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楼

陈建平:从茶叶贩子到制茶厂老板

发表于:2024-11-10 作者:茶香楼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11月10日,中国茶网资讯:从昔日贩卖茶叶的农民,到今天拥有500多万元固定资产的茶厂老板,身为草根创业者的陈建平经历了一个破茧成蝶的过程。如今,陈建平正在引发着一场"蝴蝶效应",要把老茶园做大做强,带动乡亲们都富

中国茶网资讯:从昔日贩卖茶叶的农民,到今天拥有500多万元固定资产的茶厂老板,身为草根创业者的陈建平经历了一个破茧成蝶的过程。如今,陈建平正在引发着一场"蝴蝶效应",要把老茶园做大做强,带动乡亲们都富起来。

卷起裤腿上田,

一心想当老板

18岁那年,陈建平初中毕业后回乡务农。自此,他和父亲一样,在郎溪县毕桥镇施宏村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然而,他不甘过着"两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1997年,陈建平随着打工潮,来到了江苏无锡市洛社镇的一家印染厂打工。聪明、勤快的陈建平很快得到了老板的赏识,工资是一级一级地往上加。

看着江苏人办企业风生水起,红红火火,陈建平"眼红"了,他寻思着自己办一个企业。于是,陈建平婉拒了老板的挽留,毅然回到了家乡。经过一番市场调查,陈建平决定办养猪场。他筹措了2万多元钱,盖场房,买小猪……就这样,他的"猪老板"一当就是八年。"这几年,我是尝尽了酸甜苦辣。"说起这段历程,陈建平不无感慨地说。起起伏伏的市场行情,加上一场如风暴般的禽流感,陈建平觉得养猪没有赚头了,他又琢磨着办其他企业。

贩卖茶叶,

赚了钱依然不安分

2006年的春节刚过,村子上的一些人就张罗开始制茶了。春茶终于开园了,村子里是一片忙碌。茶园里到处是采茶女,茶贩子在村子里来来往往。陈建平一边"打点"着自己的3亩茶园,一边贩运干茶到江苏、浙江卖。诚信、头脑灵活的陈建平连着干了三年,赚了50多万元。"我虽然赚了点'小钱',但是总觉得'大钱'给别人赚去了,划不来。"陈建平说,有件事对他触动特别大。2007年3月的一天,陈建平送60多斤干茶到无锡一个老朋友的茶庄去卖。当时正好有顾客来买茶叶。茶庄老板当即将陈建平送去的茶叶换了包装,按800块钱1斤的价格出售。"这利润太高了吧,我卖给他一斤400块钱已经够高的了。"这一惊讶,让陈建平又燃起了那永不熄灭的"老板梦"。

办茶厂,

盯住"老茶树"不放松

这一次,陈建平盯准了自己熟悉的"市场"。2009年3月,陈建平投资80多万元办起了茶厂,当年就获得纯利润20多万元。

陈建平的村子有4000多亩茶园,这些茶树都是60年代种的,是老品种。村民们见周围村子的人都把老茶树砍了,种福鼎茶、白茶等新品种,也纷纷要改种新品种。陈建平见状,忙劝说村邻不要把老茶树毁了。在陈建平苦口婆心地劝说下,村民们渐渐打消了砍老茶树栽新品种的念头。陈建平为什么对老茶树情有独钟?"原生态的茶园越来越少了,原汁原味、传统工艺的茶叶也不多了。再说,无锡、溧阳、南京、宜兴这一带的人都喜欢喝'碧螺春'茶叶,而且销量很大。现在能做出原汁原味的'碧螺春',也只有我们这些老茶树的茶叶了。"

为了保护好这片原生态的老茶园,去年,陈建平通过毕桥镇政府,在村民中开展了"一事一议",将这片老茶园永久性地保留了下来。

2011年10月,陈建平趁热打铁,在村子里成立了茶叶种植加工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给茶农统一购买无残留农药,统一治虫,统一管理茶园,统一经营;并且以保护价收购鲜叶和干茶。"我一定要把4000亩的茶园做出8000亩的效益来,让茶农从老茶园里切切实实地得到实惠。"陈建平充满信心地说。

发展茶产业,

惠泽邻里乡亲

如今,陈建平的固定资产已有550多万元。"有人劝我,守住这份家业已经够了,再不要去折腾了。但是我以前是做生意,是以赚钱为目的。现在我是做企业,是做自己喜欢的事业。"站在老茶园边,陈建平满怀憧憬地说。"我要建以茶为主的'农家乐',挖掘茶文化,打造茶品牌,发展茶产业,延长茶产业链,把老茶园做大做强,带动乡亲们都富起来。"

陈建平(中)望着老茶树,脸上露出了笑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