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中国茶火遍日本30年,从单价20元涨到5800元,还一盒难求!
上个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之间,几拨日本人不断前往广西梧州,他们中有药业商人、科研学者、茶叶协会主席,而他们为什么不辞辛苦来到梧州呢,原因只有一个,为了弄清楚六堡茶到底有什么秘密。
而这期间,一款来自梧州茶叶进出口公司(现为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下简称为梧州中茶)的黑盒六堡茶曾风靡日本。可以说,这个在国内并不太知名的著名侨销茶,在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这段时间,在日本的名气超过国内。
一、六堡茶风靡日本的前夜
六堡茶何时进入日本目前还缺乏权威考证。可以推测的途径是,作为著名的侨销茶,六堡茶从清朝开始就出口东南亚,而上个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广西梧州茶叶进出口公司(现梧州中茶)生产的六堡茶更是风靡我国港澳地区,而进入日本则可能是通过这些渠道。
因此早在70年代,一个叫杉山贞男的人曾来梧州考察,那时,他在梧州拍了六堡茶的工艺制作照片(后来将积祝子教授的论文中有用到),还询问了相关工艺技法。当时杉山贞男代表的身份是"日本杉木药品"的公司。以此刻日本国内对健康保健食品的需求来看,这应该是一场商业考察。
而这,便是六堡茶红遍日本的前夜。
▲ 上世纪80年代末,梧州茶叶进出口公司(现梧州中茶)出访日本,与日本专家团合影
上世纪80年代之前,六堡茶出口日本的数量其实并不多,且基本上都以散茶整箱运输,然后再由日方重新包装上市。后来黑盒六堡茶之所以风靡日本,其实也得益于当时日本国内黑茶市场的发展。
时间回到1986年,西南农业大学食品系的刘勤晋正在日本静冈大学农学部做访问学者,期间,他写了一篇名为《日本黑茶考》的文章寄回国内,发表在当年第四期的西南农业大学学报上。
文章中他提到日本黑茶此前一直处于颓势的现状。而事情的转机,是由于当时黑茶的保健功能被发掘,进而就引起了食品及生物学、生态学工作者的注意。
我们注意到,刘勤晋文章中感谢了一位叫将积祝子的教授的帮助,并提到,当时日本的黑茶研究工作是由她带头开展的,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
并且,日本学者的视野不仅是本国的黑茶,也关注到了来自中国的黑茶。
二
日本科研界为六堡茶正名
"由于近年来流行健康食品,而六堡茶据说有降血压和降低高胆固醇的作用而被饮用。"1986年,将积祝子教授发表了论文《六堡茶的制法及饮用偏好》,而她在论文前面如此写道。(《六堡茶的制法及饮用偏好》,将积祝子(日)等,原载于日本《山田家政短期大学研究纪要》(1986年)第12集)
从这句话可以看到,正是由于六堡茶受到日本民众的饮用和关注,进而引起了黑茶专家将积祝子教授的关注。后来便决定对六堡茶的制作工艺、化学成分进行比较研究,并对六堡茶在渥堆中产生作用的微生物进行检索,同时也对六堡茶做饮用偏好调查。
那我们来看看将积祝子教授的论文里到底说了什么。
这次实验,从【表4】中可以看到,教授将同为黑茶的六堡茶与普洱茶分别做提取,将一般化学成分进行对比,发现六堡茶中所含的儿茶素(カテキン)要高于普洱茶,儿茶素是茶多酚的主要构成,占70%-80%,六堡茶的醇和回甘滋味与茶叶中水溶性糖及儿茶素氧化降解有密切关系。此外,六堡茶中所含カフエイン、游离还原糖、总游离氨基酸均高于普洱茶。
▲ 将积祝子教授论文的截图
在口味偏好的调查中,根据【表5】,在六堡茶、普洱茶与富山黑茶三类茶中,年轻女性更接受本国的富山黑茶。这可能与六堡茶有特殊的香气,以及刚进入日本国内,品饮口感还未养成有关。
而40-60岁年龄段的女性表示三种黑茶的香气并无太大差异,都可接受;年龄越大的女性,对六堡茶接受度越高,其中40岁年龄段的女性比较喜欢六堡茶。
▲ 将积祝子教授论文的截图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在论文的结尾,将积祝子教授总结了六堡茶的四个特点:
一、六堡茶特殊的渥堆技术是制作工艺的重点。
二、特殊的加工技术使茶叶呈现深红褐色,并具备槟榔香。
三、所含的儿茶素和总游离氨基酸丰富,是由于独特的渥堆及仓贮技术的成效。
四、渥堆中所产生的微生物,属于Eurotium(冠突散囊菌)。
这里需要提及的是,Eurotium(冠突散囊菌)被称"金花",能分泌茶叶中的淀粉酶和氧化酶,可催化茶叶中的淀粉转化为单糖,催化多酚类化合物质氧化,使茶叶汤色变棕红,消除粗青味。在口味上更加醇和爽口,甜滑回甘。
近年来,湖南农业大学刘仲华教授等通过实验发现"金花"能有效地调节人体新陈代谢,并有较强的降脂、降压、调节糖类代谢的功效。
这些结论表明,此时六堡茶在品饮上虽敌不过当地茶,但是在理化分析上算是为六堡茶正了名,为黑盒六堡茶后来风靡日本奠定了理论基础。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