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南茶北移”的内陆突破
山西省在历史上虽多茶商,却素不产茶。史料记载,晋商率先在湘鄂培植和加工红茶,供应华北、西北人民饮用,并使红茶饮誉俄国,把中国的茶文化传播到了海外。明清时期的晋商善做茶叶生意,他们最远从福建武夷山的下梅村经水路、车路、驼路(骆驼载行的道路),经包头、外蒙古恰克图到俄罗斯的圣彼得堡,然后进行国际茶叶贸易。
那时的晋商或许想不到,山西能有一天可以直接产茶,茶叶生意可以做得更容易。2005年,山东客商陈厚珉在山西经过3年努力,攻克了高寒条件下茶苗越冬的技术难关,在黄土高原突破了北纬36度不能种植茶叶的界限,成功地将"南茶北移"种植模式推进到山西省境内,目前已经在晋南的夏县初步形成规模种植。
前不久,记者到山西省夏县泗交镇王家河村,对该省目前最大的茶叶生产基地进行了采访。
"南茶北移"新尝试:种出山西历史上首批茶叶
自夏县县城出发,乘车沿着盘山公路行驶了约半个钟点,记者来到了夏县的泗交深山。驻足山间,只见山清水秀、植被繁茂,新鲜的空气令人神清气爽。陈厚珉的茶园就分布在山间的缓坡地带,而工作间就建在山顶。
在他的工作间里,陈先生一边请客人品茶,一边讲解起他所研究的"南茶北移":"我国明代就有农作物品种自南向北推广有据可查的历史。1959年,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进行'南茶北移'的试验,之后把茶树成功地引种到山东,结束了山东无茶树的历史。后来,茶树继续在内陆北移,河南北部、陕西南部以及河北一些地方都成功引种了茶树。"
记者问陈先生为什么会在山西移栽茶叶?他介绍说:"我的家乡就在著名的北方名茶基地山东青岛崂山,对种植茶叶非常熟悉。2000年,我初来山西搞旅游开发,发现这里的空气相对湿度适中,昼夜温差大,小气候条件好;2002年,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开始在山西试种茶叶。2005年,在经历3次失败后,我在山西霍州种出了山西历史上第一批茶叶;2009年,我又将茶叶引进到华夏第一都--夏县的泗交深山,目前种植面积已有300余亩。"
寻找晋茶的最适宜产地:走上规模化品牌化之路
晋茶在霍州诞生,却为何规模基地选择在夏县呢?
原来,在霍州试种茶叶成功后,陈厚珉一边像照顾孩子似的照料着试种成功的茶叶,一边开始在山西境内不断寻找更适宜晋茶"安身立命"的场所。
2008年,时任夏县县委副书记的薛玉马回霍州家乡时发现了在山西种茶的创举,就热心推荐陈厚珉到运城夏县泗交考察。陈厚珉考察后认为这里空气清新、山峦清秀、河水清澈,土壤的pH值偏酸性,是一个适宜种茶并且能够种出原生态、高品质茶叶的好地方。于是,2009年他开始在泗交移苗试种茶叶。2010年试种了20余亩,到今年种植面积扩大到300余亩,可采摘面积已经达到70多亩。茶叶在地广人稀、气候条件适宜的夏县泗交试种成功,让陈厚珉看到了晋茶规模化经营、品牌化发展的希望。
目前,陈厚珉在夏县的茶园,已形成初具规模的茶叶基地,且由于独特的自然气候条件孕育了风味独特、品质上佳的茶叶,使晋茶已在茶叶市场上小有名气,被称为"北方龙井"。在生产经营方面,采取了"公司+农户"模式,即由当地泗交镇王家河村群众自愿将土地流转给陈厚珉的公司,由公司技术指导,集中管理,统一经营,种植茶叶。而当地老乡还可以由公司返聘回来,到他的厚民茶场打工挣钱。
王家河的村支书王根月给我们算了经济和社会两本"收入账":当地老百姓将土地流转给公司后,除了每亩500元的土地承包收入外,每人每月还可以得到八九百元的打工收入,一年下来每人每年可以收入1万多元,比起单纯种地,收入至少增加了1~2倍,而且实现了就地打工、就近挣钱,不用背井离乡,收入还有保障,家庭幸福指数得到提升。
优势与挑战并存:持续发展需要新思路
山西省的自然地理位置位于北纬34度至40度,气温低、干旱少雨,在历史上被认为不具备茶叶生长的条件,是茶叶生产的禁地。然而,恰恰在这被人们传统观念认为的禁地,陈厚珉经过多年艰苦尝试后产出了高品质茶叶。
谈起晋茶的未来,陈厚珉充满了自信。他说:"茶叶作为一种经济作物,包含着丰富的附加值,具备社会、经济、生态等多重效益,其经济效益是传统农业产值的20多倍。同时,它又与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密切相关,对一个地方发展的促进不可估量。"
下一步,他计划扩大茶叶种植规模,在提质扩容上下功夫,力争3年后使茶叶种植面积和茶叶产量翻上几番,形成规模效应,带动更多的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同时借助政府发展生态旅游的东风,将自己的茶叶种植基地建成集观光、品茶、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山西茶文化基地,让更多的人了解山西茶,形成山西特色茶叶品牌。
据专家介绍,山西在茶叶生产上有着许多其他地域不具备的优势。阳泉、忻州、吕梁、临汾、运城、长治、晋城大部分地域的海拔、气温都适合种茶,尤其是运城、长治、晋城是理想的种植地带。重要的是该省的大部分土地多年来施用化肥农药量少,未造成污染,符合国际农产品生产标准,有着将茶叶打入国内高端市场和国际市场的良好基础条件。但能否把一个省新兴的农业产业做大做强,不只是个人和企业的事情,还需要主管部门作出科学的产业规划,以及营造促进其规模化、标准化、规范化发展的政策环境等诸多因素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