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茶园“立体经济”助茶农增收
中国茶网资讯:放眼望去,满山皆是青翠成林的梨树、李树,这里却是一个大茶园。不是茶场在"转行",而是茶树在"乘凉",梨树之下是一垅垅的茶树。这种景象,在宜宾屏山县锦屏镇的万亩高山生态茶产业园里。
"茶树是一种喜荫树种,梨树、李树枝叶茂盛,挂果后树高1米左右,刚好给茶树遮阳。两种树子的成长期也刚好错开。"屏山县农业局茶技站站长郭九武说,这是当地多年前就开始推广的一种经果林复合套种技术。
锦屏镇万亩高山生态茶产业园位于该镇锦屏村、集翠村、芋河村交界处,当地种茶历史已有数十年,几乎家家种茶,规模化茶园面积近万亩。受益于天时和地利,这里的茶一度名扬千里之外,曾捧回多个省级博览会的金奖。
1997年,随着市场经济的波动,茶叶的产出和产值走向下坡路,锦屏茶农们的生活开始由卖茶赚钱变为勉强谋生。
祖祖辈辈种茶的日子真的过不下去了?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三个村子的村干部们开始奔波求解。一次偶然,茶园套种果树的想法让大家顿时眼前一亮,"立体经济"这个概念开始走近茶农。
果树、茶树构成的"立体"茶园美景,带来的是茶农双重收益。 1999年,搭着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顺风车,梨树、李树被成功植入这里的几千亩茶园。
"在农技专家们的指导下,我们选择了十几个果树品种。梨子树有圆黄梨、金花梨、黄金梨,李子主要是翠红李。这些品种都是稀有品种,很有市场。"当时还只是锦屏村村主任的谢天金说。
转眼三五年后,梨树、李树开始挂果。现在,茶园里的果树已进入丰产期。
"每亩梨子的产量在1000斤左右,李子的量还要大点。平均算下来,每亩收入在3000块~5000块左右,都快接近茶叶的收入了。"谢天金告诉我们。
"果子愁销不?""不愁销。"记者提出疑问时,集翠村的村支书肖波随口作答,"上个月,一个成都的水果批发商已经将全村2000多亩茶园里的水果全部订购了,2块8到3块一斤,他订了40万斤,每户签协议的时候就付了20%的订金。"
"他们的是不愁销,我们的是很好卖。我们村的主要是销往重庆、成都、乐山和宜宾的商场超市。"谢天金赶紧补充说出锦屏村的水果销售情况:水果在上市前分捡,直供零售终端。"6、7月份,是采茶空档时期,我们就把劳力投到水果的分捡和包装上,这样更卖得起价,比直接批出去至少多10%的利润。"
春茶颇丰收益入手时,茶园里丰产的梨子已被全部订购。 说起茶园和果树,两位村干部头头是道,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还有另外的头衔:农民专合社组织的负责人。两个村子都有自己的农业专合社,谢村长是村上锦茗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肖支书是他们村翠苑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的秘书长。
小茶地聚成大茶园,茶农变身专合社会员。专合社的出现,让屏山县个体化种茶成为历史,规模化种茶、科学化生产、产业化运营变成现实。锦屏镇的茶叶专合社实施的茶园立体经济为茶农增收带来了双通道,而屏山县的茶农们的增收之道还不只这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