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茶产业:小茶叶到大茶业的跨越
"能以一叶之轻,牵众生之口者,唯茶是也。"
如今的安康,茶叶的魅力已经远远不止于"牵众生之口",而是以"一叶之轻"舞起了种茶、制茶、卖茶、茶旅游等数以十亿元计的产业长龙,为美丽富裕新安康挥就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茶叶到茶业,安康的茶正在经历从传承千年文化的普通饮品到助推城乡经济发展主导产业的华丽转身与巨变。
茶产业:生态美与百姓富的高度统一
安康不仅是国家"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还是国家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今年3月,国务院原则同意《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把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划分为水源保护区、生态农业区和聚集发展区三类功能区。我市地处水源区保护重要区域,将列为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区。
茶业在我市"走民生为本循环发展之路,建设美丽富裕新安康"总体布局中,具有生态美、城乡美和产业强、百姓富的标志。
山、水、人是安康最丰裕的资源禀赋,只有茶产业等生态友好型产业成长壮大,构建循环产业体系才有了强力支撑,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的成效才会显现出来。为此,市政府不仅先后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山林经济的意见》,印发了《安康市山林经济发展规划(2011-2020)》、《安康市茶叶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了《安康市山林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和安康市茶饮产业发展奖励扶持办法》,而且在安康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每年仍拿出5000万元财政资金来扶持茶产业等山林经济的发展。
把茶产业等生态友好型产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就是兼顾了生态优势和生态责任,促进生态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同步发展,形成"人种茶"、"茶养人"的良性循环。因此,安康发展茶产业路子对头、大有可为。
千家万户种茶到企业建园办厂
在茶叶和安康千年水乳交融的过程中,平铺直叙、润物无声曾是长期的主调,真正实现由"茶叶"到"茶业"的惊人一跃,以前所未有的姿态为一方百姓和经济造福却是近几年来的事情。
1999年市林业局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的大好机遇,把茶叶种植与建设经济林相结合,千方百计鼓励老百姓种茶叶。几年来,全市仅此一项投入退耕还林资金近2亿元,累计退耕还茶面积超过10万亩。市林业局还结合天保工程、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积极引导茶农和企业大户,采取稳面积提单产、建基地搞改造、抓质量创名牌、建市场拓销量等措施,全面加快茶业产业化进程。
据统计,我市茶园面积已经从上世纪80年代的22.8万亩发展到了现在的50万亩,惠及农民55万人。2012年全市
茶叶总产量达1.32万吨,销售产值17.9亿元,茶农人均收入3200多元。平利、紫阳两县的茶叶产值分别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36.5%和27.3%,茶业已成为茶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在汉滨区牛蹄镇的牛蹄河流域,曾经荒芜的几千亩乱石地,时下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在北京承揽奥运主会场鸟巢建设的陈荣堂,回乡组建京康现代农业开发公司,先后投资2500多万元修坎整地,在海拔1200多米的沿河两岸修建梯田种茶叶。现如今,从山上往下看是一望无际的茶园,从山下往上看,一道道高低不一的石坎墩如城墙,很是壮观。这项规划投资2.2亿元,主要建设以茶叶种植为主的现代农业园区,未来将成为种植、加工和销售茶叶的大工厂,同时也是观光旅游的生态园林。而全市像这样以茶叶为主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有15个,其中紫阳红椿现代茶业园区、平利女娲银峰现代茶业园区被认定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