵到炒茶烘焙,每一个环节都来不得半点马虎。

当年,在刘永发的水仙茶加工场,除了他自己的女儿,真正学到本领的是如今双洋镇中村村的邓观金。据老人们回忆说,年轻时候的邓观金风流倜傥,当过兵、打过铁、学过木匠、拓过土坯,几乎是一个为饭碗而奔波的流浪汉,眼看一事无成,在35岁那年邓观金来到大会拜刘永发为师学习水仙茶制作手艺。

(同期声)游华平

刘永发这边做茶做了出名以后,中村那个邓观金就到这边来拜师学艺,后来用八台大轿台他进去中村做师傅……中村离这边有8公里,这座大山翻过去就是中村啦……

邓观金的侄儿 邓金贵

……以前去打工,打工看看他做水仙茶,那也基本上给他学到了,学到了他就跟师傅讲,他讲你这个茶苗给我一点,我回来去发展,行不行啊,他讲可以,就带了十几头回来发展,现在我们水仙茶的老发展的地都还在……

邓观金对后人说,他的拜师历程异常艰难,茶苗带回来后,就种植在中村的下盂山后山上,每年扦插育苗,逐步扩大种植面积,数年后,茶树长大了,他也觉得学艺已成,才自己另立门户做起了水仙茶,有时遇到关键技术问题无法解决便把师傅请过来,杀鸡宰鸭,好酒好菜,隆重招呼,生怕师傅留一手,不肯授艺。

(同期声)邓观金的侄儿 邓金贵

……以前的时候没有车,总不能用跑路吧,用轿子去抬嘛,用轿子去抬过来的嘛。(往哪里走?)就是往山路走啊,就是往这条山路走就是了……

为了让师傅完全放心,刚开始邓观金故意将自己的茶饼仍然使用师傅的"永发"记印章销售,他还用茶叶的重量交换师傅的包装纸张,让师傅大赚一把,而且把每次收入的四分之一作为酬金答谢师傅。直到他自觉技艺可以完全独立了,才敢刻上"邓金记"的字号,独自经营。

(同期声)邓观金的侄儿 邓金贵

(我们水仙茶最远销到哪里啊?)台湾、东南亚、新加坡,就这三个地方,他那个时候我伯父卖的茶叶一斤卖四个大洋,一斤就四个大洋,现在四个大洋算一下多少钱,一个大洋就一百二啊现在,要四百八啊,现在一斤干的茶叶要四百八啊……

当时,邓观金专心投入水仙茶的经营,茶叶产量最高达到两千斤,生意做到了福建、广东、海外,生意做得可比他的师傅大得多。

(同期声)邓观金的侄儿 邓金贵

……改革开放以后的时候,他们在台湾还有过问,他讲宁洋李溪邓金记水仙茶,还有追问这个水仙茶名堂……

为了区别于师傅"永发"记,"邓金记"印章上刻字:漳平中村正水仙发售。

(同期声)博物馆讲解员 刘雪靓:

……这个章呢是邓观今当年使用的水仙茶饼的印模,据我们了解呢,邓观金当时是向大会村的一个叫刘永发的人拜师学艺的。

从这个印章中可以看出。邓观金除了把师傅印章中的产地变更为中村,还把最关键的"岩"字拿掉了。也许在他看来,他的水仙茶苗是跟师傅们买来的,所以,他认为水仙茶应该算是漳平本地的品种,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删减,使一些人想当然地推论说,今天的漳平水仙是来源于本地古茶树等等,明显与历史真相不符。

(同期声)邓观金的侄儿 邓金贵:

当时茶叶(漳平水仙茶)发源地就在大会牛林坑……然后中村再发展嘛……

土改时,邓观金被评为手工业资本家,茶山和做茶工具被没收,一度靠"赤脚医生"的行头过日子,虽然活到了九十多岁高龄,可真正的好日子没过多久。

(同期声)邓观金的养女婿 王廷华

这个是邓观金以前房子吃水的地方,要这边挑出去,上面没有水啊,那春天到了四月了,上面有水就不要挑,上面有一条圳出去,到冬天九月了就要这边挑,挑来吃……

在一个风水挺好的山坡上,邓观金当年做茶的房屋历经几十年的风雨,显得摇摇欲坠。

(同期声)王廷华:

(这几个房间是干什么用的?)那个炒茶的跟煮饭的,这个是烤茶的,那个是脚去踩茶的,包茶的,那上面四间呢是住人的,他请多少人啊?请30个人啊,他做春茶要做千一斤,最多的时候,一千多斤。

(解说)在破败的房子后面,山窝的一片竹林下,我们看见了被砍掉的水仙茶树根,经历了几十年的寒暑,水仙茶依然发着枝叶,小心翼翼地伸展着幼嫩的躯体。在不远的对面山腰上,邓观金的坟墓掩映在树丛中,一代茶人,长眠于此。

邓观金把水仙茶饼从偏僻的山区小县城远销到龙岩、漳州、潮州、汕头乃至于海外,建立了固定的销售关系,对于推广漳平水仙茶的贡献是巨大的。

众所周知,漳平水仙茶饼的发源地在双洋的大会,发展于中村,可是漳平水仙茶大规模种植的主产区却是在南洋乡。在漳平市目前种植的 万亩水仙茶中,仅南洋乡就占了 万亩。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话说中村的邓观金做茶的名气大了以后,九鹏溪下游,同饮一江水的南洋乡,有个叫张旗生的农民幕名前来学艺。于是,张其生也就成了真正学到邓观金手艺的漳平水仙茶第三代传人。

(同期声)邓观金的侄儿 邓金贵:

(你伯父还有教谁做茶叶啊?)就南洋有一个头徒嘛,旗生,姓张,张旗生,他是头徒,他以后去南洋再发展,结果他们吃到水仙茶甜头的时候,他南洋越发展就越多,整个南洋乡都是水仙茶嘛。。。。。。

(解说)在张旗生的带领下,南洋乡的农民开始大量种植水仙茶,张旗生同时也把学得的制茶技术在家族和乡亲们中进行传播,从此,南洋乡的水仙茶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扩大,经过一代一代茶师傅的总结提高,此后制作技艺也出现后来居上之势。

(同期声)张旗生(92岁):

……是我去从中村传下来南洋栽的……我开始给(邓观金)买了十株茶苗……种在老房子边上……我们南洋栽水仙茶就是解放后才有人栽种,开始哪里有哦……

新中国出生的张兴裕传承了叔父张旗生的制茶手艺,并成为南洋乡发展水仙茶的最早推动者之一。

今年60岁的张兴裕,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对他来说,困难时期上了小学,中学时期又闹文革,刚参加工作就是上山下乡,正想认真工作时就遇到下岗,一生的际遇真是风风雨雨。好在他勤奋好学,一边自学,一边请教叔父张旗生,在"四人帮"垮台的那几年里,熟练掌握了一套水仙茶种植和加工的本领。他见证了漳平水仙茶在南洋发展的全过程。

(同期声)张兴裕:

(70年代以前)当时很少部分,当时就我们营仑种的也不多,就好象最先我叔叔从中村迁下来几棵种了,以后发展了,反正不多,当时好象是几百棵吧,梧溪就那个华兴跟尾村那边有发展一点,也差不多不会很多,到好象是70年代以后那个生产队那个集体化那个时候就种得有点多……

然而,就像张兴裕的人生一样,南洋水仙茶的发展也是一波三折,几经风雨。

(同期声)张兴裕:

我那时候刚好是66年小学毕业以后回乡务农,务农务一段时间到69年才去读书,重新读南洋中学啊,创办了才去读,那段时间好象是,当时是割资本主义尾巴,那时候,果树啊,好象当时连竹子都砍,绿竹、水仙茶也砍,反正不属于私人的全部都砍掉,只有充公与集体不砍,其他都砍,那时候砍了也是一大损失,老茶树全部要砍,当时水仙茶好象也不多……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和放宽,水仙茶的种植迎来了新的春天,张兴裕等一大批南洋乡茶农重新操起了祖业,规模逐年扩大。可是当时价格上不去,销量也少,因此,水仙茶并没有成为当地人民的致富之道。直到2000年以后,特别是近几年来,漳平市委市政府着力打造"漳平水仙茶"品牌,进一步扩大"漳平水仙茶"的文化影响,充分利用丰富的茶叶资源,利用优厚的山地、土壤、气候等资源,兴办高档次优质茶叶的精制加工厂,引导茶农发展无公害生产,致力做大做强茶产业,南洋乡茶叶总量迅速扩张,房前屋后都是茶叶,家家户户都是茶农,茶叶真正成为当地农民的致富产业。

(同期声)张兴裕:

……那跟以前对比差很远了,以前才十五块钱啊,十五块钱那以前一个人工可以赚十二块钱左右,十二块钱那就等于赚一天多咯,现在一个人工就赚60块钱啦,不要说,就卖到两百二就相当于四个工啦,无形中水仙茶茶价就高很多啦。

与此同时,漳平水仙茶的质量也进一步提升,经国家茶叶质量监测中心和省农业厅检测,无农药残留、无杂质、理化指标等符合国家标准和绿色食品要求,在历届名茶评比会上共荣获十余枚名茶金奖和优质茶银奖,多次荣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被列入《中国名茶录》,漳平市也被誉为"水仙茶之乡"。

可在张兴裕看来,虽然如今南洋的水仙茶不管在质量还是产量上已经远远超过了中村和大会,但是漳平水仙茶的传承历史是不容改变的,这段历史在他心中始终没有模糊。

(同期声)张兴裕:

最早的水仙茶应该是从武夷山下来的,从武夷山下到双洋的大会,大会以后才传到中村,中村才慢慢的向南洋发展,南洋发展了以后,南洋的起步趋势比较快,这个应该过程是这样的。

说到这里,漳平水仙茶的来龙去脉应该已经十分清楚了。正如张兴裕所说,其香如兰似桂的漳平水仙茶饼,其种苗引自福建茶叶的发源地建瓯,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创始人是大会村的刘永发,其中兴时期是中村的邓观今和游氏制茶世家,其形成规模是仰赖于九鹏溪下游两岸的南洋乡的广大茶农,而真正产量大增和名气大噪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十几年来,漳平市历届政府的全力引导推动和茶师傅们精心努力的共同结果。

这,就是漳平水仙茶的过去和现在。在历尽曲折之后,她出尽风头,她香飘四海,她的前程如花似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