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茶产业 还富于茶农 小罐茶助贫困县脱贫致富
2020年是中国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其中产值超2000亿元的茶产业扮演着重要角色。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数据,国家贫困县中有300多个与茶产业有关,其中三分之一以茶叶为支柱产业。作为现代派中国茶代表企业,小罐茶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履行社会责任,发挥自身力量还富于茶农,带动中国茶产业标准化、智能化发展,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助力。
发起公益茶项目,小罐茶还富于茶农
我国是茶叶种植大国,拥有4579万亩茶园和上千个产茶县,但大部分茶区地处偏僻,面临着产、销、推广三大问题,茶叶品牌化程度较低,区域经济亟待发展。数据显示,在832个国家级贫困县中有337个以茶叶为扶贫支柱产业,其中近百个县以茶叶为当地农民脱贫的主要收入来源。
为助力贫困茶县脱贫致富,小罐茶携手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在行业内率先开展2020年度"公益扶贫茶"项目,其推出的爱心扶贫茶将于近期面市。这一项目选择的贵州省湄潭县、福建省政和县、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湖北省恩施市四个重点产茶区,均为我国国家级或地方贫困区,同时也是优质的茶类原产地。小罐茶将结合内外部专家及团队经验,及当地优势茶类,研发"公益爱心茶",助推当地好茶销售及推广。
此外,小罐茶还从原料收购、销售配捐、产业优化等方面着手,帮助茶农增收。据悉,"公益爱心茶"最终销售所得也将按比例捐赠给贫困茶区,切实还富于民。同时,小罐茶还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公益茶宣传,提升消费者对地方好茶的了解和认知,吸引更多消费者参与到茶文化的推广和公益帮扶中来。
精准帮扶出实招,小罐茶定点扶贫助增收
除积极推动公益茶项目落地外,小罐茶长期以来积极助力茶叶产区的精准扶贫工作,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多措并举帮助茶产业相关贫困户创收增收,实现绿色减贫。小罐茶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贫困茶产地茶好难销、产业分散、产能较低等问题,我们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贫困地区特点,积极探索如何将贫困地区的特色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的方式方法,找准精准扶贫的、'发力点'。"
据了解,小罐茶已于2018年与休宁县人民政府签署战略投资框架协议,拟投资3亿元,在流口地区保护开发25000亩生态有机茶园,建设新型茶产业链上游业态。目前,小罐茶已在当地落地了现代化工厂,保证茶叶从种植、加工制作到后期包装,均有严格的把控,在整个生产和加工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同时保证小罐茶高品质批量化生产。这种集研发、生产等作用为一体的茶业业态,将有效推动当地茶产业发展,以及茶农增收、就业。
为帮助茶区适应新形势下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趋势,小罐茶推出"公司+基地+农户"的合同契约模式,引导茶农改变种植管理方式,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走质量兴农和绿色兴农之路。目前,小罐茶已与富溪、溪口、安吉等乡镇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合作并推行新模式。该模式既从源头上满足了优质茶业对原料的需求,确保了公司优质原料的稳定供应,同时也提升了茶园亩产效益,有效带动了茶农增收。
以茶兴农再升级,小罐茶全产业链助力长效扶贫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以现代化、标准化方式带动茶产业升级改造,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才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的长久之计。作为茶行业的新兴力量,小罐茶打破农产品思维的禁锢,以消费品思维为核心,打造全产业链模式,助力长效扶贫。
小罐茶创始人杜国楹曾形容,小罐茶的商业逻辑是"倒做"--先占领下游市场,再逐步深入中游工业端和上游农业端。在下游市场端,小罐茶以统一等级、统一价格、统一规格的方式,为消费者建立好茶认知和选择标准,有效改善了茶行业"有品类,无品牌"的散乱局面。在中游制茶生产环节,小罐茶加大科技投入,推动茶叶生产智能化、数字化。其投资15亿建设的黄山中央工厂有望在今年投产,成为我国茶行业首个集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全自动化于一体的智能工厂,为茶产行业的标准化、智能化变革树立了标杆。在上游产地端,小罐茶积极建设生态示范茶园,通过自建小型气象站等,带动周边茶农做标准化的种植与管理,为茶农增加了20%-30%的质量收益。
通过打通全产业链,小罐茶实现了茶叶种植集约化、生产工业化、管理智能化、市场品牌化,进而带动全产业链每个环节的升级,让好茶走出大山。
茶产业是我国的大产业,要在脱贫攻坚战中发挥巨大作用,一方面离不开贫困茶区茶农勤劳致富的双手,另一方面也需要充分调动政府及市场各方的力量,通过产业互助,实现产销打通,振兴美丽茶乡。小罐茶作为其中重要的企业力量,在培育主导产业健康发展的同时,长期关注并深入参与茶叶产区扶贫工作,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与行业同仁共同推动茶的产业升级,助力中国茶以全新的姿态重新走向世界。