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茶产业期待多元化消费空间
农业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茶叶生产在连续5年增长10%的基础上,今年开局形势良好,若无大的自然灾害,预计全国春茶将比去年增产8%。然而,随着我国茶叶产能的快速增加,产销矛盾也进一步突出:我国茶叶出口量多年来始终未超过30万吨,增加部分的茶叶主要靠国内市场来消化,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内销市场的增幅很难追得上茶叶产量的增长速度。
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统计,在夏秋茶大面积弃采的情况下,我国茶叶开始出现产大于销情况。2008年,我国茶叶产量达到了124万吨,其中内销为90万吨,出口为29.7万吨。面对已经出现的库存积压,专家建议,我国茶产业亟待开拓多元化的消费空间。
多元化的消费空间在哪里?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调查表明,近年来国内茶叶消费的增量主要集中在名优茶、茶饮料和茶食品上。其中,2008年我国的茶饮料消费量达到了1000万吨,这就意味着大约6万吨茶叶的消费量。此外,进口红茶数量也有较快增长。对此,吴裕泰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魏炜解释说,近年来名优茶的销售增长较快,主要是因为消费者购买能力提高,而茶饮料、茶食品和红茶消费量的快速增长,则表明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正在改变着消费者的茶叶消费方式,即茶叶不仅是一种慢速消费品,也是一种快速消费品。目前,台湾人均年茶叶消费量为1.6公斤,其中按传统方式饮用的不到一半。
多元化的消费需要多元化的产品,加之消费者对质量安全等因素关注度的提高,国内茶叶产品必将向着小包装、品牌化和深加工的方向发展。这些,正是我国茶产业的短板。第一,我国的茶叶产品仍以散茶为主。国际市场上的茶叶消费则以袋泡茶为主,可以用瓶装水冲泡的茶粉也受到年轻消费者的欢迎。第二,我国多名茶而少名牌。在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王庆看来,我国的西湖龙井、碧螺春等众多名茶种类,事实上已经成了加工工艺,不是企业品牌,因此并不适应市场竞争的需求。因为名茶价格高,效益好,出于追求经济效益的冲动,加上区域口味偏好,国内茶叶企业往往重视名茶胜于品牌,这就导致我国目前7万多家茶厂中,注册品牌的仅有1000家左右,而区域性乃至全国性品牌更是寥寥无几。由于缺乏品牌效应,我国虽然是世界上第一产茶大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却较弱,毛茶售价比斯里兰卡茶低六成多,比印度茶低四成,甚至比肯尼亚茶也要低20%。第三,我国茶叶深加工技术的研发相对滞后。在日本等国,茶叶被广泛应用到食品、医药保健和日用生活品中,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的茶叶加工品仍以茶枕等传统产品为主,不仅在茶多酚提取等技术研发上远远落后于日美等国,在茶饮料、速溶茶粉等茶食品的开发生产上也没有形成规模。此外,我国茶叶生产的机械化程度较低。据多年从事茶叶生产管理工作的农业部高级农艺师黄继仁介绍,由于国内市场过分强调"单芽茶"等外观特征,致使茶叶采制仍以人工为主,机械化程度低,这就使我国茶叶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而在印度、斯里兰卡和肯尼亚等国家,茶叶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标准化和工业化生产。因此,有业内人士将国内外茶产业的差别归纳为:在国内是地道的农产品,在立顿则是大工业化的产物。
针对现状,王庆等专家认为,我国茶产业要开拓多元化的消费空间,关键是在保护传统制茶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用产业化的思路来生产和经营茶叶。为此,首先要转变观念,从名茶争创中走出来,开发方便、快捷、经济、卫生的茶叶产品,以争取更大的国内外市场份额。其次要转变茶叶生产模式,通过组建合作社等方式提高茶叶生产的规模化程度和机械化水平,破解一家一户小农经营与茶叶产业化进程之间的矛盾。再其次要从做产业的角度出发,打通茶叶生产和消费的区域局限,提高产业的集约化水平,并通过引入现代企业经营和产品营销理念来逐步打造区域性以至全国性茶叶品牌。最后还要加强茶叶深加工技术的研发和引进,形成包括茶叶、食品、保健品和生活日用品在内的产品链条,使没有喝茶习惯的消费者也成为茶叶消费对象,从而在提高茶叶附加值的同时,为茶叶特别是中低档茶叶的消费开辟新的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