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楼

宜宾大力推进现代茶产业快速发展

发表于:2024-11-11 作者:茶香楼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11月11日,中国茶网资讯:目前,全市茶产业正以"一个取向三大提升"为总揽,以现代茶产业建设为抓手,以红绿茶并进为基础,以品牌建设和市场渠道建设为突破口,以项目争取和招商引资为支撑,以叙府茶业牵头组建"四川茶叶集团

中国茶网资讯:目前,全市茶产业正以"一个取向三大提升"为总揽,以现代茶产业建设为抓手,以红绿茶并进为基础,以品牌建设和市场渠道建设为突破口,以项目争取和招商引资为支撑,以叙府茶业牵头组建"四川茶叶集团"为龙头,以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为依托,大力推进全市现代茶产业的快速发展。

优势:一个"早"字不得了

"僰道出香茗,悠悠三千载",悉心一算,宜宾茶已有上3千年的历史。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造就了宜宾茶叶常年在2月上旬就可开园,比省内和江浙一带主产茶区早15-30天左右,属名优生态早茶生产的最适宜区。

这一"时间差"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自2008年以来,宜宾市连续举办了六届中国宜宾早茶节,"早"字这一生态特色,已逐步成为茶业发展的优势和资本。统计数据显示,宜宾茶园面积从2007年49万亩发展到80.2万亩;总产量从1.95万吨发展到3.73万吨;总产值从17.2亿元发展到75.59亿元,人均助农增收从12元发展到80元。

进驻成都"王府井百货"、"红旗连锁"、"远东百货"等大超市大商场,北京高端造势,论道宜宾茶产业……早茶节让宜宾市茶业版图得以迅速扩张,触角也是越伸越长,"过去在省城市场上,只能看到一两家我们的品牌单打独斗,在今年更多的企业挤了进去,且站稳脚跟。"一位茶企负责人欣慰地说。同时,据权威口径统计,去年宜宾市茶叶出口达434万美元,高占全省总额七成以上。

困境: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同步凸显

全市上半年生产茶叶(毛茶)22946吨,茶业综合产值32.95亿元,同比增加2.3亿元,再度刷新历史最佳战绩。光鲜亮丽的数据背后,众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同步凸显出来,成为茶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重大制约--

宜宾市虽然早茶发展较好,但更多的是单芽茶,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利用率极低,夏秋茶被忽略。其中,茶叶科技研发展成果转化与运用不够,造成了设备闲置和茶叶浪费;企业各自发展自有品牌,低层次竞争;每年33万吨茶叶出口中,有23万吨是中低档茶叶,主要销往非洲;多数出口的茶叶由于安全质量问题,无法进入欧美市场。

记者了解到,宜宾市茶叶新品种选育和良繁基地建设严重滞后,目前,全市无性系茶树良种面积仅占64.5%,地方选育的省级以上的优良品种仅3个。同时,繁育能力不够,大量从外地调入的茶苗,品种纯度和质量难于保证;繁育品种存在盲目性,项目发展所需苗木需进行政府公开采购,只能凭借经验确定繁育品种,造成产需脱节,对全市打造本地区域特色的茶品牌带来制约。

除了茶叶本身的问题,作为经营者,企业、专合社和茶农之间还缺乏有效利益联结机制,缺乏一批真正意义上的领军型的龙头企业和产业领导型茶叶企业家,加之,绝大多数专业合作社运作不够规范,没有真正起到连接茶农和龙头企业、标准化组织生产、社会化服务茶农的作用。全市茶产业总体上仍然处于茶园自发的分散经营、品牌打造和市场拓展与营销企业各自为阵的局面。

全市已注册的茶叶品牌有近百个,其中市级以上的茶叶品牌就有四五十个。但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全国驰名茶产品品牌。宜宾茶叶的营销渠道仍局限在厂家直销、加盟连锁等单一的有形市场,电子商务、网上交易等无形市场开发严重不足。宜宾茶叶营销体系的建立依然是以企业自己建设为主,企业之间没有形成渠道共享的有效机制,重复建设严重。

从管理层面上来讲,宜宾市茶产业的茶园管理、茶叶加工、市场营销、品牌创建四个环节分别为农业、经信、质监、商务和工商等多个部门管理,难以形成有效的发展合力。

现状: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形成你追我赶态势

"一方沃土养育一方人"就是宜宾茶业的真实写照。全市2区8县全部种植有茶叶,种茶乡镇136个,种茶农户约13.5万户,翠屏区邱场乡、高县羊田乡和落润乡、珙县石碑乡和下罗、玉和片区、屏山县屏山镇、宜宾县蕨溪镇(黄山)到屏山县大乗镇、以及筠连县的巡司片区等地已打造出了多个万亩生态茶园示范基地。

目前,全市正大力推进以宜宾县、屏山县为主的10万亩中高山有机茶生产基地,以翠屏区为主的海拔600米以下的30万亩特色名优早茶生产基地,以高县、筠连县、珙县、屏山县为主的50万亩优质绿茶及红茶生产基地和以筠连县为主的10万亩小叶苦丁茶生产基地四大茶叶生产基地建设。

据统计,市级以上茶产业龙头企业达18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3家,年加工能力达3万吨以上,加工能力达到全市茶叶加工量的70%左右,初步形成了宜宾市茶产业龙头企业集群。今年上半年全市茶叶企业生产茶叶达1.64万吨,销售收入达15.16多亿。

底子有了,宜宾市茶企纷纷使出杀手锏,加快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力度,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我们已取得茶多酚提取相关适用新型专利30项,力争成为中国最大的茶多酚等精深加工企业。"富正源负责人说。

"我们申报的'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已经通过专家评审,届时将成为全国茶叶行业中首家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今年叙府茶业迎来了发展的大年,由他们为主要发起人组建的"川茶集团"预计将于9月底完成注册,力争在西博会上盛装亮相。

"我们与吴裕泰实现了战略合作,依托其百年老字号的品牌效应打入北京市场,让首都人民也能尝到宜宾早春绿茶的优良品质。"川红集团负责人说,不仅如此,该公司在8月首次实现以川红的品牌出口俄罗斯。"公司于6月建成的茶叶精加工厂,设产品研发中心、历史陈列厅、名茶品鉴室等,集茶叶科研、精制、品鉴、仓储、销售和茶文化展示于一体。"醒世茶业负责人说,新厂的建成,成为公司加速发展的新平台、助推器。

思路:推动茶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茶业已成为宜宾的特色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从2011年起,市政府每年财政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区县政府和企业配套5000万元以上资金,专项用于支持品牌打造、技术创新、标准化生产和连锁经营店建设等,助推茶产业不断占领高端市场。

省委、省政府洞悉到宜宾茶产业发展的良好前景,决定2012年至2014年连续三年每年2500万元专项扶持宜宾茶产业发展。

站在新的起点上,如何突破困境,推动茶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下一步至关重要。

首先,理顺管理体制机制,建立专门的、一条龙的管理体制;聘请高端策划和运作机构为宜宾茶产业进行茶产业战略策划,重点明确发展战略定位,品牌建设设计及路径,市场定位及实现路径,企业资源整合设计,茶产业定价权和话语权、标准控制权的实现路径,茶叶生产经营管理体制创新设计,万亩亿元茶叶基地建设模式和重大项目的策划包装等。

坚持以"宜宾早茶"、"川红工夫"、"筠连苦丁茶"公共区域茶品牌为重点,加速宜宾茶叶产业化进程,制定政策鼓励龙头企业向下实施兼并重组,鼓励外来工商资金投资,组建生产经营联合体,不断推进龙头企业品牌建设,努力打造出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宜宾茶产业强势品牌。

加强茶树良种选育和繁育工作,实现茶树良种化、良种本土化;不断提高茶园建设水平,实现基地建设生态化、标准化;大力推进茶叶生产方式转变,实现劳动过程机械化,充分发挥网络功能,实现茶叶生产经营信息化;大力挖掘、弘扬、发展宜宾茶生态、茶文化、茶旅游产业,鼓励支持产业融合发展。"目前全市茶叶专合社对农户覆盖率仅在10%左右。"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说,应大力支持和扶持茶叶专合社发展,同步引导茶叶加工企业与专合社、业主和农场建立紧密的订单生产关系、多次分利的利益联结机制,既解决茶叶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安全化问题,又用市场利益的机制倒逼生产环境的规范化。

茶产品想要走出国门,质量必须过硬。要与国际茶产业标准体系接轨,防止茶叶禁用化肥、农药和假冒伪劣农资流入茶基地,建设茶叶快速检测体系,积极支持茶企业开展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有机茶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以质量兴茶、品牌兴业。

最后,建立和整合专项资金,综合配套茶叶开发项目;制订茶产业研发、种植、加工、物流销售等整个产业链发展的鼓励与保护政策;推动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通过林权抵押、小额连保、企业应收账款和仓储抵押等贷款方式支持,创造茶产业发展的下一个春天。(刘路 王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