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楼

一扇磨古茶山探寻记

发表于:2024-12-23 作者:茶香楼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12月23日,闻其名说起普洱茶,易武是一个历史上就非常著名的主产区。古六大茶山的"易武"出名之早,名气之大,即便在当下屈指可数的著名普洱茶区山头中,亦能独霸一隅,号令一方。易武茶山位于古六大茶山东部,紧靠中老边境,
  闻其名
  说起普洱茶,易武是一个历史上就非常著名的主产区。
  古六大茶山的"易武"出名之早,名气之大,即便在当下屈指可数的著名普洱茶区山头中,亦能独霸一隅,号令一方。易武茶山位于古六大茶山东部,紧靠中老边境,面积约750平方公里,是古六大茶山中面积最大的古茶山,因面积较大也有人将易武茶山称为易武茶区,古六大茶山中的曼撒古茶山也因此被易武古茶山所替代。易武一带最早是古僕人种植茶树,明末清初以后,随着古六大茶山名声越来越大,品质出众的易武茶被列为贡茶。易武茶业兴盛时有茶庄、商号几十家,每天有五、六百匹骡马、牛帮在易武集散,历史上著名茶庄老号同庆号、同兴号、同昌号、安乐号、乾利贞号等等都出自易武。易武茶区不仅面积广、产量大,而且品质高,现如今大名鼎鼎的弯弓、刮风寨等顶级古茶山亦出自易武,这些名动江湖的古茶山即使路途遥远偏僻,亦挡不住爱好者们远涉千山万水而来,一探真容。易武历史上既是茶马古道重镇,现今更为著名的贡茶第一镇,易武当之无愧为普洱茶中的皇冠。

  "一扇磨"位于古曼撒茶区,是最近几年才被发现的易武顶级古茶区,了解的人并不多,最初怀疑是炒作,在茶友口中听到这个古怪的名字,我开初报之一笑,稍稍有些好奇,再后来讲的人多了起来,颇有些神秘感,心中便留了意,有了去一扇磨看看的念头。
  行其路
  近日,有幸随彩农团队前往易武,办完事后,彩农掌门人岩文临时想起这个最近很火的山头,想去看看,又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于是我们一拍即合,决定前往这个神秘的古茶山--一扇磨。
  做个决定很容易,走起来就不是这么回事儿了。由于同行三人谁也没去过,只知晓这个地名,不知道往哪个方向走,当地人也大多模棱两可,于是只好凭着感觉走。经过很长一段泥泞颠簸的山路,路边不时见到有大车陷入深深的泥坑之中进退不得、苦等待援。看得同行匡哥胆战心惊。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我们终于爬到一个山头。但在连续问了几个路边村民确认方向弄错之后,极度沮散的我们只好又灰溜溜地沿"恐怖的泥路"原路返回。看来这地儿确实偏远,无怪乎导航无招,路人也大多不知或说不准。匡哥有些招架不住,说"这么难走的山路,还不知道方向,这么折腾下去什么时候才能到,不如返回易武算了",岩文说:"既然来了,就不能半途而废,而且我们距目的地应该很近了"。于是采用多问路外加电话求助方法谨慎前行。这次终于弄对了方向,好不容易到了路人教我们走的一个村庄。正当我们无比兴奋以为到了目的地时,从村民口中得知的又一个坏消息将我们打得灰头土脸:从该村到茶山的山路车子开不进去,还得步行或骑摩托车进山!继续往前走还是返回,又一次成了问题。"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来到了山脚下,总不能功亏一篑返回吧,为了亲探一扇磨古茶山真面目,三人商量决定步行上山,担心走错路,还找了村里一名丁姓大哥做向导。在丁大哥的引领下,我终于踏上正道,缓慢前行。
  山路确实狭窄,大多路段车子不能通过,山石路面极易滑坡,雨天行走更加异常凶险,当地人或步行或骑摩托车上山,我们观其路面,骑摩托车看来也够呛,便选择保守一些的步行了。
  走过一段蜿蜒曲折的山路,或有两旁大树斜支阻挡,或有溪水小河拦绊,稍有不慎便会被树枝上的尖刺或地上的树桩划坡手脚。山体极为陡峭,上下行走时必须手脚并用,或拉扯路旁的树枝向下滑行,或匍匐于地攀沿而上,一不小心还会被各种让人起鸡皮嘎达的毛毛虫蛰伤。有的地方几乎无路,只是搭了根木头当桥,必须小心翼翼,否则便有摔到山沟的危险。地面长年积攒的枯枝败叶松软无比,开始踩上去感觉还不错,正想信歩前行时,往往一脚踏空,踩进天然陷坑之中,很容易就崴伤脚。由于这次茶山之行是临时起意,上山时我和匡哥都穿凉鞋,没换上登山鞋,一路艰险旅途中,我们走走停停,可谓吃尽苦头。途中我的鞋几次脱胶,为了追上队伍不致落单,几乎是光脚前行,在过一条小溪时,竟然踩断了一根木桥,直接摔到溪流之中,虚惊了一场,好在天热水凉,权当冲凉了。真是:"行路难,难于上青天"啊。
  在向导丁大哥的带领和不断提醒之下,经过一路艰辛,狼狈不堪的我们好不容易到了传说中的一扇磨古茶山腹地。
  一扇磨,我们来了!
  沿着山路而来,路两边景致就已让我们兴奋不已:蓝天相衬、白云悠悠、青山巍峨、绿树成荫,透过绿叶的一丝丝灿烂的阳光,清澈见底的溪流……我们完全忘记了旅途的疲惫,不时的驻足停留,拍照留影。
进入茶山腹地,一棵棵参天大树郁郁葱葱,一阵阵山野清香扑鼻而来,脚下一层层厚厚的落叶,奇异多样的植物,色彩斑斓的野花,卷曲盘旋的巨藤……一些古老的大树横凹倒下,显然已经死亡,枯朽的树干和粗黑的根须,如同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在诉说着一段古老悠长的森林历史,而更多的绿叶新芽则生机勃勃,蓄势待发,承朝阳、滋雨露,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层层落叶踩上去松软无比,看上去已积了许多年,最下层的落叶已经与土壤化为一体,形成优质肥沃的山基土,一切都是那么原始,自然。千百年来,在这个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中,各种生灵默默地从出生到死亡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生命轮回。
  古茶树,就生长在这样一个原始、生态、自然的环境中,有的独立生长,有的成片连林,粗壮的树干,看上去树龄该有数百年。顶端优势造成的高大的树干与其它茶山的茶树大相径庭,随心所欲地生长,头顶接受透过多种植物的漫射光,脚下汲取多年落叶形成的肥沃土壤的营养,热带雨林气候的滋养,海拔1200m-1700m左右,造就了神秘的一扇磨古茶山独特的山野气韵。
  到过很多古茶山的我们,见到如此完好的生态美景,亦是醉了。这一刻,我们忘了疲劳、忘了来意,完全折服于这个大自然赋予的天然景观之中,仿佛人与山,与茶,与水,与树、与花草鸟虫融为一体。"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如此世外桃源般的绝美佳境,不禁让人想起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的诗句来。地处偏僻,交通困难使得鲜为人知的一扇磨古茶山保留下良好的生态,一路跋山涉水,历经艰险的我们有幸来到这里,在欣赏和感谢造物主神奇安排之余无不感概连连,同行匡哥大声叫到:"这么艰难来到这里,如此天然美景,岂非好茶?"随茶农采了鲜叶,我们准备下山好好制作下,细细品品这个心动许久的一扇磨是否真如传说般醉人。
  一行人下山来到茶农家里,让主人拿出好茶,匡哥便迫不及待地烧水沏茶了。第一泡茶出汤,汤色黄亮透明,一口抿下,柔、甜,果然是地道的易武茶。接下来细品,花蜜香高扬、清爽优雅,入口轻柔,茶汤层次感丰富,糯感十足,强劲的山野气韵在易武茶中更是不可多得!在返回路上,大家兴致不减,言及此次一扇磨茶山真是不虚此行,能欣赏到如此原始生态的美景,品到如此香甜爽口,清冽怡人的好茶,路途再遥远艰险也值了!
  一扇磨景美,茶好,堪称易武这顶普洱茶皇冠上的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的千古名句顷刻间跃然心头。

  美景,佳茶常在艰险和僻远之地,如果没有恒心毅力轻易放弃,就会半途而废,无缘相逢。这次能如愿以偿欣赏到美景、品尝到好茶,关键在于我们的坚持,源于彩农茶人长期坚持的恒久不变的执着信念:"不轻言放弃!"做茶如此,做人亦如此!。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