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茶叶转型:做老百姓喝得起的好茶
2011-2013年贵州春茶价格走势图
凤冈茶农交茶青的场景
编者按
茶产业是贵州最重要的特色产业之一,去年我省茶园面积突破600万亩,跃居全国茶叶面积第一大省。但是与此同时,全国茶叶市场"遇冷"价格下跌,波及贵州。如何理性看待我省茶产业发展趋势,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使贵州茶业快速健康发展,为此我们专门约请西部开发报茶周刊总编辑、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秘书长徐嘉民对以上问题进行观察分析,并提出发展建议,以期对各地发展茶产业提供参考指导。
中国茶网资讯:2013年茶叶市场价格"遇冷"
2013年,受气候影响,贵州春茶比上年同期提前20多天进入采摘期。理论上春茶销售价格会高于往年。不同于往年的是,去年听得最多的是茶叶生意难做,企业纷纷喊"日子难过"。
从去年看,全国茶叶市场遇冷,价格略有下降。贵州也同样受到影响,湄潭翠芽、凤冈独芽茶产地批发价格同比去年略有下降。都匀毛尖市场零售价格650-1500元/斤,同比去年800-1800元/斤,下降明显。
总体来看,去年我省鲜叶平均价格已在90元/公斤,较2012年同期下降30%左右,成品茶市场销售最高价格在1500元/斤左右,最低价格在750元/公斤,较去年平均下降20%,其中遵义市的平均价格下幅较大,达到了35%。据不完全统计,春茶独芽销售2013年较上年同期减少了40%。
"遇冷"的实质是理性回归
事实上,去年茶叶所谓的"难卖",主要是高价位的茶叶受到了冲击,主要原因是中央"八项规定"产生了影响。但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近年来,公务消费、送礼消费成为高档茶的主要消费力量,而这一特殊的客户群体,曾一度使高端茶市场过热虚高,不是真正的市场反应。
从市场调查看,笔者就发现了两种不同的情况:一方面,那些长期依靠政府机关单位购买礼品茶生存的企业,以前小日子好过,没有去开拓市场,更没有去研究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无法去适应市场变化。另一方面,那些研究市场,研究产品特性,研究消费者,主动走出去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产品并不难卖。到下半年,还呈上升趋势。
再看茶青价格的下降,表面上看是市场的疲软和企业销售不畅带来的影响。其实是把多年虚高不下的茶青价格回归到合理的价值。因为这些年茶青价格居高不下,原因有二:一是为了抢原料,个别企业任意抬价,特别是前年的都匀毛尖,之前茶青价格一直维持在120元上下,在企业的争抢中,抬高到180元;二是企业长期只加工独芽茶,忽视夏秋茶的加工,只顾眼前利益。因此,去年鲜叶价格下降到90元左右,应该是回归到了合理价格。
大众消费需求不降反升
尽管去年春茶销售"遇冷",但并不是说市场不好做。根据对太升茶叶市场、贵州茶城等3家茶叶批发市场产销形势的监测和了解,高档茶的交易量和交易额都有不同程度下降。但是,市场对优质的大宗茶则是呈上升趋势,据不完全统计,很多企业生产的珠茶,高绿茶深受消费者喜爱。
事实上,尽管贵州这些年茶叶面积、产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但在市场上,老百姓能喝得起的好茶还是较少。
建议做老百姓喝得起的好茶
在高端茶叶遇冷的今天,大众消费市场的需求势必不降反升,充分说明贵州茶叶企业转型生产迫在眉睫,应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增加中档茶叶的比重,在加强质量把控,提升品牌、附加值方面下功夫,回归茶叶其本身价值,做出老百姓消费得起的好茶。
面对即将到来的2014年春茶生产,茶叶企业要从长期生产高端茶、礼品茶、奢侈品茶的陈旧观念中走出来,要研究市场,做老百姓喜欢喝、喝得起的好茶。
作为中坚消费层的普通老百姓,更看重的是茶叶品质。实践证明,只有做消费者喜爱,并能在价格上接受的好茶,定能有市场,有潜力。一句话,没有疲软的市场,只有疲软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