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怎样过元宵: 年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中国茶网资讯:春节之后,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又一个大节日来到,那就是元宵节--正月十五,这一天也叫上元,因此这个节也叫上元节。
元宵节的"元"当然是指上元,宵指晚上,就是说,这个节日与除夕、中秋节一样,也是一个以夜间活动为特色的节日。而夜间的节俗活动主要是放灯、观灯,所以这个节日也叫灯节、灯夕。
虽然说元宵节的正日子是正月十五,但节期可远不只十五一天。正月十五,只可以说是元宵节的正日子,节俗活动的延续时间前错后挪,要长得多。在唐代,在十五前后各展一天,为三天;到宋代,由三而五,又加上了十三和十八,十三叫试灯,十八叫收灯。
元宵作为灯节,节俗当然多与灯有关,比如开灯市售买花灯、街衢张灯结彩,人们逛灯市、赏花灯、猜射灯谜,妇女乘月光灯影走桥摸钉,与夜有关的还有放焰火,还有昼夜都可以闹的舞龙舞狮、高跷旱船,当然还要吃元宵……
节俗由来
关于元宵节俗的形成,说法颇多,但一般认为在汉代就初具雏形。史载汉武帝的时候,汉室要在夜里祭祀一位叫"太一"的神明。据称,太一地位在五帝之上,并有恩于汉武帝。相传另一位汉代皇帝汉文帝也和元宵节有关,他是在大将周勃勘平"诸吕之乱"之后即位称帝的,而那勘平叛乱的日子正是正月十五,所以此后每逢正月十五夜晚汉文帝都要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并且确定这天为元宵节。
元宵节的形成,还关系到古代国家制度的一些调整。中国历史发展到汉代,已经远离了自由的、朝气蓬勃的先秦,社会管理趋于严格。当时的都市实行"宵禁",专门有执金吾者站岗执勤。但宵禁不利于元宵玩乐,所以朝廷调整为金吾不禁。汉代以后,战乱连年,民生凋敝,娱乐活动难以展开。至隋,国家又趋于统一,节俗活动也就盛行起来。富有喜剧色彩的是,隋文帝禁元宵,他儿子隋炀帝则一改父制,大开元宵之禁,带头大肆铺张元宵的张灯、游玩活动,以至于后人称"今人元宵行乐,盖始盛于此。唐朝是自汉以后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唐都长安也和西周两汉一样,例行宵禁,但唯独元宵节期间特许弛禁放夜。此后的宋元明清,元宵节一直是热热闹闹,花样翻新,新意叠出,一代盛过一代。
花灯与灯市
花灯是灯节最突出的景观,也最能概括这个节日的活动,而其余的灯市、观灯游赏以及社火百戏等节俗活动,都是直接或间接由此发展引申出来的。上元花灯经过近两千多年的传承,展现了一个从独立到组合、从静止到活动、从单纯到装饰的过程。最初的灯是单纯、静止的,它不能运动,也较少装饰,并且多是单个独立的。张灯之外,使元宵不夜天更为增色的是烟花。烟花与爆竹是一个家族的,但后者较前者的出现要早一些。据宋高承《事物纪原》说,火药的杂戏始于隋炀帝,后世逐步完善,达到今天这种声色俱佳的境界。
猜灯谜
所谓灯谜,就是将谜语贴在灯上,供人游赏时的猜度,中者扯下纸条,领取奖品。由于灯谜有一定的文化蕴涵,又颇能撩人兴致、启发智力,后世便长足发展,成为元宵的重要节俗活动。古时,谜语是挂在长棚上的,而能组织为灯社,足见规模之盛大。江南苏州一带还称灯谜为"弹壁",顾禄《清嘉录》记述其情说:好事者,巧作隐语,粘诸灯,灯一面复壁,三百贴题,任人商揣,谓之打灯谜。
闹元宵
"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节俗活动的最大特点是"闹"。
一般来说,初十刚过,十一二三的时候,百戏社火便搬演开来,走街串巷,穿村越寨,直闹到十六七。不仅闹的时间长,闹的名目也多,明人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中指出有鼓吹、杂耍、弦索:"鼓吹则橘阳律、撼东山、海青、十番,杂耍则队伍、细舞、筒子、斤斗、蹬灯、踢梯,弦索则套数、小曲、数落、打碟子。"到清代,这类杂戏更多。
杂戏,也就是现代所谓杂技,仅是元宵之闹的一部分。此外就是社火,这是规模和影响更大的,诸如踩高跷、跑旱船、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打腰鼓……在这个节日里,也有一些信仰习俗留存到近、现代,那就是走桥、摸钉等。
走桥一般在正月十六进行,所以这一天也叫"游百病日"。走桥习俗有许多别称,着眼于除病、去病,称"走百病"、"除百病"、"散百病"、"烤百病"等,而其中的走、散、烤、游以及桥等则显示了方式方法的不同。明清两代的妇女们是罩白绫衫,成群结队,肩并肩、手挽手地出游,打头的一人举香开道,其他人尾随其后。烤则不同,它和火联系,也叫跳火。十六日夜晚,拢一堆小火,孩子先跳,大人随后,不能行走奔跑的幼儿也要象征性地烤一下。有些地区的游走还规定了地点,即需过桥(如北京)或走城墙(如南京)。这种习俗的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驱除百病,保佑健康长寿。
走桥之外,旧日北京还有摸钉的习俗,也是妇女参加,两者其实是相关的。所摸的是正阳门的大门钉,俗说如此"识宜男",就是有利于生男孩。冯溥《元夜春词》同时写到了北京的这两种风俗,其词云:一望平沙万里遥,月明何处尚吹箫?旁人争说前门好,姐妹牵衣过小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