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楼

正安茶产业: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发表于:2024-12-24 作者:茶香楼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12月24日,纵观正安茶产业发展,可谓一场普及实用科技的"大决战"。"过去,农民自种的茶树,基本上是自生自灭。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正安县委、县政府号召在开垦的荒山荒坡上采用种子进行点播建成的茶园,在基地的规划

纵观正安茶产业发展,可谓一场普及实用科技的"大决战"。

"过去,农民自种的茶树,基本上是自生自灭。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正安县委、县政府号召在开垦的荒山荒坡上采用种子进行点播建成的茶园,在基地的规划上没有充分考虑土壤、海拔、交通等因素,在品种纯度、移栽质量和施肥管理以及加工、营销等方面缺乏科技含量。一句话:就是没有走科技兴茶之路。"正安县绿产办负责人如是说。

前车之鉴,后世之师。

正安县委、县政府清楚地认识到,要实现3年时间新建10万亩优质茶园,打造茶产业大县目标,在解决了广大干部群众思想认识的前提下,还将面临一场实用科技的大普及。用正安县委副书记蔡万权的话说:"否则,发展规模越大,阵痛也就会越大。"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在茶产业发展过程中,正安县在茶园规划、建设、管理和茶叶采摘、加工、营销上注重科技的普及和应用。如在茶园规划上,海拔要求在600-1200米,地形要求坡度小于25度,土壤PH值4.5-6.0;在种植沟开挖上,要求宽行90厘米,沟宽60厘米、深50厘米;在茶苗移栽上,要求先施足底肥,亩施农家肥4000斤以上,或施普钙200斤,后采用双行单株,行距33-40厘米、株距27-30厘米,呈等边三角形,且移栽时要压紧土壤、浇定根水,移栽后离地15-20厘米进行定剪;等等。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新建茶园是茶产业发展的关键,它关系到茶产业发展的成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正安县对全县规划的茶园区域开展土壤取样工作,在全县15个乡镇共取土样230个,并及时送贵阳市质检中心检测,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对土壤酸度达不到要求、重金属含量超标的区域进行调整,进一步完善了《正安县茶产业发展规划》。

鼓励以企业为主体申报有机茶认证,凡新申报并获得有机茶认证的予以一次性补助,茶园面积在200-500亩补助1万元、500-1000亩补助2万元、1000-2000亩补助5万元。凡加工厂获得有机认证的一次性奖励2万元;制定并实施正安县生态富硒茶和有机茶管理办法并加强标志标识管理,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保护知识产权;县财政每年安排30-40万元工作经费,重点对全县从事茶叶产业建设的干部群众进行培训。

与此同时,正安县特邀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权威专家反复论证,确定国家级优良品种福鼎大白、龙井43号及白茶作为正安茶叶产业发展的主要品种。为建设优质茶园,确保育苗有良好的母本源,该县从2007年开始到农业部定点的茶树良种繁育单位--遵义茶树良种苗圃场等地签订了50万公斤福鼎大白等良种穗条,由县绿产办委托县林业局中心苗圃场、金林茶叶有限公司等5家育苗单位培育了无性繁育茶苗750亩。目前,正安县已新建育苗基地8个,面积1200亩,茶苗生长良好,预计可出苗1.5亿株以上,可保证全县今年新建4万亩茶园的生产用苗,走自供、自给、自足的良种化道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