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出口茶企走向春天
中国茶网资讯: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一直被中国老百姓认为是生活必备品的茶叶,如今在国内市场卖价动辄几百上千元,但作为传统茶叶生产基地的浙江杭州地区,尽管出口茶叶贸易同样红红火火,可与国内市场相比,价格仍相当低廉。今年以来,在当地检验检疫部门的帮助下,杭州出口茶企开始走向生机勃勃的春天。
困惑:物美价不美
2013年,伴随着国内茶叶价格一路走高,杭州地区出口茶叶价格也出现了大幅增长,单价和增幅双双创新高,从每吨3300多美元上涨至每吨3800多美元,增幅达到15%。但和国内市场相比,出口茶叶价格仍显低廉。
"并不是我们不出口更好的茶叶、不想卖更高的价格,而是客户并不需要这些我们自认为更好的茶叶!"一茶企相关负责人道出了茶叶出口行业的现状。
当今世界上80%的消费者都是饮用红茶,这个消费群体对于我国丰富的茶叶种类并不了解,接受度也不高。杭州地区盛产绿茶,因此销路和市场自然更加狭窄。从统计数据看,杭州地区的茶叶最大输入地区为非洲,金额占总额的近三分之一,而输非产品要求低、档次低、价值低的"三低"现状是导致杭州出口茶叶单价较低的主要因素。从当前形势看,这些不利的客观因素将不可避免地长期影响着杭州地区茶叶出口行业的发展。
探究:市场的反思
通过分析不难发现,2013年,杭州地区出口茶叶单价之所以有15%的大幅度增长,一方面与七八月份出现旱情导致茶叶减产、价格自然上升有关,另一方面则是与出口欧美的产品大幅增加有直接关系。据统计,2013年,杭州地区输美茶叶的单价为每吨8700美元,是出口茶叶均价的2.3倍;输欧茶叶单价每吨4600美元,同样显著高于均价。与此同时,出口欧美的茶品2013年金额总量同比增量都达到了35%以上,由此形成了杭州地区出口茶叶单价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
输欧美产品和输非洲产品形成的鲜明反差值得思考。
最显而易见的是产品种类不同,输非产品以原料性的大宗散装茶为主,是典型的初级加工农产品;而输欧美产品主要为精品袋泡茶,产品附加值大大提高,单价高、利润高也就接踵而来。
同时,生产企业管理水平不同,杭州地区出口欧美高档茶的企业为数不多,其共同之处在于这些企业都管理体系健全、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措施有效,有了好的管理自然有好的产品,由此招揽到好的客户便是顺理成章。
此外,杭州地区出口欧美的茶品企业无一例外都在质量安全示范区内,以地方政府为主导,包括检验检疫在内的各部门互相配合建成的质量安全示范区,提供了对出口茶叶产品进行全方位监控的良好平台,统一监控和防治病虫害、统一配送农药、统一培训与辅导,使得区内企业有了更强的质量安全意识、更高的规避技术性贸易措施的能力、更前沿的行业和市场眼光,从而能成为众多出口茶品企业中的排头兵,引领行业的发展。
前景:茶企春来临
茶叶作为杭州地区乃至整个浙江省的大宗、特色出口产品,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和传统,茶品出口更关乎茶业发展、茶区稳定和茶农增收。杭州检验检疫局结合长期的监管经验、基于对杭州地区茶品出口的分析,努力想办法、尽力干工作,全力为广大茶品出口企业实现产品价值回归铺路搭桥、排忧解难。
首先,不断完善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各项工作,着力提升区域茶叶产业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水平。鼓励与支持行业协会的积极贡献,以期在凝聚行业共识、加强行业诚信方面实现务虚的突破,在控制有序出口、协调对外议价方面实现务实的成就。同时,发挥好质量安全示范区的行业引领作用,用贴心的服务和便捷的措施吸引企业,用标杆企业的榜样、特色产品的优势感召企业,让更多茶企参与到质量安全示范区中来,感受到质量安全示范区的优势,使质量安全示范区为茶叶出口行业的整体提升作出更实际的贡献。
其次,结合不同层次茶品企业的提升诉求,针对其管理现状,制定"一企一策"的个性化帮扶计划,哪里有需求就奔向哪里,哪里有问题就解决哪里。市场靠产品来打拼,产品靠质量来生存,要有过硬的产品质量就离不开健全的管理体系,让制度管人、让人管产品、让产品产生利润,这不失为出口茶品企业的一条发展坦途。监管产品,检验检疫人一直都在做,求转变、求发展,只有监管体系进而监管企业才能真正提升企业的质量把控能力,才能真正促使企业做大做强。
第三,发挥好检验检疫的前沿优势,用敏锐的眼光和不断进取的精神成为信息的前沿、技术的前沿,提升能力和水平,真正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研发创新产品、开拓优质客户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日常工作中,开拓渠道及时搜集国外的新政策、新要求、新方法;通过检企间良好的交流,及时把握行业的细微变化和发展动向;利用科技工作推动对行业相关技术的研究、对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应对,并将这些前沿的信息和技术无偿送进企业、送到协会、送向社会,为杭州地区茶叶出口的发展添砖加瓦。
绵绵的春雨滋润着茶园,小小嫩芽儿正蓄势待发,杭州地区出口茶品的春天也在悄悄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