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楼

武夷山天心岩茶村的武夷岩茶制作技艺传承人

发表于:2024-11-10 作者:茶香楼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11月10日,晾青间里很忙碌。中国茶网资讯:茶圣陆羽说,"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他的这段记载往往让人没开品就醉了,但随着现代机器制茶工艺的发展,为了追求高效率,传统制茶手法日渐式

晾青间里很忙碌。

中国茶网资讯:茶圣陆羽说,"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他的这段记载往往让人没开品就醉了,但随着现代机器制茶工艺的发展,为了追求高效率,传统制茶手法日渐式微,手制炒茶工艺的老人越来越少,愿意传承手工制茶工艺的年轻人更是少之又少……

然而,在天心岩茶村,因其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这里产出了许多好茶。世代以茶为业的就有400多户,1万多亩茶山,年产值可达1亿多元,其中很大一批爱茶人一直坚守着传统手工制茶工艺。

出镜人:老苏

80多岁的老苏是现今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制作技艺传承人中年龄最大的。

说到茶总是神采奕奕,这位满头银发、脸上爬满了皱纹的老人,让人觉得他总有用不完的精力。儿子苏德发有个形象的说法:"老爹做茶,就像小孩子过年一样兴奋。"

1948年,20出头的苏炳溪凭借过硬的做茶技术做上了"带山"。"带山"这项活,上承做青,下接做焙,还要决定一片山是否开采,是件十分精细的行当。

他就是苏炳溪,坐在自家大坑口茶厂二楼的阳台上,老人用手比划着自家茶山的位置,自豪地说:"15岁开始,端上了'做茶'这碗饭,如今70年过去了,我的生活从没离开过茶。现在家里有六七十亩茶山,茶叶养活了我,也养活了一大家子人。现在想喝什么茶都有,我们自己厂里就有大红袍、矮脚乌龙、肉桂、水仙,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喝茶梗了。"

听老人家说着以前的事,喝着亲手做的手工茶,由衷地感受到他对茶的热爱。我想,很多人是因他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制作技艺传承人的头衔慕名而来,但这个头衔于他来说却没有太多附加的意义。他心中痴爱的只是那一片片泛着幽香的茶叶,是做茶时,看着一片片青叶变成绿叶红镶边的杯中极品时的喜悦,更是喝着亲手制作的香茶时的那份自豪。

如今,苏炳溪已干不了体力活,但对他来说,到山上转一转,却是件乐事。他总爱对村里年轻人唠叨几句"制茶经"。"也正是这份固执的坚持,才能固守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岩茶村里的晚辈们这样评价。

出镜人:马仔

马仔,是武夷山市青狮岩茶厂"少东家"吴在旺的绰号。2003年大学毕业后,怀着对武夷岩茶的爱,他返乡创业当上茶农,坚持学习祖辈们的岩茶传统手工制作技艺。

去年,春茶上市已经有一段时间,马仔家的茶叶凭借其过硬的手工制茶技术,品质自不必说,接到的茶叶订单不断,累计销售额达到上百万元。三十多岁的他,万万没有想到能打拼出这样的成绩。

平时注重练"内功"的他,对岩茶有一番自己的演绎:岩茶手工技艺起于自然,完善于总结提高。它源于民间,所以它的工序叫法不但口语化,而且形象。如倒青、走水、炒青、簸茶、拣茶、焙茶、筛分、归堆等。使用的工具大都是竹、木制成的,达30多种。使用热能也是木炭和柴薪,都是天然之物。所以说这工艺和工具是武夷山先民原创的,是实践的总结,它有很高的价值。

武夷茶价值的提升,得益于对制茶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坚持传统制作技艺,保持个性化发展,可以为不同口味和喜好的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我的梦想就是,让武夷岩茶走向世界,让武夷岩茶手工制茶技艺继续传承下去。"吴在旺说。

出镜人:阿伟

阿伟,是岩茶村里的"外地人",在兰汤这个秀美小村已生活了十余年,在他的圈子里,神交的都是文艺创作的居多,因对岩茶文化的痴迷而走在一起。

他们觉得,"岩茶是很具备文化挖掘潜力的,很耐人寻味,充满了无穷的神奇变数,是可以让我们为之不辞辛劳也要坚持的东西,其整套的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就很值得我们去传承和展示,这就像我们画画一样,喜欢它,就喜欢它的整个创作过程……"

阿伟的红桥茶坊,是在一次偶然间"撞"见的。这里的手工制法,讲究到哪个山场、哪个时段几点几分采摘、由谁摇青、摇几次等等,认真细致的程度让人吃惊。

在一片和煦的阳光下,一块四方青砖、几个小杯、一张旧木门,就这样组成的户外"简陋"茶室,我们品着岩茶聊着天,他不多话,对岩茶的理解就是坚持手工。

"岩茶追求完美,手工做青很关键,过程中有走水、摇青、等青、发酵等工序交替进行,多次而繁复。摇青的目的是促进茶叶边缘摩擦,可以让水分走失更快,但是走失太快,达不到保留有益成分的目的,所以要走走停停的做。等青的目的是让水分走失的过程中,在温度和湿度的作用下起发酵作用,促进茶的酚类物质转化,达到气香味醇的目的;而做青,讲究的是"看青做青",要根据茶青的转化来决定摇次数,摇速度,摇多久,等多久等等,还要根据天气、湿度原因决定怎么摇。"阿伟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