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楼

乌云山村有座“茶叶公园”

发表于:2025-01-23 作者:茶香楼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01月23日,青山绿水间,沿着蜿蜒的山路盘旋而上,点缀其间的是一座座白砖红瓦的小洋房,错落有致,恰似一幅静谧秀美的山水画。位于英山县城北3公里处的乌云山村,也是被誉为"绿色明珠"的乌云山茶叶公园,美丽的自然景观让人

 青山绿水间,沿着蜿蜒的山路盘旋而上,点缀其间的是一座座白砖红瓦的小洋房,错落有致,恰似一幅静谧秀美的山水画。位于英山县城北3公里处的乌云山村,也是被誉为"绿色明珠"的乌云山茶叶公园,美丽的自然景观让人流连忘返,20多家茶馆、茶楼更添一道靓丽风景。

 每年的春夏之交,全国各地的茶商都云集于此,入茶园、观茶道、进农家、尝山珍,给小小山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乌云山村年产名茶5万斤,产值300多万元,全村70%的农户从事茶叶生产,茶叶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80%。

 这里家家户户住楼房,用上自来水,安上放心电,不少人还添置了私家车。"首先是观念上的转变。"乌云山村党支部书记金晓宇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同样是一亩地,种水稻的收入是700元,而种茶叶可收入3500元左右。上世纪90年代,县政府提出"茶叶下大田,户户种茶园"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大致分为四种模式:"基地+农户+茶厂"模式;茶园与菜园交叉套种,综合利用土地;离开荒山,茶叶下大田;改造荒地和山头,新辟茶园。

 在示范村的带动下,乌云山村充分发挥茶叶公园优势,创建了全县第一个茶叶专业村。50岁的石则贵,1998年以前靠养蚕,每年收入4000元。承包经营了1.6亩地后,也自己种茶、制茶、卖茶,每年能收入8000元。

 正在改建自家厨房的村民陈乡怡这几天心里乐开了花。家里添置了新的海尔冰箱,还刚刚安装了防盗门,1994年盖的房子,装修后焕然一新。今年77岁的陈乡怡,20年前就开始种茶,那时候只有0.4亩茶田,年收入很少,后来1.8亩地全部种茶。做过茶厂会计的陈老汉,自己种茶、制茶、炒茶、卖茶,每年能收入8000元,不过自己手工制作的茶叶卖不出好价钱。

 "有了中心茶厂以后,鲜叶采摘后就直接卖到茶厂,好的春茶鲜叶每斤能卖到50元,每天能卖3斤多鲜叶呢。"抿上一口清香茗茶,陈乡怡说,他现在已经是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了。有了合作社,自家采摘的鲜叶就不会积压,有了最低保护价,大伙儿也不愁市场了。

 "乌云山茶叶专业合作社是在乌云山茶厂的基础上由企业、种茶农户和茶商组成的联营合作组织。"金晓宇介绍说,合作社有本村入社社员191人,茶园面积526亩,在生产、技术、信息、购销、加工等环节进行自我合作,立足于"企业+基地+农户+科技+市场"的现代化经营模式,有效增强了乌云山茶叶的品牌竞争能力。

 2008年,合作社实现产值320万元,产名优茶4.2万斤。产业兴旅游,旅游促产业,鄂东大地上的"绿色明珠"正发出璀璨光芒!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