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楼

碧螺春成为农民“致富茶”

发表于:2025-01-11 作者:茶香楼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01月11日,洞庭(山)碧螺春茶是我国十大名茶的代表,其公认的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早已闻名于中外。洞庭(山)碧螺春茶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其成品茶嫩绿隐翠,清香幽雅;汤色碧绿清澈,饮后回甘。近几年来,江

 洞庭(山)碧螺春茶是我国十大名茶的代表,其公认的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早已闻名于中外。洞庭(山)碧螺春茶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其成品茶嫩绿隐翠,清香幽雅;汤色碧绿清澈,饮后回甘。

近几年来,江苏省吴中区质监局努力探索保持碧螺春茶品牌、提升茶农收入的路子,开始了长达10多年的监管保护工作,使碧螺春茶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好帮手。

 目前,吴中区共有茶树种植面积约0.19万公顷左右,茶农1.7万余户,年产量230多吨,年产业规模达到2亿元左右,洞庭碧螺春茶成为了当地的特色致富产业。

  标准先行 提升茶叶品质

 早在1996年,吴中质监局就联合其它部门共同编制了《碧螺春茶江苏省地方标准》,并于1997年2月颁布实施。该标准的出台,对碧螺春茶的质量检测提供了科学公正的依据,对规范碧螺春茶市场、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历史名茶地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此后,碧螺春茶的农业标准化进程不断推进。1997年,碧螺春茶标准化示范区开始建设;1998年5月,碧螺春茶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被国家质监局批准立项;此后的5年内,该局先后制定完成了碧螺春茶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4项省地方标准,形成了与碧螺春茶相关的18项标准构成的标准体系,转化了一批成熟的农业科技成果。在此期间,碧螺春茶生产全面走上了标准化管理的轨道。2001年4月,碧螺春茶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顺利通过考核验收。

 2002年12月,洞庭(山)碧螺春茶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吴中区对碧螺春茶的地方标准进行修订、完善、提高,向国家标准提升;2003年,《原产地域产品 洞庭(山)碧螺春茶》国家标准正式颁布。

 标准化生产有力地推动了传统茶叶产业的提升和发展,有效增加了碧螺春茶的附加值和竞争力。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碧螺春茶实施原产地保护的第一年,东西山茶农户均增收2000元左右;2004年,销售价格最高达3300元/500克,创出了历史新高;2005年,由于气候因素,洞庭碧螺春茶在减产20%的情况下,茶农收入反增22%,销售价格平均比前年增20%以上;2006年,东西山茶叶产量比上年平均增加5.8%,销售收入又平均增加了12%左右。

 2008年,洞庭(山)碧螺春茶开始实施新的国家标准,极大提高了茶叶农药残留限量要求,使碧螺春茶产业发展面临较大的考验和挑战。吴中质监局及时做好前期的调研分析,及早向政府汇报碧螺春茶的质量现状、标准要求和存在风险,并以"质监提示"的方式提出具体应对措施,得到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区长亲自批示,并召集各相关部门负责人联席会议。此后,质监部门聘请专业人士对新标准中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新增检测项目、质量安全指标、标识标签等技术规范开设了两期免费辅导班。"质监提示"整体推动了新标准下洞庭(山)碧螺春茶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有效促进了茶叶正常生产和茶农增收。

  刚柔并用 突破监管瓶颈

 洞庭(山)碧螺春茶由于声名远扬,假冒、滥制现象严重。然而,碧螺春茶属于农副产品,涉及千家万户,按照传统的监管方法,很难从根本上遏止假冒伪劣的现象。

 2002年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后,吴中区质监局加强调研,向政府创造性地提出了"以科技手段为支撑,运用现代网络全方位加强对传统农产品从产到销的现代科技管理"思路。得到政府大力支持后,区质监局加大科技监管力度,先后引进采用国内最先进的二维条码防伪保真系统,开发了茶农(茶商)信息管理等5个应用软件,把茶农、茶票、茶农产能信息合并为一张IC卡,配置POS机,增添数据服务器、语音查询等设备,实施了对碧螺春茶从生产、销售和消费的全过程数据监管,大大减少了管理的工作量和成本,提高了监管的有效性;从源头上防止了外地茶流入产区,切实维护了产区茶农的利益。据了解,该项监管方式在全国农事中属于首创。

 2007年,国家对茶叶实施市场准入制度,并且于3月进入查处阶段。吴中区茶叶企业生产规模小而散、质量管理水平偏低、少数管理人员法规意识淡薄,开展市场准入制度的难度大、时间紧。吴中质监局针对这种情况,加强调研工作,形成了"政府政策奖励,质监技术支持,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思路。区政府采纳吴中质监局的建议,对每家获准茶叶QS准入企业给予2万元补助。吴中质监局大力宣传区政府奖励政策,帮助中小企业了解市场准入制度,明确申报准入的条件,积极为企业在生产设施设备的设计、选购、安装和生产工艺的提高上严格把关。茶叶QS准入工作进展顺利,为碧螺春茶进入京、沪、宁等大中城市商店架起了绿色通道。

  龙头带动 延伸产业链条

 在顺利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基础上,面对吴中区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众多的优质农产品,吴中质监局又有了致富"三农"的新构思:因地制宜,打造一条以洞庭(山)碧螺春茶为龙头的茶文化产业链。

 2004年初,吴中质监局带领东山、西山(金庭)镇4名领导25个村支部书记到杭州梅家坞学习龙井茶地理标志保护的经验。此后,在质监局的帮助下,东山镇尚锦村率先组建"古尚锦茶坊"股份合作社,推出赏茶、制茶、品茶、销茶为一体的休闲观光旅游项目,打响了"古尚锦"碧螺春茶叶品牌,当年全村茶农收入由此增收了30%以上,成为了全区农业的典型。延伸茶叶产业链,壮大发展茶经济的思路得到了广泛认同。经过质监局不懈的努力,到目前全区共有36个集种茶、采茶、制茶、品茶、销茶为一体的茶叶股份合作社,北京张一元、南京新百等17个专卖店也相继设立,碧螺春茶的质量和品牌优势逐步显现,现已有江苏省名牌产品6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