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楼

打造中国茶产业的世界品牌

发表于:2024-12-23 作者:茶香楼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12月23日,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驱腥气,以茶防病气,以茶养生气,以茶散闷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 --唐。刘贞亮茶生于名山秀川之间,人们以饮茶与山水自然结为一体。茶的自然属性与

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驱腥气,以茶防病气,以茶养生气,以茶散闷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   --唐。刘贞亮

茶生于名山秀川之间,人们以饮茶与山水自然结为一体。茶的自然属性与中国古老文化的精华渗透和融合,使得茶的精神内涵为众人接受,形成了系统而又完整的中国茶文化。中国是茶的祖国,名茶众多,但说得出的品牌却屈指可数。既要有名茶,更要有名牌。英国一个立顿红茶年产值竟相当于我国7万家茶企总产值的三分之二。不久前在宁波召开的全省茶文化研究会(11+1)会长联谊会上,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省茶文化研究会会长、省政协原主席周国富语重心长的讲话,可以说为中国茶业品牌建设指明了方向。   编者

一个军人不能没有肩章,一个国王不能没有皇冠。品牌就是企业的肩章、商品的皇冠。

--切实增强茶品牌创建意识

在消费选择的今天,品牌的力量超越了产品品质的力量,品质是保证,而品牌则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茶品牌建设是我国复兴中华茶文化、振兴中国茶产业的关键。我国是茶文化的发祥地,茶是中国的根,全世界茶的根在中国。但从当前全球茶业经济发展情况看,我国虽然是茶叶大国,却不是茶业强国。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种植面积第一,产量第二,出口第三,创汇第四。这个排列,反映的是我国茶业组织化程度不高,产业链不长,附加值不大。

2008年以后,我国茶园面积和茶叶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目前全球茶叶产量330万到350万吨,中国占130多万吨。但全国7万多家茶企业,注册商标仅1000家。在国际市场,中国出口的茶叶平均每公斤仅值两美元左右,比印度低四成,比斯里兰卡低六成多,甚至比肯尼亚的茶叶价格还要低20%。统计显示,2008年全国7万家茶企总产值300亿元,而同年英国立顿红茶年产值230亿元,相当于我国茶产值总量的三分之二。2009年我国茶叶出口历史性突破30万吨大关,但在国际市场上,至今没有一家称雄于世的中国茶业龙头企业,茶企多为原料性出口,且以低层次价格竞争为主,约60%出口到发展中国家。

虽然从区域看,中国天南地北都有很多的茶叶品牌如龙井、毛峰、毛尖、银针、碧螺春、铁观音等,但目前,中国茶业最缺的还是世界性品牌,我国与世界茶业的主要差别在品牌建设上。因此,实施企业品牌战略,打造中国茶业品牌,已成为中国从茶业大国走向茶业强国的必由之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品牌是企业和商品的灵魂。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品牌是企业信誉的标志,是商品质量的显现,是企业文化的积淀,是企业和商品竞争力的核心所在。一个军人不能没有肩章,一个国王不能没有皇冠。品牌就是企业的肩章、商品的皇冠。没有品牌的产业根本无法做大做强,没有品牌的企业也无法真正立足于行业。

把分散的茶叶企业和资源加以整合、改造和提升,形成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的茶叶企业和企业群体。

--扎实推进茶品牌建设

目前,茶叶品质具有很大的模糊性,茶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又没有各自独特的定位,消费者往往通过价格来确认质量,使得市场的成长和成熟较难实现。这就要求我们在茶品质管理中要引入标准意识,标准化生产是创品牌的前提。我们要严格遵循创牌要求,加大茶叶生产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实施力度,在每一个生产环节都实现质量标准控制,推进茶叶生产经营的规范化、科学化和规模化。

文化与科技是品牌建设的两翼,科技创新是品牌保持生机活力、做大做强的源泉和动力。我国茶叶的综合开发利用、茶叶科技与先进国家比,差距不小。目前,日本60%的茶叶用作传统饮料、40%用来作深加工,而我国是97%用作传统饮料、3%用来作深加工。茶科技是茶业提升、品牌推进的重要路径,对跨区域性品牌建设尤其如此。我们要引导更多的工商企业投入茶产业,鼓励具有开发能力、经济实力、管理水平较高的科技公司和龙头企业进行科技攻关和创新,进行深度开发,做出茶饮品、茶食品、茶保健品、茶用品等等,延伸茶业产业链,通过科技创新实现茶业品牌更多的内涵和更高的附加值。

"小、散、乱"是当前茶品牌建设中最突出的问题。应该说,近年来茶叶行业资源整合已经有了一定发展,但其发展水平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茶叶企业的发展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我省在整合资源力度上与福建、云南等省也存在差距。宁波实施茶叶一牌化战略,针对的就是茶品牌"小、散、乱"。福建武夷山今年计划投资50亿元建设"武夷国际茶文化艺术之都",确实是大手笔,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和借鉴。这是加快茶产业转型升级、提升茶产业发展、做强做大茶产业、做好做优茶品牌的一个很好示范。茶产业的发展必须走现代化生产经营之路,产品的独特性必须与规模性有机统一。

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茶研会要积极举办形式多样的茶事活动。

--发挥茶研会在推进茶品牌建设中的作用。

推动茶品牌建设,对于茶文化研究会来说,是时代要求,也是职责所在,具有独特的优势,也有着广阔的舞台。各级茶文化研究会有条件、也应该在推进茶品牌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茶文化研究会聚集着一批茶业专家和一批有领导工作经验的同志,茶专家有丰富的茶专业知识,对茶发展规律有较深感知;老领导有着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对品牌建设也多有研究。对于推进茶品牌建设,茶文化研究会有着独特的优势。我们要针对茶发展的现状,开展专题调查研究,深入基层、深入茶区、深入市场,发现问题、破解难题,提出提案、议案和建议案,为党委、政府建言献策,当好助手和推手,为茶行业、茶企业指引方向、出谋划策。

茶品牌建设是茶文化研究的重要载体。在推进茶品牌建设中,既要做研究性工作,也要积极探索建设的有效平台载体。茶文化节会是推动茶品牌建设的好形式,茶研会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举办形式多样的茶事活动,诸如茶博览、茶旅游、茶艺、茶赛、茶话、茶诗书画展、茶人联谊会等,推动茶消费,宣传茶文化,推进茶品牌建设,进一步扩大我国茶叶的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茶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茶品牌建设牵涉到方方面面,需要汇集力量,整合资源,联合各方去推进。目前,全省10个市、26个县市及一个乡镇成立了茶文化组织,初步形成了工作网络,还有一些县(市、区)正在筹备建立茶文化组织,浙江大学茶文化与健康研究会筹委会也正式成立。这是推动茶品牌建设的重要资源和力量。省、市、县(市、区)茶文化研究会要加强合作和交流,发挥引领作用、凝聚作用、汇集作用、联结作用、促进作用,不断创新活动载体,营造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及广大民众重视、关心、支持、参与茶品牌建设的良好氛围和强大合力,促进我省茶业的科学发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